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承诺书

时间:2025-04-04

师德师风承诺书最新(精选30篇)

师德师风承诺书最新 篇1

  我们是人民教师,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教育事业是我们的神圣职责,“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我们教师的首要规范。为了认真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加强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我们做如下师德承诺:

  1、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辱骂、挖苦、歧视、讽刺学生,不将学生赶出课堂或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2、不做有偿家教或补课,不强迫或诱导学生购买规定用书以外的书籍资料和其他物品。

  3、不违规收受礼品礼金、不接受在校学生家长的宴请,不向学生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

  4、尊重家长,热情接待,不指责、训斥学生家长,真诚沟通交流。

  5、积极传递正能量,不传播低级庸俗的思想文化,不参与赌博、色情、封建、邪教活动。

  6、团结协作、互相关心,宽容友善。

  7、严以律己,工作时间不办私事,不搞娱乐活动。

  8、正确处理集体与个人、家庭与工作及其他方面的关系,服从组织分配和领导的安排。

  9、工作时间不化艳妆,不穿戴违规衣饰,课堂上不使用通讯工具。

  10、关心学校,爱护公物,不做有损学校声誉的言行,积极维护学校集体荣誉。

师德师风承诺书最新 篇2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师德行风建设,扎实开展“政风行风评议”活动,深化教育服务,推进岗位争先和勤廉双优要求,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我们向学生、家长及社会承诺如下:

查看全文

2025师德师风承诺书范文(通用33篇)

2025师德师风承诺书范文 篇1

  作为x小学光荣一员,我将积极参加学校师德师风建设,严格执行教师职业道德“十不准”规定:

  一、不准参加有损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活动,或有背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不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或讥讽、歧视、侮辱学生。

  三、不准参与迷信、赌博等不健康、不文明活动。

  四、不准私自办班或从事有偿家教。

  五、不准向学生推销、代购教辅用书资料和其他商品。

  六、不准收受学生及学生家长赠送的钱、物和有价证券。

  七、不准在工作时间内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活动。

  八、不准无故迟到、早退、缺课、擅自调课或停课。

  九、不准酒后组织教育教学工作。

  十、不准在上课时间使用通讯工具。

  以上承诺将自觉接受学校、学生及家长的监督,让我们一起努力构建和谐新凤小。

  承诺人:

  20xx年xx月xx日

2025师德师风承诺书范文 篇2

  我们是人民教师,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教育事业是我们的神圣职责。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是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主导力量,教师的言行举止,职业道德水平时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师德师风影响和决定了学校校风和学风的好坏,为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使我校师德师风水平更上台阶,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为了认真履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强化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自觉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舆论的监督,我们愿意做如下师德承诺:

查看全文

师德师风承诺书范文汇总(精选28篇)

师德师风承诺书范文汇总 篇1

  居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建设适应素质教育的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客观要求。我,作为中心小学的教师,郑重承诺: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十要十不准” 》等各级各类关于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行风建设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完善自己的教师职业道德,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现承诺如下:

  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

  2、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端正教育思想,认真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爱岗,忠于职守,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履行教师职责。

  3、认真执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坚持以法治教,遵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无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现象。

  4、身正为范,时刻注意自己的道德品质修养。做到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不弄虚作假,树立优良学风,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提高自身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

  5、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信任、亲近、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不讽刺、挖苦学生,不以言行侮辱学生,无对学生罚站、罚作业、驱赶等体罚、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为不做,活动不搞。

查看全文

师德师风承诺书汇总(通用33篇)

师德师风承诺书汇总 篇1

  为了认真履行教辅人员工作职责,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新风尚,争做“家长放心、学生喜欢、学校满意、社会称赞”的阳光教育工作者,我向光荣的教育岗位以及学校、学生、家长、社会郑重承诺:

  1、热爱教育事业,自觉遵守《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敬业爱岗、无私奉献。

  2、严格遵守学校作息时间,能履行岗位职责,工作积极主动,不带情绪。充分认识到节假日上班的义务,做到不攀比,不推诿,不拈轻怕重。

  3、工作中能团结协作,配合默契,有计划、有条理地开展工作,服务态度端正,做到热情大方,服务周到。

  4、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层面,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以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按要求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不做有损集体荣誉或不利团结的事。

  5、能按要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工作效率高,对待职工一视同仁,无渎职现象。

  6、正确理解和认识竞争与合作的意义和关系,增强竞争意识,发扬合作精神,为我校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尽心竭力。

  7、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多学不同民族的教职工的优点,多接触、多尊重、多信任。争做民族团结的模范。

  8、不信仰宗教,也不以任何方式向学生灌输宗教意识。

  9、严以律己。言行举止文明健康,衣着打扮端正大方,注意自身形象。自觉维护学校的形象和声誉,不做有损集体形象和声誉的事。

查看全文

师德师风承诺书集锦(通用31篇)

师德师风承诺书集锦 篇1

  教师师德承诺书

  为进一步对师德师风建设应负的责任,提高师德师风建设的整体水平,特向全社会作出公开承诺,本人承诺在以下十个方面履行职责,承担教育责任。

  1.实行师德师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执行学校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规定,身正为范,以德立身。

  2.切实提高依法执教的法制意识,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教师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政策法规规范自己的教学工作。

  3.坚持开展“以德立身,教学为本,情感育人”的师德自律教育,铸师魂,修师德,练师能,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4.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为人师表,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以自身的良好形象教育引导学生。

  5.尊重、爱护和信任学生,爱心育人,尊重学生人格,对学生不讽刺,不挖苦,不辱骂,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行为。不随意让学生停课。

  6.注重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爱生敬业,勤奋工作,备好每一篇教案,上好每一堂课,布置批改好每一次作业,与学生谈好每一次话,以自己辛勤的劳动换取每一位学生的成功。

  7.规范收费,严格执行有关教育法规。不擅自收费。不搞有偿家教,不向家长索要或暗示馈赠钱物,不参与黄、赌、毒及一切封建迷信活动,教师不得请学生代批作业、试卷,代写学生成绩册和评语等。

  8. 严格按县教育局规定,除学校统一订购的教材以外,不得私自征订辅导材料或试卷。杜绝乱编、乱印,印刷材料须经教导处批准,整本、整张材料原则上不予审批。

查看全文

2025精选师德师风承诺书(通用32篇)

2025精选师德师风承诺书 篇1

  我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为了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形成自己良好的师德师风,争做一名师德高尚的教育工作者,我向光荣的教师职业以及学校、学生、家长郑重承诺:

  一、爱国守法。拥护党的领导,自觉遵守《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爱校敬业。热爱学校,勤于进取,精于业务,无私奉献。自觉维护学校荣誉,努力做到认真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辅导、考查,切实改进教法,减轻课业负担,高质量地完成教学工作。

  三、教书育人。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不传播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绝不以各种名义向学生罚款和摊派钱物,绝不擅自设立收费项目、超标准收费、扩大收费范围

  四、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遵守社会公德。知荣明耻,身体力行、言行一致。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订购学习资料,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不搞有偿家教。

  五、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