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作文800字
幽寂的夜晚,仰望夜空,繁星点点;雨后闷热的下午,抬头望天,一道彩虹横跨天际。若那时不仰望点什么,夜晚只剩一片昏暗,下午不过充斥闷热浮躁。人亦是如此,总要仰望点什么。否则人生漫漫长路,没有一点美好的向往,又谈何脚踏实地、勇往直前?
我不禁想起我的外公,一位慈祥和善的老人。外公曾是一位大学教授,在学校教书育人。他的课受到许多学生的喜爱,因而外公的生活也充实而美好。每天都与学生们的欢声笑语为伴,对于老师而言,这是人世间最美妙的乐事了。然而,文化大革命的到来令身为文化人的外公舒适惬意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原先那些天真活泼、与他有说有笑的学生们,突然全如着了魔般,对他们尊敬的老师进行了暗无天日的批斗。当然,学校中的另外几位教授也无法幸免于难。
这些教授本都无罪,无缘无故、无休无止的批斗早已使他们的心灵防线彻底崩溃。哪怕他们都有着崇高的求知精神,但在灵魂与肉体的双重折磨下,他们也只得妥协,完全服从了这些狂热学生们的要求。大批珍贵的教科书籍被无情烧毁。熊熊烈火中,那些学生们原本求知好学的眼神在猩红的火光中却跳动着残酷而兴奋的光芒,而早已蓬头垢面的教授们,只能望着这邪恶的火焰,长叹、长叹。
只剩下外公。已不只是第几次,他站上了批斗的高台,菜叶与水果粘稠的汁液,又不知第几次遮住了他坚毅的面庞,但却怎么也遮不住外公犀利而坚定的眼神。学生领袖用高高在上的语气质问他:“你知罪吗?”外公“呸”地吐去嘴中的菜叶,厉声怒斥道:“人总要仰望点什么,若连追求真理的信仰都丢了,做人又有何意义?!”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作文1000字
深夜,万籁俱寂。独立溪桥,翘首仰望无际的星空。“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值得我们仰望终生:一是我们头顶上璀璨的星空,二是人们心中高尚的道德律。”哲学大师康德曾这样说过。蓦然,耳畔有人长叹一声:人啊,总要仰望点什么,敬畏点什么,才能遵循着这“什么”,大踏步向前。
常言道:人各有志。每个人仰望的对象,也囿于种种原因而不尽相同。最浅薄却又是最真实的,便是金钱与名利。哥伦布航海,巴尔博亚发现太平洋成为不朽的逃亡者,追溯其根源,便是因为那时西欧的皇室与资本主义上层发自内心的对黄金的渴求与仰望。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终其一生,机关算尽,可以说是用自己的生命在赚钱。自己费尽心思得来的钱财不让外人触碰犹可理解,然而在家中对自己的妻子、女儿也近乎一毛不拔,便被后人理所应当地冠以“吝啬鬼”的雅号。他说:“人生就是一场交易。”可又有人说,他并未做错——一个人对自己苦苦仰望的东西倾注太多的汗水与辛劳,他的内心便下意识地将其死死护住,这就是仰望的力量。
仰望金钱,是那些如老葛朗台一般的资产阶级所追求的。而更高尚,更具人道主义的便是仰望那一份珍贵的道义与情怀。《俗世奇人》中对此就有《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的佳话。在江湖上行走的人,那叫一个义气与豪爽。李金鏊——这个满嘴胡碴的大汉,纵然生活贫寒,但在小杨月楼最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他心底仰望的是道义,坚守的是正义,金钱等身外之物自然就不那么重要了。《水浒》中的梁山好汉更是如此,白虎山一山有难,二龙山、桃花山的好汉们为了义气,拍马便来相助;浪里白条张顺在涌金门外水池中丧命身死,宋江比丧了父母还要伤悼,不由得“连心透骨般苦痛”,只身冒险吊孝涌金门;……这是何等的重情重义,令读者读来拍案叫绝。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作文700字
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寻觅,那样会矮化得像动物一般。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向着高远、向上,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哪怕是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只要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只是一丝涟漪。对于在课堂上埋头奋进的我们,正在学习生活中成长,而在成长过程中只要是能让你保持乐观进取的精神的事物,就能应该被我们仰望。然而,在当今社会的青少年中流行的追星,对我们来说,真的有意义吗?
对我来说,我认为追星的弊大于利。在我的身边并不缺少追星族,他们认为在枯燥的学习中追星是一种放松的方式,但是我看到的却是在安静的夜晚本应该在题海中探索、努力寻求进步的人,却在手机前面因为明星的一个动作而捂脸欢呼;因为明星的一个音节而手舞足蹈;因为明星的一个微笑而忘乎所以的高声大笑。请你仔细想想,这真的能达到那种放松的意义吗?当你因为明星的一个签名而在网上高价买下时;当你因为明星的演唱会门票而花光你口袋里的钱时;当你因为明星在那个城市而你不顾家人的反对走出家门时,你所谓的放松是否也变质了。
在我们的青春时代,我们对未来满怀憧憬,对生活充满激情,对梦想充满自信,而就在这个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我们不能因为追星而偏离了我们最开始的轨道,不能在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上放弃了我们不应该放弃的,而坚持了不该坚持的。
去仰望吧!仰望真正能让你身心放松的事物,仰望真正你的青春做导向的事物。不要虚度光阴,浪费自己的青春年华,不要在大好的时光之中去仰望别人的人生,仰望别人的辉煌。而我们应该用这珍贵的时光来创造我们自己的辉煌,在青春的路上种上成长的种子,用辛勤的汗水培育出现实中真实存在的果实,让我们在人生中仅有一次的青春过得无怨无悔。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雄鹰仰望蓝天,为了飞天的梦想,它展开双翅,凌空飞起。
蜗牛望着葡萄架,为了生存的希望,它迈开步伐,奋勇向前。
人作为万物灵长,立于世上,难道会落到比动物还不如的地步吗?是的,人欲傲立于世,成就世之伟业,总想仰望点什么,只有这样,你平凡的生命长河中才会生出绚烂的浪花;只有这样,你才能向着高远,支撑起生命和灵魂!
诚然,人的仰望成就了各自的梦想,也承载了千古文人的精神境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潜扛着锄头沉吟而至。他本是一介县官,可以衣食无忧的过着他滋润的生活。但他向上仰望,不甘于于世俗同流合污,毅然弃官掷印,过着清苦的田园生活,在他的精神家园中书写的是笃志和节气。是的,文人总能在关键时刻仰望,或为了抒发情怀,或为了表希望和不屈,或为了体现铮铮傲骨。所以,才成就了中国千古的文坛,中国的文人也因此不再平凡!
文人能够如此,那么武将呢?自古就有“文死谏,武死战”的说法。武将们也都在关键的时刻起到了旁人无法替代的作用,或许,在他们的世界里,仰望,便是对国家的忠诚!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背负着精忠报国的使命,扛起人民热切的企盼,无所畏惧,冲入战阵。虽说他对君主的愚忠和被奸人所害是值得我们痛惜的。但在他身上体现的,还有对国家的忠诚和人民的爱戴。“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是人民对他和他的战士们最好的肯定。在那君臣无道,战火纷飞的年代,他适时地仰望,国家重任一肩挑起。不只是岳飞,文天祥、袁崇焕、郑成功等民族英雄都在适时的时候仰望。保卫家园便是他们无悔的抉择。如无他们的仰望,我泱泱大国能存立于世乎?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毛毛虫仰望翱翔于天地之间的鹰,它渴望有一天能像鹰一样振翅苍穹,于是,它化成了蛹,在痛苦的蜕变中,它化成蝶。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因为这样能使人忘记追寻过程中的苦难。
唐僧西游取经,历经千山万水,历经重重磨难。是仰望真经,给了他勇气与信念,是仰望大唐盛世给了他执着和毅力,他成功亮亮,他取得了真经,大唐兴盛了,他成了蝴蝶,长出了翅膀,腾空而起,因为他曾经仰望过。于是乎,基督山伯爵仰望那一寸蓝天让他重获新生;思佳丽仰望艾希礼让她坚忍不拔;简爱仰望罗切斯特让她找到了真爱……他们无不经历了蜕变的过程,那时仰望给了他们可贵,赐予他们幸福的冠冕。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因为这样能使人明达。
霍金仰望宇宙,是夜空的绚烂与无穷让他思索着宇宙的奥秘。既是身患绝症,他依然没有放弃仰望。《时间简史》的诞生是他思想的结晶,通过仰望能使人明达。他一直在仰望,所以上帝给了他飞翔的翅膀,让他翱翔于太空。他为人类仰望。于是乎,巴尔扎克的咖啡杯永远都是满的;鲁迅桌前的台灯永远都是亮的;陈景润的草稿纸永远都是密密麻麻的……他们都仰望过,都为别人仰望过。他们拥有了双翅,将仰望的种子播撒在人间。历史将他们镶嵌在浩瀚的星空,照亮了世间。每当我们仰望天空,总会被什么激励着,洗礼着,然后,将仰望世世代代传下去,生生不息。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因为这样能推动历史向前,推动文明走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人类仰望未来,仰望无尽的未知。是仰望给了人类探索的动力,给了人类推动文明发展的力量。人类仰望大海,所以有了横渡大洋的壮举;人类仰望蓝天,所以有了居高临下的惊叹;人类仰望宇宙,所以有了登月的传奇……一个个令人感叹的事件被载入史册,一次次艰难的攀登让人体会到追求极限的快乐。人类挣脱了自然的桎梏,崛起于百兽之中,因为我们仰望,永不停息地仰望,只有仰望才能让人长出梦想的翅膀,翱翔在无尽的知识天地间,永远向上。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泰戈尔说过: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谧。
有人说仰望如信仰般美好,抓住它的人诗意的生活;抓不住的人为生活所役使。然而仰望之所或如云雾之花又或高不可达,路之行长,心在所难免不知所向。
青春有一股自千古携带而来的气息叫做自然。闭眸间回味余留在鼻翼的味道,些许野草的蓬勃夹杂着少许温润的湿气。然而可悲的是:欲洁何曾洁,庸俗低迷的文字的充斥,早将这气息压入泥淖中去,不可置否的事你已失却方向感,前人的脚印为你铺垫,你何来的独辟蹊径?没有,你已习惯,你已安于住在耸然的石头森林里。纵然你夜里千般万般的仰望,却总也只看到那几颗稀疏的星。
有人问过,我们到底怎麽了。低迷的文字如病毒般在空气里蔓延。宛若罂粟使人沉溺却又让人送命;芳草鲜美,却又只在一时,未若昙花一现,斗转星移,只争朝夕,有时流苏般的芳华就这样走过。
一个人的轨迹如一圈涟漪,不同的涟漪相交,织锦出大千世界。不同的个体与外界又不断的发生着冲突。这才开始审视自己存在的意义,不知“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境界,也未曾走入“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困境,更何况“花落人亡两不知”呢?
仰望,望眼欲穿的天空,深邃的兰心在何处?
也有人歆羡校园里那棵盘虬的紫藤与枯树的爱情,细如纤指的长须,少许的温暖让人亲近。沧海桑田,瞬息万变,谁会许谁一曲红楼,最终不免为一梦,何时再寻木石前盟,再回首,却只能在灯火阑珊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相似的故事,一样的结局。仰望。着眼的聚散离合兴尽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