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作文800字
“行至姑苏忽雪重,雪掩青扉万山空,来人不识山中客,泠泠弦音动。流云访友落山头,山头明月眠梦中。扣长扁,孤云拂过心尖红……”
苍蓝壮阔之下,林涛翻涌了几层,用轻浮的茂盛掩盖住深沉。奇崛的峰峦,成全了风肆意的张狂。云深不知处,隐约有琴音飘出,我踏着细石随风而往,身影消匿在林海之中……
山路蜿蜒攀附于山腰间,烟雾飘渺成一片薄纱虚虚遮掩住这一山的好风光。
沿着石阶向上,映入眼帘的是一方水潭,晶莹的水滴顺着岩石壁缓缓流淌,周围一片静谧。我继续向前,泉声自石后飘出,愈发地响了,待泉完全显露时,我方知“山水有情。”
“淅淅沥沥”的落泉与它一见面就向我撒一把清凉,落于发梢的化为幽然。林中不见光,即使是在正午,漏出的二三许光也似月光柔和,顿时眼前便为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泉旁倚着另一位妙人,看上去庄重大雅的“碧溪亭”其实是一位履历颇丰的老人了。不知多久前粉刷的红漆已被仆仆风尘覆盖,过去的故事也被紧紧锁住。
脑海中隐约有一个身着白色道袍的男子,静坐亭中,品一杯香茶,怀抱一张古琴。忽间,一曲《忘机》从指尖流淌而出,化作一股清泉落入潭间,后又拂尘离去。
可否去往云深不知处,寻你?
紧接着,深入山林,步伐也灵快了起来,我随风流浪寻那云深不知处,青竹摇曳。
脚下的泥土渐渐湿了鞋,前方是一面镜湖,路旁岩石刻着“芳菲”二字,许是风景别有风味?
山行
说起来我对瓦屋山情有独钟,还多归功于四年前那一次瓦屋山行。
我大伯那时是瓦屋山的护林员,春节回家里来团圆,事后又要返山,我当时也是贪玩,特别好奇瓦屋山是什么样的,更何况大伯还“教唆”我说:“瓦屋山上有雪哦.”
对于一个从来没有见过雪的南方孩子来说,雪的诱惑实在太大,于是一番折腾一番死乞白赖之下
——上瓦屋山上去!看雪去!
我和大伯是坐他家的小型货车上山的,一开始山路弯绕还觉得新奇,但绕着绕着不免就有点头晕了,而窗外的绿景似乎也像是一成不变的。
越往山上走,空气愈发渗出一股寒意,我从行李里找出一件大衣披上,仍觉得冷,毕竟见惯了南国的冬天,面对这寒意确实让人有点坐不住。
但与寒意并驾齐驱的,却是一番能让人忘却寒意的风景。
树木开始向针叶林过渡了,深绿色的枝叶仿佛覆上一层光滑的腊,有的还挂着浅浅的白霜。
再往上走,雾就浓起来了,白花花的一片,盖住了山底的景色,此时坐在车厢里仿佛是在云中游,偶尔有车影从我们身边经过。
——看到雪了。
不紧不慢冲破那层雾的屏障,眼前所见到的是一片耀眼而清爽的白,还有与山下截然不同的,濯洗得碧蓝的天空——好天气!
我兴奋地要下车去走走,可惜的是要先去了营地才能进山里玩,于是也只好暂时收起了玩心等待着……唉,印象里可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漂亮的,这么广大的被雪覆盖的山野。
此刻窗外的景象是多么有诱惑力啊,树枝像造型奇特的墨色翡翠托着一团团白玉,一簇簇深绿的,嫩绿的枝丫时不时露出个一星半点儿逗人遐思,还有难得的,碧蓝的晴空,把山峦的轮廓辉耀成曲线,刀劈斧削间因为有了雪的柔和就平添了几分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