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案-少年拳
第 课 时 教 案
课的
内容
1、 少年拳(第二套)
2、 兴趣练习
课的
任务
1、 正确掌握少年拳的动作技术,发展身体协调能力。
2、 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课的
结构
时
间
课的
内容
运动
符合
组织教法与措施
时
次
量
启发
兴趣
活跃
情绪
阶段
10分
1、值日生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2、师生相互问好
3、教师简单介绍教学计划
4、教师宣布教学内容和要求
5、安排见习生检查服装
6、慢跑热身
7、喊数抱团
方 法: 学生沿圆圈跑步或做行进间操,教师突然喊出一个数字“2个”、“3个”、“4个”……。学生听到数字后,立即与临近的同伴按所喊出的数字抱成一团。最后剩下没有抱团的人表演节目。
2 分
8分
1
中
组织教法:
⊙⊙⊙⊙⊙⊙⊙⊙
⊙⊙⊙⊙⊙⊙⊙⊙
××××××××
▲××××××××
●
要求:整齐统一、协调一致。
人生自强少年始-(精选13篇)
人生自强少年始- 篇1
人生自强少年始
一、教学课题:第四课第1框题 人生自强少年始
二、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自强的含义、表现和作用;懂得人生自强少年始
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自强对人成长的巨大作用,初步培养自强的生活态度
③能力目标:增强青少年面对生活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学生做自强少年
三、教学重点:自强的含义,自强与成功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自强的含义与表现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讨论式、讲授式
六、教学手段: 多媒体
七、教学课时:1课时
八、教学过程:
清华,亿万学子梦寐以求的高等学府。
欣赏校训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图片欣赏:清华大学“馒头神”张立勇图片
影视回放:《面对面》介绍张立勇的概况(XX年5月30日)他是靠什么取得成功的?
学生发言——“我来说!”
教师总结:他的成功来自于自尊、自信、自立,以及由此产生的自强的品质,自强的精神。具备了这种自强的品质和精神,就必定能够成功。什么是自强呢?请看大屏幕。
理解这个概念要注意“尊严和个性”,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自尊,自信,自胜。
影视回放:《面对面》张立勇的生活学习(不卑不亢)
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张立勇的自强不仅表现在他战胜贫苦的勇气,还在于他自尊自爱,不卑不亢。
走进自强俱乐部,分享收获,感悟生活,说说故事。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英语的兴趣和特长“给我自信”表现了张立勇面对困难不低头、不丧气;环境和差距“给我自卑”,但张立勇认为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体现了他自尊自爱、不卑不亢;大学梦“给我动力”则说明张立勇志存高远、执着追求、积极进取、勇于开拓。
人生自强少年始导学案(精选3篇)
人生自强少年始导学案 篇1
《人生自强少年始》 导学案 目标1、理解自强的含义。2、了解自强的表现和作用。3、明白自强应从少年开始。重点自强的含义学法指导:首先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围绕学习目标阅读课本,先把教材正文部分的学习重难点划出来,然后把情景材料后面的小问题简答出来(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其次,围绕导学案,完成相关任务。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重要知识点。一、预习检测1、自强的含义?(了解即可)2、自强的表现?(理解并识记)3、自强和成功的关系?(理解)二、合作研讨1、阅读教材47页的情景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小涛每天都要忍受疾病的痛苦,却在各方面都取得那么大的成绩,靠的是什么?2、阅读教材48页的材料,合作探究后选择最重要的一条填写在教材的表中。3、阅读教材50页的表格材料,合作探究以下问题:这则寓言说明了什么?三、展示交流1、分组分别展示预习部分的内容,此部分可以一组展示另一组负责评价,再强化记忆,巩固基本知识点。2、第二部分展示内容是课堂研讨部分,组与组之间展开竞争、评比。四、归纳提升 材料:郎平小时候是一个弱小稚气的女孩,长大后却成为闻名世界的优秀运动员,这同她自觉树立目标是分不开的。“赶上同班同学—争取世界冠军—保持世界冠军”,是郎平不同阶段确定的不同目标。正是她的这种精神,鼓舞着新一代国家女排的姑娘们,终于使他们在XX年雅典奥运会上一举夺得了世界冠军。(1)什么是自强?这种精神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2)如果郎平没有这种自强的精神,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吗?这种精神究竟有什么重要意义?五、达标闯关1. 是一种精神,一种美好的道德,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巨大的作用,没有它就不会有自立的人生。( ) a.自强 b.自尊 c.自赏 d.自弃 2.小辉农校毕业时决心放弃在城市就业的机会,毅然回到农村。他选择了种植果树,利用所学知识,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为当地有名的“苹果大王”。上述材料表明,一个人要自强,首先需要( ) a.树立坚定的理想 b.摆脱家庭,自己干一番事业c.到农村等艰苦的地方创业 d.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六、收获平台
少年情怀都是诗(通用3篇)
少年情怀都是诗 篇1
——诗歌语言的鉴赏与运用
广铁一中 杜莉
一、 教师导入
二、 结合预习,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代表发言:
你最喜欢四首诗歌中的那个句子或词语,为什么?
少年情怀都是诗 篇2
少年情怀都是诗
——活动课教学案例分析
江门市江海中学 谭燕
【案例题旨】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如何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的教学实践目标。我以为,鉴赏现代诗歌,是一次心灵的对话,是一次情感的交流,是一次审美的享受。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
1、 现代诗歌能带给学生些什么?
2、 学习完现代诗歌后,学生应该得到些什么?如何得到?
3、 如何让学生不再对诗歌产生陌生感和畏惧感?
4、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当什么角色?
【背景】
2004年12月27日,江海中学高一(8)班全体学生
任课教师:谭燕
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对现代诗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基本掌握了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和技巧。本节活动课是单元学习的总结,给学生提供一个朗诵诗歌、创作诗歌、感悟诗情诗意,展示自我才华的舞台。这次活动共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学生自己活动,完成2个活动任务:1、分组:5—6人一个小组,全班共8个组,推举一个组长,分小组活动;
2、选择一个活动项目:A、背诵一首本单元学过的、你最喜欢的诗,并谈谈为什么喜欢它;B、创作一首歌,并演唱;C、创作一首诗,并朗诵。教师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指导、协助。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 教案(精选2篇)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 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需要法律给予特殊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掌握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
能力目标
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教材中所给的小字资料、小栏目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使学生在此基础上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特别是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思想觉悟目标
结合个人的亲身感受、所见所闻、或利用在课前的探究活动中调查了解到的典型事例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特别是对“我国颁布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有一个深刻的认识,逐步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守法自觉性,使自己健康地成长起来。
教学重难点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
教学过程
导入 新课
通过第五课的学习,我们懂得了人类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需要法律,那么,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不需要法律呢?请同学们看投影片:
(投影)
家庭、学校、社会本该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地方,但有时也会给青少年带来伤害,对于这些伤害,靠批评教育、社会呼吁和青少年的眼泪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立法,用法律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
第六课 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板书)
争做文明好少年教案(精选7篇)
争做文明好少年教案 篇1
班会目的:
经过班会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讲礼貌、讲卫生、讲道德的重要性,并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严于律己,做一个“讲礼貌讲卫生讲道德”的新文人。为进一步加强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帮忙学生提高道德意识、增强道德修养、规范道德行为,加强诚信意识、职责意识。以告别思想垃圾、语言垃圾、行动垃圾为主旨,运用倡议、宣传、承诺、行动等多种形式,营造有利于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氛围;使学生在自觉参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为了净化学校环境,创设育人氛围,为了增强学生调控自己的本事,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经过主题班会教育、教育同学们崇尚礼貌,从我做起,从此刻做起,讲礼貌,讲卫生,自主成人,成才,更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班会过程:
1、讲礼貌讲卫生的重要性
2、不讲礼貌卫生的例子
3、讲礼貌讲卫生的习惯
一、讲礼貌卫生的重要性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礼貌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必须是良好的、有序的。此刻,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影响到我们自身的素质,而礼貌的行为就在帮忙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所以,我们首先应当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礼貌、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