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树》教案(通用13篇)
《神奇的树》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在树的认知上已经有了初步的概念,知道了什么是树木,而通过本活动,孩子们将从中了解树的组成、各种用途,由惊奇产生进一步探索关于“树”这个课题的愿望,激发他们对自然、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导幼儿建立初步的爱护树木、爱护大自然等的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讨论,幼儿能知道树由树干、树根、树枝、树叶等组成。
2、欣赏故事,了解树的多种用途。(如遮阴、挡风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等)
3、培养幼儿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等初步的环保意识,从心底萌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1、课前观察树木
2、“树”的图片一幅(不画叶子)、叶子(人手一张)、小树挂件(人手一个)
教学过程:
(一)引题,了解树的组成
1、师:小朋友们,刚才老师带你们去看了什么呀?(树)对了, 那为了让你们和树成为更好的朋友,我请来了树娃娃来我们班做客。(幼儿向树娃娃问好)
2、树娃娃:小朋友们,你们刚才在外面观察了树,那知道我身上的.各个地方都叫什么名字吗?(幼儿自由回答)有些小朋友知道,有些小朋友不知道,没关系,我带了一幅我自己画的大树图画,我们一边看,一边来认识我吧!
3、(出示图片)树娃娃:小朋友,你们看,树中间这个又圆又粗的地方叫什么呢?谁知道?(树干就像人的身体一样,非常重要)树干上面分叉开来的又叫什么?(树枝就像我们的手一样)树干下面这些伸到泥土的里的又叫什么?(树根,树根的作用可大啦,它可以吸收水和营养,让树娃娃越长越大)那树身上还会有什么呢?对了,是树叶,可是,树娃娃一定是粗心,把叶子忘了画上去。
神奇的树教案设计(精选4篇)
神奇的树教案设计 篇1
活动目标:
1、掌握用嘴巴吹画的`技能。
2、吹画可以锻炼幼儿的肺活量,还可以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像力、创造力。
3、培养幼儿干净整洁的卫生习惯。
活动重难点:
重点:
1、掌握用嘴巴吹画的技能
难点:
2、激发幼儿的想像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1、会说儿歌《小树苗》
2、黑色颜料、各色大小不一的钮扣、彩色笔、吸管、范例画、毛巾,胶水。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儿歌《小树苗》好不好?教师跟幼儿一起复习儿歌。
小树苗随风摇
每天早上对我笑
我给小树浇浇水
我给小树除除草
常跟小树比一比
看谁长得壮又高
2、小朋友听,谁在哭呀?(教师出示正在哭的只有树根的小树),树应该有什么呀?小朋友看看,它为什么哭呀?
大树应该有树根、树干、树枝、它现在什么都没有是不是呀?小朋友们能不能帮小树把树枝画出来?
3、教师出示示范画
现在小朋友看看老师给这棵树画的树枝,老师是用什么画的?是用手画的?还是?(用嘴吹得)对,今天我们的活动内容就是《神奇的树枝》(吹画)
小朋友看看:这棵树漂亮吗?不漂亮!为了让这颗大树好看,老师给它粘上了一些小东西,小朋友想像一下这是什么?举手回答(果子、柿子、花等等)小朋友现在看,这棵小树漂亮吗?(漂亮)那小朋友想不想也把小树打扮的漂漂亮亮?
二、教师示范讲解
1、现在老师给小朋友们做一下示范,请小朋友认真看,仔细听好不好?
神奇的树教案(通用10篇)
神奇的树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棉签棒画螺旋线,并能用撕贴的形式进行装饰。
2.体验与小伙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3.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活动准备
1.背景音乐、教师范作、背景纸
2.棉签棒、颜料、幼儿绘画卡纸、礼物盒彩纸若干
3.桌布、擦手巾、纸杯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春天到了,种子要发芽啦,刚才有一位小精灵,给了顾老师一颗神奇的种子,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这颗神奇的种子?
2.这颗种子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你觉得这颗种子会长出什么东西来呢?(幼儿想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颗神奇的种子到底会长出什么东西来呢?
3.哇塞,这颗神奇的种子变成了一颗大树。这颗神奇的大树哪里神奇啦?(树枝是弯弯的:螺旋线)
4.那你觉得还会长出什么来呢?又长出了绿色的叶子,这个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呀?(螺旋线)小朋友,你们会画这个卷卷的叶子吗?一起来画一画吧!(一边年一边画:先找一个点,转呀转呀转)
5.小种子变成了大树,还长出了叶子,你觉得还会长出什么东西来呢?哇塞,这颗神奇的大树还长出了这么多的礼物呢!好神奇呀!你们想不想画一画这颗神奇的大树呀?
二、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1.小精灵的种子已经发芽长成了大树,现在我们需要画上什么呢?(叶子)拿出棉签棒,沾沾颜料,然后在旁边刮一下,刚才我们卷卷的叶子怎么画的?(找到一个树枝先点一点,然后转呀转呀,一片小叶子就画好啦)
大班语言教案神奇的树(精选4篇)
大班语言教案神奇的树 篇1
活动名称: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话内容,感受小刺猬对刺猬婆婆的爱。
2.知道九九重阳节是老人节,增进关爱老人和长辈的情感。
3.认识字词:刺猬、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
2.教师自制字词卡"刺猬、春天、秋天、冬天"。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看幼儿用书,引入主题。
教师:
1.你知道这是哪些季节吗?一年四季有哪些变化?
2.季节的变化真奇妙,四季的景色真美丽.可是,刺猬婆婆年龄大了,走不动了,只能天天坐在屋里了.后来,刺猬婆婆的屋子里面发生了一些奇怪的事.
(二)引导幼儿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1.讲述故事,在结尾前插问:
(1)刺猬婆婆家中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
(2)你感觉这是一棵怎样的树?
(3)猜一猜这棵神奇的树是从哪里来的?
2.幼儿看图片完整地欣赏故事,进一步理解小刺猬关爱老人的行为。教师出示字词卡。提问:
(1)小刺猬在春夏秋冬分别装扮成了什么树?为什么要装扮成这样的树?
(2)刺猬婆婆看到这些树感觉怎么样?看到刺猬婆婆高兴,小刺猬心里有什么感觉?
(3)这个秘密是怎么被发现的?
(4)刺猬婆婆发现了这个秘密会怎么想,怎么做?
(三)师生共同看图讲述一遍故事,边讲述边指认"春天、夏天、秋天、冬天"。
(四)师生交流在生活中如何关心老人。
讨论:
1.小刺猬为满足刺猬婆婆的愿望,想办法装扮成各种树.小朋友们知道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有什么愿望吗?你能帮助他们实现愿望吗?
大班语言:神奇的树
活动目标:
1.通过阅读让幼儿学习用恰当的语言表达画面内容,形成文学与画面的对应关系。
2.教幼儿认度汉字“春.夏.秋.冬”。
3.使幼儿懂得关心老人。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活动准备:
1.六幅图片。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小朋友自由阅读课文。可以与旁边的小朋友轻声交流。
提问;在书中看到了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二.集中指导阅读,
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出示图片“刺猬婆婆”问:刺猬婆婆为什么整天坐在屋子里?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发挥想象。
2.依次出示“春.夏.秋.冬”四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
3.出示课题《神奇的树》“为什么说是一棵神奇的树”
4.提问:
刺猬婆婆家里这棵神奇的树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它上从哪里来的?
刺猬婆婆是怎么发现这个秘密的?
5.出示“小刺猬”图片,提问:“小刺猬为什么把自己变成一棵神奇的树?它是怎么变的”?
6.引申到德育教育.尊敬老人,关心老人,帮助老人.并且要坚持始终如一。
三.引导幼儿认读“春.夏.秋.冬”
小班美术:神奇的树
活动目标1.尝试用棉签棒画螺旋线,并能用撕贴的形式进行装饰。2. 体验与小伙伴合作作画的乐趣。活动准备1.背景音乐、教师范作、背景纸2.棉签棒、颜料、幼儿绘画卡纸、礼物盒彩纸若干3.桌布、擦手巾、纸杯等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春天到了,种子要发芽啦,刚才有一位小精灵,给了顾老师一颗神奇的种子,你们想不想看一看这颗神奇的种子?2.这颗种子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你觉得这颗种子会长出什么东西来呢?(幼儿想象)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颗神奇的种子到底会长出什么东西来呢?3.哇塞,这颗神奇的种子变成了一颗大树。这颗神奇的大树哪里神奇啦?(树枝是弯弯的:螺旋线)4.那你觉得还会长出什么来呢?又长出了绿色的叶子,这个叶子是什么形状的呀?(螺旋线)小朋友,你们会画这个卷卷的叶子吗?一起来画一画吧!(一边年一边画:先找一个点,转呀转呀转)5.小种子变成了大树,还长出了叶子,你觉得还会长出什么东西来呢?哇塞,这颗神奇的大树还长出了这么多的礼物呢!好神奇呀!你们想不想画一画这颗神奇的大树呀?二、教师边讲解边示范1.小精灵的种子已经发芽长成了大树,现在我们需要画上什么呢?(叶子)拿出棉签棒,沾沾颜料,然后在旁边刮一下,刚才我们卷卷的叶子怎么画的?(找到一个树枝先点一点,然后转呀转呀,一片小叶子就画好啦)2.叶子画好了,还需要什么呀?顾老师给每位小朋友准备好了礼物,把礼物沿着边框撕下来,贴在空白的树枝上。(注意:要小心的撕下来,不要把礼物撕坏了。)3.把撕下来的礼物用棉签沾一沾浆糊把礼物盒粘到神奇的大树上。三、幼儿作画。1.一会你们让大树长出卷卷的小叶子,当然,还得给小精灵送上礼物哦!1.幼儿创作。2.幼儿交流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