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案

时间:2025-04-05

《守株待兔》教案(精选13篇)

《守株待兔》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并体会其中的道理,懂得凡事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能老想着意外的收获。

  2、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是:桩、株、滋,理解“树桩”“蹿”“乐滋滋”等词语。

  3、指导朗读好课文,要求学生能够复述故事。

  教学重点:理解寓言故事所揭示的寓意。

  教学难点:体会那个种田人的内心想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掩耳盗铃》这则寓言,同学们懂得了什么道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另一篇寓言,生读题,师板书:守株待兔

  二、学习生字“株、桩”

  指名读“株”字,请生查字典,说说这个字有几个意思,在课题里是什么意思?(树桩)树桩又是什么呢?这两个字都与树木有关,所以用了木字旁来提示意思,再看看它们的左边,怎么读?(都是声旁),所以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很好记。

  三、自由读课文,要求学生不懂的字词查字典或者联系上下文理解,想一想课题是什么意思。

  四、揭题,感知大意。

  指名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谁守在树桩旁等?(板书:种田人)他为什么要守在树桩旁呢,请一个同学来说说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五、学习课文内容。

  1、大家听了有什么想说的?(让生自由发言)

  2、是什么事让他有守着树桩的想法的?(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板书

  (他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兔子)板书

  3、有兔子捡当然好,我也想捡啊,怎么傻?分析兔子撞死的原因,抓住“仓皇”“蹿”等重点词来理解兔子撞死完全是个意外,偶然。(板书:意外)

查看全文

《守株待兔》教案范文(精选16篇)

《守株待兔》教案范文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读守株待兔、树桩、撞死、乐滋滋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

  过程与方法:

  在读的过程中感知故事,体会故事的寓意,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要想有收获,必须付出劳动。

  教学重点:

  1、认识6个生字和课文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能在读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学难点:

  懂得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我们做个游戏好吗,看图片猜谜语,沈老师跟大家一起来学习这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就是《守株待兔》(板书课题:守株待兔)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听老师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读一遍。听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从故事中找出一句最能说明题目意思的话来。

  2、这个题目背后又藏着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小朋友拿起课本,自由朗读课文吧!

  三、研读课文,明白寓意

  同学们的字词掌握得很好,我相信课文也一定读得很好。再次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课文读完了, 老师要检验一下你们的读书成果。你们知道谁守株待兔吗?种田人为什么会守株待兔呢?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古时候有个种田人,一天,他在田里干活,忽然看见一只野兔从树林里窜出来。不知怎么的,它一头撞在田边的树桩上,死了。

查看全文

守株待兔教案(精选14篇)

守株待兔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2、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

  3、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活动准备:

  字卡、动画片“守株待兔”、勾线笔及白纸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字,认识成语“守株待兔”

  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认识“株、兔”

  “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就知道了!

  二、通过动画片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1、谁在什么地方见到了野兔?

  2、见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吗?为什么?幼儿猜想。

  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分组讨论:

  1、能等到

  2、等不到 双方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及时总结,突出重点: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终于等到了野兔、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最后还是没有等到野兔

  他到底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继续播放至结束)

  4、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

  教师总结,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6、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三、通过绘画续编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延伸活动:幼儿可以表演“守株待兔” 。

守株待兔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读守株待兔、树桩、撞死、乐滋滋等词语。

查看全文

《守株待兔》教案(精选17篇)

《守株待兔》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2、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

  3、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活动准备:

  字卡、动画片“守株待兔”、勾线笔及白纸

  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字,认识成语“守株待兔”

  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认识“株、兔”

  “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就知道了!

  二、通过动画片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1、谁在什么地方见到了野兔?

  2、见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吗?为什么?幼儿猜想。

  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分组讨论:

  1、能等到

  2、等不到 双方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及时总结,突出重点: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终于等到了野兔、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最后还是没有等到野兔

  他到底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继续播放至结束)

  4、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

  教师总结,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6、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三、通过绘画续编成语故事“守株待兔”

  延伸活动:幼儿可以表演“守株待兔” 。

《守株待兔》教案 篇2
查看全文

《守株待兔》教案(通用14篇)

《守株待兔》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守、窜”等6个词语,会写“此、桩”。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悟中故事的寓意:不要靠运气过日子,只有劳动才会有收获。

  3、能把故事讲给别人听。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守、窜”等6个词语,会写“此、桩”。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在读中悟中故事的寓意:不要靠运气过日子,只有劳动才会有收获。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直接点题

  2、学习生字“守”

  3、理解课题,对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带着问题读课文

  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3、学习生字。

  三、检查初读

  指名分段读课文,教师正音

  四、朗读感悟

  1、种田人守啊守,等啊等,结果怎样?(野兔没来,庄稼全完)

  2、学习第3自然段,为什么庄稼会全完?

  3、指导朗读

  4、学习第1、2自然段。为什么他要在那里等兔子呢?

  5、指导朗读

  6、你想对种田人说些什么。

  五、生字书写

《守株待兔》教案 篇2

  一、导入

  同学们学过很多寓言故事,你能说出哪些寓言故事的名字?下面请看一组图画,(课件出示:树桩、农夫和幻想中不断奔跑而来的兔子)你想到了哪个寓言故事?(守株待兔)好,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守株待兔》这个寓言故事。

  二、识字。

  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能告诉老师你们预习了什么吗?(熟读课文,学习了生字)一起来看看你们生字认识得怎么样!(课件出示“守、窜、 撞、桩、此、锄”)

查看全文

守株待兔教案(精选17篇)

守株待兔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认识"株、兔",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知道"不劳而获是不会成功的"。

  2、通过猜字的形式,初步感受玩字的乐趣。

  3、续编成语故事,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活动准备:

  字卡、动画片"守株待兔"、勾线笔及白纸活动过程:

  一、通过猜字,认识成语"守株待兔"教师出示画面,引导幼儿猜测后面躲得是什么字?认识"株、兔""守株待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动画片就知道了!

  二、通过动画片结合具体的问题引导幼儿理解"守株待兔"的含义。

  1、谁在什么地方见到了野兔?

  2、见到野兔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3、他能等到野兔吗?为什么?幼儿猜想。

  根据幼儿出现的情况分组讨论:1、能等到2、等不到双方说出自己的理由。教师及时总结,突出重点: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终于等到了野兔、他坐在树桩旁等呀等最后还是没有等到野兔他到底有没有等到野兔呢?我们继续往下看(继续播放至结束)4、他等到了吗?为什么等不到呢?

  5、他没有等到野兔,反而怎么样了?

  教师总结,重点突出: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呀等,庄稼也死了,人也瘦了,最后一只野兔也没有等到。"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告诉我们不经过努力和辛勤劳动,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6、你认为他应该怎么做呢?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延伸活动:通过绘画续编成语故事"守株待兔"游戏: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