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幼儿园》教案(通用17篇)
《上幼儿园》教案 篇1
小班语言:我上幼儿园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激发上幼儿园的愉快情绪。
2、学习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3、积极参与歌唱活动,体验和小伙伴一起唱歌的快乐。
活动准备
音乐《我上幼儿园》、布娃娃。
活动过程
一、入室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在《我上幼儿园》音乐伴奏下,拍手进音乐室。
二、练声游戏:“老师早上好”。
师:12345/小朋友们好。
幼儿:54321/老师早上好。
三、学习新歌。
1、谈话引出歌曲。
——师:小朋友们在幼儿园的时候,我们的爸爸妈妈去干什么了?
——师:我们自己上幼儿园的时候该怎么做,才最棒呢?(开心、不哭也不闹)
2、感受歌曲内容。
——(出示布娃娃)师:布娃娃也要上幼儿园啦,听一听布娃娃在说什么?——教师扮演布娃娃念歌词。
——师:布娃娃刚刚说了什么?
——师:爸爸妈妈去上班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
——鼓励幼儿和布娃娃一起按节奏念歌词。
3、学唱歌曲。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感受歌曲旋律。
——教师放慢节奏弹琴,请幼儿跟唱。(要求幼儿不要喊唱,学习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教师带领幼儿跟音乐唱歌。
——教师随音乐边唱歌边做动作。
——教师清唱歌曲,带领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
四、自然退场。
活动应变
歌词内容比较简单,教师应把重点放在对歌曲的理解和愉快的心情上,鼓励所有幼儿参与歌唱活动。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表演歌曲给爸爸妈妈听,为自己能开心上幼儿园、不哭不闹感到自豪。
《上幼儿园》教案集锦(精选12篇)
《上幼儿园》教案集锦 篇1
活动目的:
1、了解重心与平衡的关系
2、通过实验,找到蝴蝶的重心平衡点
活动准备:
卡纸剪刀双面胶透明胶彩笔火柴棍硬币不倒翁长短木棍
活动过程:
一、发现问题
1、参与游戏:《踮不起来的脚》。
提问:这是为什么?
师:人移动时是随着重心移动的。为了踮起脚,必须将身体的重心向前移,但因为前方有门阻挡,所以无法移动重心,那么,这个动作也就无法做到了。
游戏1:
(1)在水平跑步机上缓步前行,让你的朋友用布条将你的双眼蒙上,此时,你保持缓行状态,别停下。
(2)持续几分钟后,让你的朋友关闭机器,然后帮助你从跑步机上下来,注意不要将布条从眼睛上取下来。
(3)试着原地踏步,这时尽管你感觉像是在原地不动,其实你在向前移动。
游戏2:
(1)打开房门,在房门的边缘站立,鼻尖和腹部轻轻的接触门扉,双脚门的两边。
(2)试着踮起脚,但脚跟却离不开地面。
2、参与游戏:《无法站起来》
提问:这是为什么?
师:在这个游戏中,支撑你的地方就是你的基点。当你站着的时候,你的双脚就是你的基点。重力对你身体的作用都集中在身体的重心上,而不是均衡的作用在你身体的各个部位上。当你站着的时候,你的重心就在你双脚的正上方,所以你可以直立不倒。当你的头抵着墙壁的时候,你的重心在你的两个基点——头和脚之间。为了能够重新站起来,你必须把重心移回到双脚的正上方。而由于你不能使用双手和双脚,只能靠背部肌肉把你拉起来,但在这种状态下背部力量不够大,所以,不管用多大的力气,你就是站不起来。
《上幼儿园》教案(精选15篇)
《上幼儿园》教案 篇1
【教案目的】
1、对幼儿园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逐渐习惯和适应集体生活。
2、喜欢自己的朋友,体验与老师、同伴一起活动、分享快乐。
【教案准备】
布袋偶表演《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教案目的】
1、知道自己长大了,要上幼儿园做游戏、学本领。
2、喜欢幼儿园,愿意来幼儿园。
【教案准备】
布袋小鸭、幼儿园大门(积木拼搭)。
【教案流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出示布袋小鸭跟小朋友打招呼,吸引幼儿的注意与兴趣。
2、教师边表演边讲述故事《小鸭上幼儿园》。
二、知道自己长大了,要像小鸭一样到幼儿园来学本领。
1、提问:小鸭是怎么上幼儿园的?今天我们班谁像小鸭一样高高兴兴上幼儿园的?
2、小结:爸爸妈妈上班去了,我们也已经长大了,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做游戏、学本领。
3、欣赏儿歌《上幼儿园》
活动小贴示:
幼儿特别喜欢布袋表演,因此此类的活动不仅在学习活动中采用,也可以运用在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
总结:进入幼儿园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平时一有不知道的我就问爸爸妈妈,他们知道的好多啊,我将来也要像爸爸妈妈一样知道好多好多的知识,所以我还是很期待幼儿园的生活!
活动目标:
1、喜欢看手偶表演,愿意说出自己的认识和感受。
2、知道要高高兴兴上幼儿园。
活动准备:1、《小朋友的书。我上幼儿园》;《小朋友的书。数学》;磁带及录音机。
2、小花猫、小白兔、小鸭子手偶;事先请大班幼儿学会手偶表演。
《上幼儿园》教案集合(精选12篇)
《上幼儿园》教案集合 篇1
设计意图
“数”来源于生活,并且运用于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字这一主题,对于大班的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他们有丰富的生活认知经验、有较强的观察理解能力,他们对事物充满好奇心。《纲要》中指出:“教学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生活,使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现代科技越来越发达,火车、高铁、动车这些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是孩子们生活中经常接触并十分感兴趣的,每逢节假日,孩子们都会跟着家人一起出游,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充分的感受到数字在生活中的作用,并且能够真正的运用数字来帮助我们的生活,因此我设计了本节活动《火车票上的秘密》。
活动目标
1.知识:初步了解火车票上不同数字的意义,重点感知时间、车次及座位号中的数字。
2.能力: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尝试运用火车票上的数字解决出行的问题,知道数字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3.情感:乐意积极探索,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
初步了解火车票上不同数字的意义,重点感知时间、车次及座位号中的数字。
活动难点
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尝试运用火车票上的数字解决出行的问题,知道数字对于生活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有坐火车或高铁出行的生活经验。
2.教具:图片(小女孩、问号、钟表、列车、座位);ppt《高铁站里的数字》、火车票若干、笔、卡纸、操作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游戏导入:报数游戏
请幼儿按顺序依次报数,看一看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上幼儿园》教案合集(精选16篇)
《上幼儿园》教案合集 篇1
【教材分析】
《娃娃上灶》是一首24拍的歌曲,用欢快的旋律、形象化的歌词表现了小朋友炒菜、烧鱼的有趣情景,以游戏的方式表现了劳动的快乐。
《娃娃上灶》共两段歌词,第1-10小节歌词内容不变,展现了娃娃上灶的自豪和切肉做鱼的自信;第11-25小节分别展现了贪玩烧焦饭菜和用心做出美味的不同情景,体现娃娃懊悔和喜悦的不同心情。教师可引导幼儿在情景中感受、想象烹任食物的过程,体验烧饭时的不同心情,用声音、表情和动作表达歌曲的情绪变化。
歌曲中的弱起和念白幼儿掌握起来较困难,教师可采用反复倾听、重点练习、动作表现等方式给予幼儿支持。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掌握说唱结合的演唱形式,能有节奏地完整演唱。
2.能用不同的情绪边表演边演唱歌曲
3.感受烹任的乐趣,知道做事要专心。
【活动准备】
玩具小锅、炉灶,卡片,鱼、肉及其他食物,木偶娃娃。
【活动建议】
1.出示木偶娃娃和玩具锅、灶,引出活动主题。
提问:谁来了?她要做什么?
2.请幼儿看木偶娃娃表演,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操纵木偶娃娃表演唱(《娃娃上灶》第1段,引导幼儿分句理解歌词。
提问:姓娃在用什么做饭?谁来上灶?她准备了什么好吃的?肉可以怎样吃?鱼可以怎样吃?菜焦饭焦是怎么回事?应该怎样做?
(2)引导幼儿尝试创编第2段歌词。
提问:这一次娃娃上灶会怎样做?做出的饭菜是怎样的?
教师用歌词进行小结:围着炉子瞧瞧,再来尝尝味道,菜香饭香,味道真好。
关于刚上幼儿园的教案(精选2篇)
关于刚上幼儿园的教案 篇1
活动名称:
快乐的节日
重点领域:
健康、社会
活动方式:
分组
预设目标:
1、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过“六一”节的欢快情景。
2、鼓励幼儿用绘画来表现节日中最感兴趣的情景或最开心的时刻。
3、培养幼儿愿与朋友分享快乐之情。
活动准备:
1、围绕“六一”儿童节启发幼儿谈论、交流。
2、纸、笔。
活动预设:
1.引导幼儿讲述“六一”节的快乐。
(1)提问:“六一”节你最想做什么?或者想得到什么
(2)讨论:为什么觉得快乐?你都做了哪些事?(帮助幼儿回忆所过“六一”节的情景:一起布置教室、有许多好吃的东西等)
(3)过“六一”节很开心,开心时喜欢用什么颜色来表现?或者你看到什么颜色觉得开心,很快乐?
2.幼儿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过“六一”节心情。
(1)“六一”节给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快乐,让我们把它画下来吧!
(2)幼儿作画,教师鼓励幼儿把最感兴趣的情景或最开心的事画下来。
(3)把先画好的作品张贴在展板上,幼儿结伴欣赏并交流作品。
3.集体欣赏,请个别幼儿来介绍一下作品。
关于刚上幼儿园的教案 篇2活动名称:
童童睡觉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教育幼儿独睡一床,睡觉时不蒙头。
2、教给幼儿正确的睡姿。
活动准备:
1、木偶娃娃一个。
2、床、棉被。
活动过程:
一、认识新朋友
1、介绍新朋友童童。
2、教师朗诵诗歌,引导幼儿讨论:童童告诉小朋友一件什么事?为什么不能蒙头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