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由生字组成词语。有感情地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学懂课文同时,感受孙悟空善于揭穿白骨精妖术,勇于斗争到底顽强精神,体会孙悟空坚定、机智和勇敢。
教学重点:
重点:有感情地读,通过语言文字品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能用自己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吗?
2、正因为白骨精“三变”,所以就有了孙悟空三次棒打,那么,三次斗争情形又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第一打”“第二打”“第三打”。
二、精读课文
第一次斗争
1、请大家轻声读读2——4小节,第一次斗争情形,分别画出描写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句子,注意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性格。
2、学生读课文,画语句子:
3、引导学生阅读以上内容,看看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人物性格。
4、交流汇报。(教师适时予以指导)
白骨精
白骨精不胜欢喜……摇身变作美貌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指名读(出示段落)
自言自语是怎么说?(自己跟自己说)
那你再试一遍。
师:自言自语是跟自己说,你这样说都让别妖精听见了。
师:都控制不住自己情绪了,心里头那高兴啊,那叫——不胜欢喜。
(出示视频)
指导朗读
变成了一个什么样村姑?(美貌)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精选14篇)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有感情地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特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学懂课文的同时,感受孙悟空善于揭穿白骨精的妖术,勇于斗争到底的顽强精神,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语言文字的品读,领悟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名著引路,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庆的春节刚刚过去,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学期,开始了紧张而又愉快的学习生活。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本书。(出示《西游记》)
2、简介《西游记》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明代神魔小说的杰出代表。它想象丰富,故事曲折奇幻,人物形象鲜明,它从诞生到现在的四、五百年里,不但深受我们中国人喜欢,而且已成为了世界文学中拥有最广泛读者的著作之一 ,被改编成几国文字,还被拍成电影、电视,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3、一提到《西游记》你脑海中会出现谁?为什么?
4、你还知道小说中哪些人物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5、看来同学们都很熟悉和喜欢《西游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根据《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改编而来的课文——三打白骨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
(1)读准生字字音,画出生字组成的新词。
(2)读顺句子,读通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精选16篇)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孙悟空坚定、机智和勇敢的品质。
3、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掌握阅读的方法。
【教学难点】
抓住三次棒打白骨精的不同描写,体会悟空的性格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布置学生课外阅读《西游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学生思考回答)
2、为了降妖除魔,扫清取经路上的障碍,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那么,三次斗争的情形又有什么时候不同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八课《三打白骨精》。(板书课题)
二、精读课文
模块一:学习第一次斗争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描写第一次斗争的段落,分别画出描写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词句,然后交流。
2、根据学生回答,适时出示下列投影片:
孙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朝妖精劈脸一棒。
唐僧连忙扯住悟空……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白骨精不胜欢喜……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3、引导学生阅读投影片上的内容,看看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人物的性格。也可以小组展开讨论。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孙悟空坚定、机智和勇敢的品质。
3、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掌握阅读的方法。
【教学难点】抓住三次棒打白骨精的不同描写,体会悟空的性格特点。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三”字成语知多少
一问
一而再,
,两天晒网
,顶个诸葛亮
2、能填出来吗?指答。
3、自己读读,有没有什么发现?
4、导入:今天就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和三有关的文章。齐读课题。
5、师: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你还能找出课文中与“三”有关的描写吗?(三变、三打、三骗、三拦)找得越多越能干。
生:……
师板书。
二、趣读三变、三打、三阻,感知人物形象。
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有关三变、三打、三阻的句子。(注意用上不同的记号),并体会对其中人物有何评价。(出示自读要求)
2、师:一天。唐僧师徒来到一座高山前,只见山势险峻,峰岩重叠。山林中不时腾起一团团妖雾。说时迟,那时快,只见白骨精摇身一变。(视频)
师:请你们读出自己划的有关三变的句子。
指答
《8.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精选13篇)
《8.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1、星期五我们初步学习了《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2、正因为有了白骨精的“三变”,所以就有了孙悟空三次棒打。那么,这白骨精是怎么变的呢?请大家浏览课文,用“------”划出妖精“变”的语句,读读想想,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
二、精读课文
(一)研读白骨精“三变”。
一变:悟空刚走,唐僧就被妖怪白骨精发现。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它正要上前,见唐僧身边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就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说是特地来请他们用斋的。
1、出示以上句子,指名读,说说从中读懂什么?
2、组织交流。
(1)妖怪神通广大,消息灵通,悟空刚走就来。
(2)恶毒、凶残、自私,吃别人的肉,自己长生不老。
(3)法术高明,摇身就能变。
(4)很狡猾。
a.为什么把自己变作“美貌”的村姑?看插图说形容美貌的词语(眉清目秀 唇红齿白 如花似玉 花容月貌 亭亭玉立 婀娜多姿 花枝招展)
b 如果说它用“美貌”来迷惑八戒,那么它又用什么来打动唐僧?(善良)?哪里可以看出来?(特地 请 用斋)
3、教师小结:这样一个既美貌又善良的村姑,真是人见人爱,谁还会怀疑,谁还会防备。这妖精真是太—— 狡猾,太善于伪装自己。它送饭是假——吃人是真。从哪里看出来?(径直 径直是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这分明就是冲着唐僧来的。)
《8.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通用13篇)
《8.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 篇1
一、激情导入
1.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在文学历史河流中,明清小说就是一朵亮丽的奇葩。(板书:小说)
说到小说,我们不得不说说四大名著。板书:( 名著《西游记》)
2、你的脑海中一定会出现谁,你喜欢谁——出示猪八戒图片。
3.孙悟空的图片,聊聊他,火眼金睛。
4.出示白骨精图片。板书:白骨精
取经路上还有哪些妖精?
5.这么多人物,(板书:人物。)必然会发生故事,有故事,就有故事的——情节。(板书:情节)。
故事发生的地方就是——环境。(板书:环境)。揭示:(小说三要素)。
6.今天,我们就聊一聊《三打白骨精》,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一聊:故事的环境
1.指名读课文中的
“一天……”
2.出示原文中的片段,读一读。
师:和原文对比,什么感受?
3、齐读。
四、二聊:故事的情节
(一).聊一聊起因
1、(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指名读(出示段落),指导朗读。
(2)出示白骨精动画,说一说白骨精的表现。
(3)指导朗读:师:自言自语是怎么说?生:自己跟自己说
师:那你再试一遍。
2。师:说时迟,那时快,白骨精开始变了,一共变了几次?(板书:三变)
(二)聊一聊三变.
1、第一变
(1)读相关段落“这时,悟空从南山回来……”
(2)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村姑?(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