《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通用16篇)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过程:
一、猜图激趣,揭示课题。
1、老师这有几幅名人小时候的画像,请你猜猜他是谁?
你们可真棒,请把他们对号入座。
2、今天老师还给你们介绍一位有名的天文学家,他就是张衡。
课件:张衡像
他小时候可爱观察星星了,都到达了痴迷的程度。
3、揭示课题
快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数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反纹的第3笔撇要从横的中间起笔往左撇。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快打开书61页,请你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 。
2、同桌互查读课文。
3、请你们小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哪儿看出张衡特别喜欢观察星星的。
三、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张衡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品质。
(一)借助想象,了解小张衡是怎样观察、探索的。
1、晴朗的夜空中,是什么深深地吸引了小张衡?
①指名读这句话。
②借助想象,感受晴朗夜空的美。
闭上眼睛,想象这美丽的夜空。
谁来说说,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夜空图呢?
是啊,多美的夜空啊,那一颗颗小星星就像无数颗珍珠在天空中一闪一闪的。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这么美的夜空深深地吸引了小张衡。
2、角色转换,感受张衡爱观察的品质。
①自己小声读读。
②指名读。
③角色转换:让我们都来当小张衡,一起来数星星。
就是这样小张衡一直数到了几百颗,看来小张衡非常喜欢观察星星。
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篇1
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涵的道理。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重点、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张衡从小如何认真、仔细、耐心的品质。
第一课时
目标:
1、通过多种认字形式认识9个生字,会写“钻研”两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理解张衡从数星星中表现出来的坚持不懈、耐心的品质,是一个这样的孩子。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1、(课件演示)小朋友,瞧,天上的星星多极了,我们可以用哪些词来夸夸它的多?(示:无数、数不清)(改为先出示几颗星星,有哪些成语来形容,然后出示很多星星,说形容星星多的词语。)
(课件出示:天上有无数的星星 天上的星星数不清,多音字点一下。(板:数星星,记字形并书空田字格。)
天上的星星真的数不清吗?
2、古时候就有个孩子,最喜欢数星星,而且把满天的星星数清楚了。(板:孩子)他就是长大以后的孩子——(读“张衡”,课件出示他的图片,把“衡”读准音。)
3、通过预习,你能来介绍一下张衡吗?(课件出示:天文学家,汉朝或句子。天文学家是研究什么的啊?是啊——(读第五段)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通用17篇)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篇1
“星星点灯,照亮你的前程,用一点光照亮孩子的心”多年之前,一首星星点灯唱响了多少人心中的梦,今天专题三阅读中识字的研修内容就像那星星之火,为我们今天的识字教学打开了另一片天空。我想识字教学就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星星”只有镶嵌在文本阅读这片美丽的夜空中,才能闪烁着璀璨的光芒,“星星”闪亮“夜空”,“夜空”衬托“星星”,阅读识字相辅相成,才能事半功倍。下面结合自己的理解,谈一下对《数星星的孩子》的教学设计,希望也能如星星之火,照亮孩子的识字学习之路.
课文原文:“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一个孩子坐在院子里,靠着奶奶,仰起头,指着天空数[shǔ]星星。一颗,两颗,一直数到了几百颗。”
教学目标: 1、认识“玉”,“撒”、“仰”
2、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3、引导孩子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星空的美。
4、会写数、玉、珍珠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出示星空的动态图)师情境导入:每当夜幕降临,蓝蓝的夜幕中就会出现一群可爱的精灵,今天他们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你们看......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课文中有一句话也对着美丽的星空进行了描述,谁能把它找出来
二.文本结合,情景识字
1多音字“数”的处理
出示句子“晚上,满天的星星像无数珍珠撒在碧玉盘里。”自由读句子说说这星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星星很多)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通用23篇)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过程:
一、猜图激趣,揭示课题。
1、老师这有几幅名人小时候的画像,请你猜猜他是谁?
你们可真棒,请把他们对号入座。
2、今天老师还给你们介绍一位有名的天文学家,他就是张衡。
课件:张衡像
他小时候可爱观察星星了,都到达了痴迷的程度。
3、揭示课题
快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数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反纹的第3笔撇要从横的中间起笔往左撇。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快打开书61页,请你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 。
2、同桌互查读课文。
3、请你们小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哪儿看出张衡特别喜欢观察星星的。
三、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张衡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品质。
(一)借助想象,了解小张衡是怎样观察、探索的。
1、晴朗的夜空中,是什么深深地吸引了小张衡?
①指名读这句话。
②借助想象,感受晴朗夜空的美。
闭上眼睛,想象这美丽的夜空。
谁来说说,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夜空图呢?
是啊,多美的夜空啊,那一颗颗小星星就像无数颗珍珠在天空中一闪一闪的。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这么美的夜空深深地吸引了小张衡。
2、角色转换,感受张衡爱观察的品质。
①自己小声读读。
②指名读。
③角色转换:让我们都来当小张衡,一起来数星星。
就是这样小张衡一直数到了几百颗,看来小张衡非常喜欢观察星星。
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通用19篇)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篇1
数星星 编写者: 王惠聪
课 题
数星星的孩子
课时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识字14个,能正确读、认。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理解关于数星星方法的文字,识字14个。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熟读课文,理解关于数星星方法的文字,识字14个。
理解关于数星星方法的文字。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
教
学
过
程
一.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数过星星吗?你认识什么星星?今天我们来学习《数星星的孩子》。
二.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 听课文录音。圈出不认识的字。
2. 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
3. 互交互学生字。
4.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颗 跟 直 重 慢 先 教 极 织 肯 注 视 啊 研
5. 找出生字的邻居读一读。
6. 给生字组词。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读课文。
2.谁知道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在哪一段?
3.齐读最后一段。
4.说一说张衡是一个怎样的人?
5.学习1-5自然段。
(1)带着问题读1-5段。
①张衡小时候是怎样数星星的?能看得见就能数得清说明张衡怎样?
②爷爷告诉张衡怎样数星星,不容易数重了?
00③夜深了,张衡仍注视着天空。他发现了什么?
(2)讨论并回答问题。(出示星座图理解爷爷说的话)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精选18篇)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过程:
一、猜图激趣,揭示课题。
1、老师这有几幅名人小时候的画像,请你猜猜他是谁?
你们可真棒,请把他们对号入座。
2、今天老师还给你们介绍一位有名的天文学家,他就是张衡。
课件:张衡像
他小时候可爱观察星星了,都到达了痴迷的程度。
3、揭示课题
快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
数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反纹的第3笔撇要从横的中间起笔往左撇。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快打开书61页,请你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 。
2、同桌互查读课文。
3、请你们小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从哪儿看出张衡特别喜欢观察星星的。
三、引导学生进一步感悟到张衡善于观察、乐于探索的品质。
(一)借助想象,了解小张衡是怎样观察、探索的。
1、晴朗的夜空中,是什么深深地吸引了小张衡?
①指名读这句话。
②借助想象,感受晴朗夜空的美。
闭上眼睛,想象这美丽的夜空。
谁来说说,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幅什么样的夜空图呢?
是啊,多美的夜空啊,那一颗颗小星星就像无数颗珍珠在天空中一闪一闪的。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这么美的夜空深深地吸引了小张衡。
2、角色转换,感受张衡爱观察的品质。
①自己小声读读。
②指名读。
③角色转换:让我们都来当小张衡,一起来数星星。
就是这样小张衡一直数到了几百颗,看来小张衡非常喜欢观察星星。
3、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