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教案(精选16篇)
《水浒传》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播放《好汉歌》,先声夺人造气氛。
1. 你最喜欢《水浒传》里哪位好汉?
2. 你知道什么样的人叫好汉吗?
3.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中较早出场的好汉林冲的故事。
二、揭题审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看到这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和同学?
三、自读课文,书声琅琅初感知。
1. 自己独立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 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相机教学生字新词。
(1) 拨草寻蛇:可让学生上台表演“拨”和“拔”的动作,用动作表演法教学。
(2) 依草附木:可用移序法,变成“依附草木”用语境解词法教学,补充“惊天动地”等动宾式词语。
(3) 踉跄: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据形旁以动作演示来解词。
四、质疑问难,扫清障碍学白话。
1.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名著,《林冲棒打洪教头》是经过改编选入教材的,仍有一些文白相杂的语言,请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2. 同桌交流。如果同桌的问题你能解答就解答,如果两人都不会,那就待会儿提出来,全班交流。
3. 全班交流,解决学生疑难问题。
五、听写词语。
依草附木 拨草寻蛇 满面羞惭 杀鸡宰羊 劈头打来 流配 恼恨 踉跄 厅堂 理睬
第二课时:
一、聚焦重点,七嘴八舌话人物。
1.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
板书:的林冲
请你在括号内填上有关词语。能填一个词,不错;能填两个词语,不简单;能填三个词语,了不起。
《水浒传》教案(精选16篇)
《水浒传》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播放《好汉歌》,先声夺人造气氛。
1. 你最喜欢《水浒传》里哪位好汉?
2. 你知道什么样的人叫好汉吗?
3.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中较早出场的好汉林冲的故事。
二、揭题审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看到这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和同学?
三、自读课文,书声琅琅初感知。
1. 自己独立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 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相机教学生字新词。
(1) 拨草寻蛇:可让学生上台表演“拨”和“拔”的动作,用动作表演法教学。
(2) 依草附木:可用移序法,变成“依附草木”用语境解词法教学,补充“惊天动地”等动宾式词语。
(3) 踉跄: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据形旁以动作演示来解词。
四、质疑问难,扫清障碍学白话。
1.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名著,《林冲棒打洪教头》是经过改编选入教材的,仍有一些文白相杂的语言,请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2. 同桌交流。如果同桌的问题你能解答就解答,如果两人都不会,那就待会儿提出来,全班交流。
3. 全班交流,解决学生疑难问题。
五、听写词语。
依草附木 拨草寻蛇 满面羞惭 杀鸡宰羊 劈头打来 流配 恼恨 踉跄 厅堂 理睬
第二课时:
一、聚焦重点,七嘴八舌话人物。
1.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
板书:的林冲
请你在括号内填上有关词语。能填一个词,不错;能填两个词语,不简单;能填三个词语,了不起。
《水浒传》教案(精选14篇)
《水浒传》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人物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本教学的总体特色。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初步受到古典文学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准备:阅读《水浒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二、综观全文,整体把握:
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洪教头又是怎样的一个人?了解一个人物的特点,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来体会。自己读读课文,在人物的语言、动作下面圈圈、划划,同桌可以商量、讨论,呆会儿交流。
你可以选择一个人物来谈谈,你觉得洪教头、林冲是怎样的人?你从哪里体会到的?也可以两个人对比着来谈。
三、领悟洪教头形象
1、出示:林冲寻思,庄客称他教头,想必是柴大官人的师傅了,连忙站起来躬身施礼。洪教头全不理睬。
出示:林冲起身让座,洪教头也不相让,便去上首坐了。
你从中读出什么?看出什么?
板书:谦虚有礼傲慢无礼
哪个同学把这几句句子读好?读出洪教头的特点。
2、哪个同学从洪教头说的话中看出他的特点的来交流。
出示:“大官人今天何故厚待一个犯人?”
出示:“只因大官人好习枪棒,往往流配的犯人都来依草附木,冒称武师,找你骗吃骗喝,你怎么能如此轻信呢?”
你从洪教头的话中体会到什么?怎么读好它?态度傲慢,出言伤人。
《水浒传》教案(精选14篇)
《水浒传》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播放《好汉歌》,先声夺人造气氛。
1. 你最喜欢《水浒传》里哪位好汉?
2. 你知道什么样的人叫好汉吗?
3.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中较早出场的好汉林冲的故事。
二、揭题审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看到这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和同学?
三、自读课文,书声琅琅初感知。
1. 自己独立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 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相机教学生字新词。
(1) 拨草寻蛇:可让学生上台表演“拨”和“拔”的动作,用动作表演法教学。
(2) 依草附木:可用移序法,变成“依附草木”用语境解词法教学,补充“惊天动地”等动宾式词语。
(3) 踉跄: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据形旁以动作演示来解词。
四、质疑问难,扫清障碍学白话。
1.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名著,《林冲棒打洪教头》是经过改编选入教材的,仍有一些文白相杂的语言,请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2. 同桌交流。如果同桌的问题你能解答就解答,如果两人都不会,那就待会儿提出来,全班交流。
3. 全班交流,解决学生疑难问题。
五、听写词语。
依草附木 拨草寻蛇 满面羞惭 杀鸡宰羊 劈头打来 流配 恼恨 踉跄 厅堂 理睬
第二课时:
一、聚焦重点,七嘴八舌话人物。
1.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
板书:的林冲
请你在括号内填上有关词语。能填一个词,不错;能填两个词语,不简单;能填三个词语,了不起。
《水浒传》教案(精选14篇)
《水浒传》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播放《好汉歌》,先声夺人造气氛。
1. 你最喜欢《水浒传》里哪位好汉?
2. 你知道什么样的人叫好汉吗?
3.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水浒传》一百零八将中较早出场的好汉林冲的故事。
二、揭题审题,未成曲调先有情。
看到这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老师和同学?
三、自读课文,书声琅琅初感知。
1. 自己独立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2. 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相机教学生字新词。
(1) 拨草寻蛇:可让学生上台表演“拨”和“拔”的动作,用动作表演法教学。
(2) 依草附木:可用移序法,变成“依附草木”用语境解词法教学,补充“惊天动地”等动宾式词语。
(3) 踉跄:可根据形声字的特点,据形旁以动作演示来解词。
四、质疑问难,扫清障碍学白话。
1.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名著,《林冲棒打洪教头》是经过改编选入教材的,仍有一些文白相杂的语言,请默读课文,划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2. 同桌交流。如果同桌的问题你能解答就解答,如果两人都不会,那就待会儿提出来,全班交流。
3. 全班交流,解决学生疑难问题。
五、听写词语。
依草附木 拨草寻蛇 满面羞惭 杀鸡宰羊 劈头打来 流配 恼恨 踉跄 厅堂 理睬
第二课时:
一、聚焦重点,七嘴八舌话人物。
1.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林冲是怎样的一个人?
板书:的林冲
请你在括号内填上有关词语。能填一个词,不错;能填两个词语,不简单;能填三个词语,了不起。
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新教案(精选15篇)
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新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把握小说波澜起伏的情节,理解小说的链式结构、巧妙构思、人物形象、人生智慧。
2.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3. 学会读书与思考相结合,并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
【学习重点、难点】
1.结合小说情节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人物形象及人生智慧。
2. 培养学生学会创新的思维,创新的阅读。
【学法指导】
课外广泛的阅读原著,课内精读选段,了解小说的结构特点,深入理解小说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学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音乐导入,板书课题
二、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博古通今,才气横溢,35岁曾中进士,后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最终写成既是“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三、了解阅读情况
四、阅读指导
(一) 整体感知
谁来概括一下在《水浒传》这部书的内容?
幻灯片:《水浒传》是我国古代四大文学名著之一,属于长篇白话章回体小说。作品以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农民起义为素材加工而成。通过对农民起义经过的描写,表现宋朝末年政治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揭示“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总结。
(二)情节篇
同学们爱读“水浒”首先是因为它的故事情节好,(板书:情节)哪些情节好呢?同学们最好这样来谈:我认为 好,因为 ,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