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精选14篇)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表现吃辣椒时的情景,学会用色彩来表现不同味道的感觉变化
2、培养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具有良好的感知与表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用构图和色彩来表现辣味的表情特征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我以视频导入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播放人的表情表演视频,通过视频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辣的表情的欲望。
2、赏析探究,激发欲望
请同学们回忆酸甜苦辣的表情,并进行分析阐述,教师引导大家谈谈酸甜苦辣的表情特征,并进行模仿。在畅谈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能力,进一步巩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创作欲望。
用课件请同学们观察酸甜苦辣的色彩体现,并让学生了解靓丽的色彩一般用来表现开心、愉悦的心情,灰暗的色彩用来表达难受、郁闷的情绪,通过自由想象,大胆发言,为下一步创作奠定基础。
3、发挥想象,创作作品
这一阶段,学生以小组合方式用绘画的手法,创作你的表情,教师进行辅导,并与大家探讨先画什么,再画什么,鼓励大家大胆创新。
当遇到问题时,如画面的节奏感、线条和色彩等问题时,教师引导大家共同分析、解决,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创作时我会播放音乐及图片,作参考,寻灵感。
五、欣赏交流,感受成功
请大家将自己的作品一一展示,并进行简短表述,如自己画的是什么,最满意的地方等,使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通用17篇)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1
课题:水墨游戏——迷彩服
执教时间:3月17日——3月18日
一、教学目的:
1.感受图案的装饰性特点。
2.学习几种制作方法,拓展学生思维。
3.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感受图案的装饰性特点。
三、教学难点:
色彩的搭配。
四、教学过程:
1.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解放军战士穿的迷彩服吗?出示迷彩服的图片,观察迷彩服的色彩及图案。许多动物为了保护自己,经过长期的进化,身上形成了跟周围环境接近的图案和色彩,就象一件件的迷彩服。展示欣赏各种有斑纹的动物图片。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对吗?
2.欣赏课本上有斑纹的动物图片。说说你喜欢哪一种动物,为什么?
3.学习几种制作技法。注意色彩的搭配。
⑴运用点、线、面画动物身上的斑纹。
⑵用纸蘸颜料印动物身上的斑纹。
⑶用纸对折,一半涂画你喜欢的几种颜色或花斑,另一半镂刻出动物的外形,然后把纸合上,制作完成。
请同学们动动脑筋,还有其它的什么制作方法。(老师出示利用各种材料拼贴的斑纹图片)
4.选择一种方法为你喜爱的动物设计一件迷彩服,和它们一同去参加动物联欢会。
札记:
孩子的想象力真是丰富,有些孩子甚至用字母、标点符号为动物们来装饰“迷彩服”,还有的用指头印纹、用小印章盖……总之作业形式多种多样。下课时我由衷地赞扬学生们:“孩子们,你们真棒!”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2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表现吃辣椒时的情景,学会用色彩来表现不同味道的感觉变化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精选12篇)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1
教学内容:广西版美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15课。
教学目标:
1、欣赏自己亲手制作的装饰品,让学生感受创造美的喜悦。
2、用彩绘、剪贴等方法装饰瓶罐,使它们成为装饰品。
3、在设计制作过程中能够合理选用多种材料,用多种方法进行美化装饰,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
教学重点:学会在空瓶子上用剪贴、绘画等的方法装饰。
教学难点:如何以材料为媒介引导学生大胆联想和创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师:(从讲台下拿出一个空的饮料瓶)同学们认识这个吗?
生:饮料瓶子。
师:这样的瓶子能有什么用呢?
生答
从讲台下又拿出一个装饰好了的瓶子。
师:大家来看看这个瓶子,你有什么想法。
生答
师:同样的瓶子,我们把它稍稍装饰一下,就能变废为宝,今天我们就来为手中普普通通的瓶子穿上花衣裳。
二、欣赏范作,拆中见法。
出示几个自己做的瓶子。
师:先来看看这些瓶子吧,你觉得怎么样?
同学们各抒己见,并说出了理由。
小组讨论:这些瓶子是怎样做出来的?
小组派代表回答。
师归纳并示范一些制作方法。
三、研究探索,设计。
师:现在每位同学手边都有一个瓶子等着我们给它穿上花衣裳,先动脑筋想一想,该怎么穿,你的瓶子适合穿什么样的衣裳。说给你的伙伴听听。
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
(教师对每一位同学所说的创意都给予鼓励,并提出一些改进的意见。)
四、营造氛围,鼓励制作。
师:刚才同学们都已经把设计准备好了,现在就让我们动起手来,看看谁的装饰瓶最漂亮。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通用9篇)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1
课题:水墨游戏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尝试使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认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点:
1、认识、掌握工具材料的使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教学难点:
1、工具的使用。
2、用笔、用墨的训练。
教学工具、材料:
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课件
教学过程:
1、教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让全班的学生都有作业做。
2、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认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游戏”。
3、教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收藏、欣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砚台:(收藏、欣赏作用更多,实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实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4、在认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教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醒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掌握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
5、请学生与教师一起练习,探索、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6、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变化的水墨画。
7、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8、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经验。最后教师小结、评价并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4
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学习领域:综合、探索
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收集的材料和野生动物的分布,制作出小画册或分布图。
2.让学生懂得爱护环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制作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难点:学生想象力的创新。
教具录像、图片、彩纸、彩笔、剪刀等。
学具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执教时间:6月8日——6月10日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课题
以动物世界的录象片和动物的图片导入课题:
1、让学生欣赏录像和图片,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收集的资料和照片说说自己的想法。
师指生点名回答。
2、小组讨论,说出野生动物的习性和分布。比一比哪一组说得最好。
3、出示课题——保护珍稀野生动物
三、说明野生动物受到人类的破坏在地球上渐渐的减少,师生讨论该什么去保护。让学生了解一些珍稀动物并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分布等。师小结: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就别忽略了它的每一件东西,哪怕是小小的动物,这小小的动物能为我们带来许许多多的想象力和快乐。
四、探究如何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而展开设计。
引导学生于小组为单位讨论:每个学生要怎么设计小报的想法说出来,然后经小组讨论。
师提示学生展开思路,从封面、到内容的图片和文字的穿插排版等等。以及小组的分工。
第二节
执教时间:6月13日——6月17日
一、汇报各组收集的材料和展开的设计。
引导学生于小组为单位汇报:每个组要怎么设计小报,收集了哪些资料。
学生互相提建议,教师给于评价。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精选3篇)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篇1
第14课 会说话的手 共 2 课时
课时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手,了解其结构、作用。能用各种方式表现手,让手成为人的会说话的第二张脸。
(2)操作目标:用多种形式,表现会说话的手,使自己表现的手具有美感。
(3)情意目标: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能自主探索、发现、创新,体验乐趣、享受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手的重要性,用绘画和综合素材表现具有创新的手。
教学难点:怎样使普通的千变得有趣、新颖。掌握综合材料的巧妙运用。
教 学 准 备 教师准备:颜料、调色盘、毛笔、笔洗、抹布、综合材料、剪刀。
学生准备:颜料、调色盘、毛笔、笔洗、抹布、综合材料、双面胶。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环 节 师 生 活 动 二 次 备 课
第一课时
(1)猜谜:
(教师事先穿一件像豹子花纹的上衣)大家看,今天,老师穿了一件有趣的衣服,看看上面的花纹和颜色,你能联想到什么? (如:斑点狗、奶牛、俯视下的大大小小的岛屿、老虎等。)小朋友的想像力真丰富。
出示一则谜语:两棵小树十个权,不长叶子不开花,能写会算画图画,光会干活不说话。你知道是什么?(手)
把你们的小手伸出来,看一看,它有什么作用?:你们仔细观察过自己的手吗?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