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写教案

时间:2025-04-05

《如何编写教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通用3篇)

《如何编写教案》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篇1

  20xx年9月20日下午2点半,在我们x中心小学,收听收看了魏书生老师以“如何编写教案”的视频讲座。讲座内容就是教我们什么才是备课,什么才是写教案,如何写教案,怎么用我们的教案等问题,短短的两小时里,我觉得收获很多,对相应的知识和内容我也做了详细的笔记,希望能学到更多教学方面的知识。

  首先魏老师提出:“为什么要写教案?”。提出这个问题后,我想了想,确实我每天在写教案,好像已经忘记这是为自己的教学准备而写,而不学校布置我们的作业。写教案,是在认真备课、研究教材、学生和环境等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课堂教学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创造的过程。

  再来,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教案的意义”,我又开始思考,意义是什么,写教案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1、是教学活动的依据。

  2、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3、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

  就是这么简单,但是往往我们在写教案时却忘记了教案真正的意义。

  “编写教案应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在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每门课程的内容和特点,充分发挥教师个性、特点和才华,编写出具有自身特色的教案。”刘老师讲到这里,我想到我们的现状只是一味的找书籍网络做参考,把教案当成任务来做,教案是一套,上课又是一套。这样就失去我们写教案备课的意义了。

  “教学目标之现状”:

  1、教学目标的错位。

  2、教学目标大而。

  3、教学目标多而杂。

查看全文

用VB编写抽奖程序教学设计

一、界面设计

新建一个标准的exe工程。在form1窗体中放置一个定时器(timer1)、两个文本框(label1,label2)、两个命令按钮(command1,command2)和包含7个元素的控件数组(label3(0)—label3(6))。

二、属性设置

label3控件数组中的所有元素皆采用相同设置。

三、代码编写

本程序的实现原理是:当用户单击“开始”按钮时,打开定时器,利用定时器控件同时产生两个随机数sj1、sj2,sj1的范围是1~32,sj2的范围是0~49。当sj1=24的时侯,用sj2与前面产生的中奖号码作比较,若与前面的中奖相同,则退出本过程;若与前面的中奖号码不同,则将此随机数作为中奖号码。当产生了7个中奖号码时,关闭定时器控件,停止产生随机数。

本程序用到的函数简介:

(1)randomize:初始化随机数的种子数。

(2)int():返回一个非整形数字取整后的整数。

(3)rnd:产生一个0~1之间的随机数(大于等于0,但小于1)。

(4)qbcolor():返回参数(0~15)对应的颜色。

(5)val:将一个字符形变量转化为一个数值型变量。

(6)format:格式化一个表达式。

以下是程序的完整代码:

dim sy as integer

′命令按钮1的单击事件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清除label3控件数组的内容

for i=0 to 6

label3(i).caption=′′

next

timer1.enabled=true′打开定时器

command1.enabled=false′使开始按钮失效

sy=-1′索引值初始化为-1

end sub

′命令按钮2的单击事件

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

查看全文

《百分数的应用》单元编写意图(精选12篇)

《百分数的应用》单元编写意图 篇1

  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百分数的进一步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本单元主要是通过四个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的。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以下特点。

  1.注重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都力求来源于实际生活,体现时代性。“百分数的应用(一)”和“百分数的应用(二)”所涉及的情境,是我国种植杂交水稻的真实情境。教材介绍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研究成果,将这个小知识与问题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百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百分数的应用(三)”中,教材提出了“比较这个家庭支出情况的有关数据,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比较这些数据,使学生体会到我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这一课还特别让学生了解“恩格尔系数”,“恩格尔系数”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在国际上应用非常广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材在最后安排了百分数在“储蓄”中的应用,还安排了小调查,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发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五年级下册

  ●百分数的意义

  ●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

  ●百分数的应用

  ●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百分数的应用

  ●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查看全文

《图形的变换》单元编写意图(精选13篇)

《图形的变换》单元编写意图 篇1

  学习图形变换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年级时,学生已经结合实例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四年级时,结合实例观察,学生了解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本单元学习的图形变换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知道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或轴对称,能形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并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上设计图案。本单元主要通过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图形的变换、图案设计。

  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以下特点。

  1.结合观察、操作、想象,体会图形变换的过程

  教材呈现了多个由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形成复杂图形的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分析图形变换的过程,并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同时,每一个情境中,图形变换的方式和步骤是多样的,通过交流,学生将加深对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的理解,体验变换过程的多样性。在教材呈现上,鼓励学生将观察、操作与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鼓励学生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三年级下册

  ●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四年级上册

查看全文

产品说明书及其编写(精选3篇)

产品说明书及其编写 篇1

  设计是一种富有创新性的技术活动。技术设计方案往往受到某种原理引导。原理创新是运用一种新的技术原理于产品设计中,从而产生出新颖、先进的技术产品。我们实践设计过程,就应当对自己的设计产品进行测试和评价,找出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对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再创设计新意。这样,既实践了设计的全过程,改进了设计的产品,也锻炼了我们创新设计的能力。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该内容是有关产品说明书以及产品说明书如何去编写的内容。也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类型的课。所以教师应该以实际生活作为引入教学,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以下几点:

  1、产品说明书及其作用。这部分的内容比较简单,只是说明产品说明书是产品的“路标”和“向导”。

  2、产品说明书的写作,这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也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包含如下几点:

  ⑴产品说明书的一般结构。

  ⑵产品说明书的形式:条款直述式,自问自答式。

  ⑶产品说明书的写作要求:

  ①充分考虑用户的阅读需要。

  ②体现产品的设计特点。

  ③不必平均用力,而应有所侧重。

  ④语言准确、通俗、简洁、内容条理清楚。

  3、练习的分析和解答。

  二、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产品说明书及其编写这节课是高中学生第一次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对于高中的学生平时日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接触过产品说明书,学生对于于阅读产品说明书的能力应该没多大问题,但对于一件产品如何来编写它的产品说明书并写得好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起决于一个人的思维及其对该产品是否充分认识。而产家在出产这件产品时所编写的产品书是否合理呢?这可能是大部分同学在看某件产品时根本就不会产生的意识,所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的对产品说明书合理性的意识及编写能力。

查看全文

《图形的变换》单元编写意图(精选13篇)

《图形的变换》单元编写意图 篇1

  学习图形变换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年级时,学生已经结合实例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现象,认识了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四年级时,结合实例观察,学生了解了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本单元学习的图形变换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是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知识的综合运用。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知道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或轴对称,能形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并能运用图形的变换在方格上设计图案。本单元主要通过两个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图形的变换、图案设计。

  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以下特点。

  1.结合观察、操作、想象,体会图形变换的过程

  教材呈现了多个由简单图形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形成复杂图形的情境,鼓励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分析图形变换的过程,并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同时,每一个情境中,图形变换的方式和步骤是多样的,通过交流,学生将加深对平移、旋转、轴对称现象的理解,体验变换过程的多样性。在教材呈现上,鼓励学生将观察、操作与想象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此基础上,教材进一步鼓励学生能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三年级下册

  ●认识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四年级上册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