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教案

时间:2025-04-05

上学了(通用14篇)

上学了 篇1

  教案

  教学目标 :

  1.借助插图,指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图画,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语文课,对学生进行热爱学校、热爱老师和同学的教育。

  2.借助图中人物对话组织同学开展口语交际活动,对学生渗透尊师和文明礼貌教育。

  3.指导学生在看图过程中认读汉字“学丁 冬 年 级 班 老师”。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读汉字

  教具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同学们,从今天起你就成为一名小学生了,你们高兴吗?让我们一起唱首歌来表达高兴的心情吧!跟录音齐唱《上学歌》。

  二、新授

  活动一:观察图

  1.按照顺序观察校门口有谁在干什么?校园里有谁在干什么?

  2.小组合作练习说话

  3.指名汇报

  活动二:练习口语交际

  1.丁丁和冬冬在说什么?

  2.他们是怎样进行自我介绍的?

  3.指两名同学到前面进行自我介绍

  4.同桌两个同学练习自我介绍

  活动三:认字

  1.出示主题图中的字

  2.认识哪些字?大声读出来

  3.请认得好的同学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教师给予鼓励。

  4.出示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

  5.指名读  同桌互读 

  课中休息

  活动四:巩固

  1.读字开火车

  2.做举字卡游戏

  活动五:

  通过观察图我们了解了第三小学,谁知道我们学校叫什么名字?教师教认校名。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在我们学校看到了什么。发现校园里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家长,比比谁认字多,认字快。

查看全文

(4.6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精选2篇)

(4.6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篇1

  4.6  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识记:

  ①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

  ②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理解:正确理解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及两者的分歧。

  能力方面

  ⑴逻辑思维能力:本框是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进行概括和总结,与形而上学的观点进行对比和分析,并进而对学生提出“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要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逻辑思维能力。

  ⑵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对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基本观点进行概括、综合、分析、比较的抽象思维能力。

  觉悟方面

  通过学习,学生要认识到形而上学思想方法的危害性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和表现。认识到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性及坚持这一思想方法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教学难点

  “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即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比较——例举——讲授相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事物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2)事物发展的状态是怎样的?

  (3)新事物发展的趋势是怎样的?

  (通过回顾第四课前三节的内容,为本课总结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观点做好铺垫和知识上的准备。)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查看全文

《上学了》教学反思(精选3篇)

《上学了》教学反思 篇1

  【片段1】

  (教室里,桌椅围成大圈,讲台暂被“弃置”在教室一角。黑板上贴着大幅教学挂图,上方用彩色粉笔写道:“欢迎你!”黑板左右分别贴有丁丁、冬冬的头像。墙上崭新的专栏,分别以金丝猴、苹果树等为“主角”)

  师:一大早,丁丁背着崭新的书包出门啦。路上,他遇到了一位白胡子老爷爷,老爷爷摸着长胡须,笑眯眯地说:“小丁丁,我要带你去一个神奇的乐园。在那里,有亮闪闪的金钥匙,快乐的小伙伴,有各种各样的知识树和香甜的知识果……”丁丁刚想说:“快带我去吧!”可老爷爷不见了……咦,这神奇的乐园到底在哪呢?”

  生1:我知道,在童话书里面!

  师:你一定读过许多童话故事吧!能不能告诉伙伴们,你还没上小学,是怎么读童话的呢?

  生1:(自豪得很)我妈妈天天给我讲故事。我看着书上的图,自己也可以编故事!

  师:真棒!将来你认识更多字,可以把故事写给全世界小朋友看呢!

  生2:(小声对生3)神奇乐园是不是在小学?

  生3:(小声)我也觉得是。

  师:(微笑着俯身)说说看,为什么?

  生2:我爸爸妈妈说在小学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知识,很有用!

  生4:学校里有很多小伙伴!

  师:这么说,现在我们就在这个神奇乐园里啦!那么,小朋友们想在这里学到什么知识呢?

  生5:(手指着挂图)做小飞机!

  生6:我想认很多很多字,这样就可以看很多很多书啦。

  生1:我想学写童话故事!

  师:好孩子们,你们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今后,我们要和丁丁、冬冬一起,做很多有趣的事情,学会听、说、读、写……瞧图上这些伙伴们,已经学到不少本领呢!

查看全文

上学期Recycle 2第一课时(精选16篇)

上学期Recycle 2第一课时 篇1

  教学重点:让学生将1-3单元的中心语言融为一体,在具体情景中能自然运用。

  教学难点:新出现的句型:Let me sweep the floor. They’re my friend’s story-books. She speaks English well./Gee!

  教具准备:

  1.单词卡。

  2.供学生表演用的实物道剧:书、书包、铅笔等。

  3.教材相配套的教学课件[Recycle1, Read and act]。

  4.教材相配套的教学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Warm-up/Revision)

  1. 教师出示单词卡,复习1-3单元所学单词。

  2. 做游戏Listen and do.

  教师把图片摆放在讲台桌上,让一个学生到讲台桌前看图发布命令,另一个学生根据他的命令来做动作。复习第一单元A,第二单元A, 第三单元B的Let’s do 部分。

  (二)呈现新课 (Presentation)

  1. Free talk. 教师与学生就有关教室、学习用品、朋友的话题做问答练习。

  What’s in the classroom?

  What’s in your schoolbag?

  Who’s your best friend?

  2. 教师通过录像、VCD、教学课件等给学生展示第一段对话。

  3. 让学生观看后回答问题:

  What does Chen Jie want to do? (Clean the desks and chairs.)

  What does John want to do? (Sweep the floor.) 这个词组在前面复习过,学生理解起来不应成问题。

  4. 听录音带,让学生跟读本部分对话。

  5. 让学生表演对话。启发学生用Let’s…. Let me …表达更多的句子。

  6. 给学生展示第二段对话。

  7. 根据对话回答问题:

  Is John’s schoolbag heavy?

  What’s in it?

  Are the story-books John’s?

  (They’re John’s friend’s story-books.)教师

查看全文

上学期Recycle 1第二课时(通用13篇)

上学期Recycle 1第二课时 篇1

  一、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Read and write部分的短文认读、理解及运用。要求学生能独立认读短文,根据句意回答问题。并能根据图的内容运用There be 句型进行描述。

  二、教学难点 

  本课时的难点是能够运用好表示方位的介词,运用There be 句型进行正确的描述。

  三、课前准备

  1. 准备第六单元所学的单词和短语卡片,本课时Read and write 部分的录音。

  2. 每个孩子准备好彩笔和画好的图画。

  3. 投影片出示Read and write答案。

  四、教学过程 

  1.Warm-up

  (1)Review the words

  教师出示flower, lake, bridge, city等第六单元16张单词卡片,学生抢答单词。

  学生认读单词,方式是one by one。

  进行拼读单词比赛。

  (2)描述图画

  教师在黑板上分别画出一个乡村和城市的背景图,请孩子分别把16个单词贴在不同的部位,孩子们在小组里进行描述图画:例如:There are many small houses in my village.

  请各小组的孩子描述图画。

  2.Presentation

  listen and choose

  (1)教师出示一片绿色的草地,告诉孩子,明明要在这里建一座美丽的村庄,需要你来帮助他,听一听录音,选择你需要准备的图卡。教师播放录音三遍,请孩子们分别找出图卡。

  (2)让孩子们自己认读课文内容,把自己的小图卡,贴在自己画好的草地背景上。

  (3)听录音,跟读课文2遍。

  (4)小组合作,一个孩子读,一个来检查自己的图画。

  (5)请孩子把大卡片贴到黑板上,小组描述图画,请几个孩子说一说。

查看全文

上学期Recycle 1第三课时(精选12篇)

上学期Recycle 1第三课时 篇1

  一、教学重点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巩固复习There be句型和表示物体的方位介词短语。让孩子在Pair work的练习中充分的运用语言。

  二、教学难点 

  本课时的难点是能够运用好表示方位的介词,运用There be 句型进行正确的描述。

  三、课前准备

  1. 准备第in, on, under, beside的单词卡片。

  2. Pair work 练习的图卡和挂图。

  3. 第四--六单元的单词卡片。

  四、教学过程 

  1. Warm-up

  (1)手势操

  教师出示in, on, under, beside的单词卡片,让孩子看卡片用手势表演含义。

  (2)听一听,做一做

  教师发出口令,学生边做边说:Put your hands in/on/under/beside the desk. Put your pencil in/on/under/beside the book….

  2. Presentation

  (1)Pair work

  教师出示Pair work的挂图,请孩子把小图片贴在图中,边贴边询问:Where is the …?,请孩子来回答。

  每个孩子有一套小卡片,小组做练习。一个孩子把自己的图贴好,然后描述给另一个孩子;另一个孩子按听到的内容完成图片。两个人交换练习。

  两人一组,按自己的想法连一连,说一说。每个学生挑选完一样物品,就与同伴进行一次对话。

  (2)Listen and choose

  让孩子在第一排的图中挑一幅,用手遮住。

  让教师描述其中的一幅衣服图,如果孩子和教师的一样,孩子就得一分。如果孩子和教师的不一样,孩子描述出自己的图,正确的话得两分,不正确不得分。

  3. Let’s play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