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科工作总结(通用28篇)
人事科工作总结 篇1
半年来,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各科室的支持下,我科以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组织、人事、编制等工作会议精神,查摆思想观念上的问题,把不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转变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工作,紧紧围绕人在国土、服务于国土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强化干部教育和培训
-
工作,落实工资、福利、政策等各项制度。发扬严谨、务实、团结、奉献的作风,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当好参谋助手,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工作计划和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主要工作及做法
(一)注重教育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素质
为了进一步提高局机关干部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干部教育培训条例》的有利时机,把干部教育培训摆上了议事日程。着力加强局机关干部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全体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落实学习王仁政书记在全市机关作风建设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结合市委要求和工作部署,撰写了作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论文一篇。为了提高国土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组织5人次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市级机关党委的培训班学习,适应了新形势,提高了素质,增强了能力,为开展好国土工作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科学调配、任用干部,干部队伍建设日趋加强
半年来,人事科严格落实局党组的指示精神,着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共调配、任免干部15人次(其中提拔使用了7名干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优先选拔年青有为的干部,盘活了局机关的人才资源,营造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良好局面。通过半年来的考察,新提拔的干部工作出色,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人事科工作总结(精选33篇)
人事科工作总结 篇1
20xx年,人事科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年初的目标,认真履行科室职责,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主要做了一下工作:
一、按照要求做好学校教职工的年度考核工作。
二、做好了职称评审工作。完成申报中专系列高级职称教师 3 人、中级职称 2 人,拟申报中学系列高级教师职称3 人,一级教师职称4人,申报幼师教师资格 260 人。
三、根据年度考核做好全校教职工薪级工资晋档工作。
四、做好了教职工退休手续办理和待遇落实。办理教职工退休 5 人并按政策落实退休人员的工资待遇。
五、组织完成了工人技术等级考试工作。
六、做好了人事档案整理、规范、归档等管理工作,完成了教职工基本情况及专业技术人员数据输入和数据库建立。
七、依据有关政策法规,根据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与用人管理,办理了聘用合同签订,做好聘用管理、受聘人员工资待遇落实等工作。
八、完成了校委会交办的.其他工作。
20xx年工作计划:
1、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合理配置教育人才资源,优化人员结构,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实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坚持按照“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人事制度及岗位管理。
2、 做好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申报、评、聘管理工作。
3、根据国家离退休干部管理制度,做好离休、退休、退职手续办理等事宜,落实离退休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
人事科2025年工作总结(通用31篇)
人事科2025年工作总结 篇1
xx年人事科的工作在局党组和分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都扎实、稳妥地推进,并取得良好成绩,现将20xx年人事科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扎实做好干部人事工作
圆满完成了20xx年度局机关公务员信息采集和工资异动审批工作,4名科干部晋升副处的报批手续,妥善处理好了后勤服务中心岗位设置和市无害化处理中心人员的'工资套改工作,规范了局机关津补贴发放标准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审批制度。
二、认真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和“吃空饷”问题自查工作
成立了局机构编制核查和清理“吃空饷”问题自查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开展了局机关以及局属各单位的编制设定和干部配备情况的核查,严肃认真地开展了“吃空饷”问题的自查,并将机构编制核查和“吃空饷”问题自查工作资料,整理装订成册,及时上报各种核查信息表,得到了市编制清理工作领导小组清理核查组领导的一致好评。
三、积极推进商务为民创先争优活动
积极开展商务为民创先争优活动,制订《20xx年娄底市商务局“学习宁乡经验,实施加速赶超”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实施方案》,3月组织我市商务系统中层以上干部和各县市区商务(招商)局主要负责人赴宁乡考察学习,学习宁乡先进的招商引资经验和发展商贸物流业成功做法,4月、12月分别两次组织局机关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各科室负责、局属各单位代表赴新化县田坪镇杨柳冲村开展入户帮扶活动,同时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深入11家企业进行联点联项,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争取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
人事科工作总结范文(精选29篇)
人事科工作总结范文 篇1
XX年我们以师德建设为引领,以教师均衡配置为重点,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抓手,切实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现将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抢抓机遇,多措并举,不断夯实教育人才基地。
1.协助局党委制定主题实践活动方案,努力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新发展党员56人,预备党员转正22人。年初,我局在南通市举行的XX年党建人事工作会议上重点交流了经验。蒲中在全市“三理工作法”现场推进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局关工委被国家教育部评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
2.抢在春节前,招录新教师100名(高中26人、小学幼儿教师74人),其中引进硕士以上研究生12人,引进优秀本科毕业生54人,其中211工程、985高校毕业生7人,完成了XX年高层次人才招聘计划。同时,面向本市在岗不在编幼师公开招考30人,招师取得新的突破。
3.今年在职教师进修研究生毕业就达21人,本科毕业391人。不断深化职称制度改革,今年新增高级职称人才123人,中学一级366人、小学高级283人。3人被评为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在大市名列前茅。
二、搭建平台,悉心培育,加快教师专业成长进程。
1. 5月初,举行了师德文化建设年开班典礼,邀请省教授级特级教师朱建廉为学员作了精彩讲座。6月底完成了“万人师德大考评”。
12人被评选为南通市师德标兵、1个教研组被评为优秀教师群体。推荐并获得省劳动模范称号1人,南通市劳动模范1人、市劳动模范2人。感动教育十大人物葛永松老师的先进事迹,经专人编成诗表演《你用左手托起明天的太阳》,被选为南通市教育系统庆祝建党90周年“七一”表彰大会的讲演节目,成为六县市中两个节目之一,大力宣传我市师德典型,努力打造我市敬业爱生、热心农村教育的优秀教师群体形象。
2024年人事科工作总结范文(精选28篇)
2024年人事科工作总结范文 篇1
20__年人事科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同心协力,努力完成上级及院领导交给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就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人事工作方面
1、在院长领导下,根据人事政策、制度和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医院进出人员的人事手续,及时做好进出人员个人信息资料的数据维护工作,做到了人事信息尽量准确无误,基本达到了医院人事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同时为医院领导随时掌握医院人员动态以及其他科室统计、查找相关人事资料提供了极大方便。
2、人事科负责管理全院工作人员的人事档案材料收集、整理归档以及全院人事干部年报,卫生人力资源信息、党员年报等统计工作。我科做到了人事档案及时整理、及时归档;圆满完成了年终上级及医院的各项年终统计工作;有关医院专业技术员的技术档案信息我科及时协调督促医务科、护理部及时归档,建立建全全院医护人员的技术档案。
3、依据人事部门的相关文件,及时调整全院岗位晋升人员的岗位工资、全院考核合格人员的薪级工资及各项福利待遇,全院劳资这块工作工作责任心重、工作量大,任务繁重,我科总是加班加点,均能保质保量地及时完成,保证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维护医院的良好形象;依据社会保险有关政策,圆满完成全院离退休职工退休金社会化发放的工作,及时做好全院职工(专业技术临时工)的社会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的参保工作;按上级要求准确、及时做好了全院职工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年度调整审核工作;根据相关人事政策,及时办理进出人员的人事录用进出手续、工资确认、工龄认定、工资转移及各项保险参保、停保等工作。
2024人事科工作总结(精选29篇)
2024人事科工作总结 篇1
xx年人事科的工作在局党组和分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都扎实、稳妥地推进,并取得良好成绩,现将20xx年人事科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扎实做好干部人事工作
圆满完成了20xx年度局机关公务员信息采集和工资异动审批工作,4名科干部晋升副处的报批手续,妥善处理好了后勤服务中心岗位设置和市无害化处理中心人员的'工资套改工作,规范了局机关津补贴发放标准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审批制度。
二、认真开展机构编制核查和“吃空饷”问题自查工作
成立了局机构编制核查和清理“吃空饷”问题自查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开展了局机关以及局属各单位的编制设定和干部配备情况的核查,严肃认真地开展了“吃空饷”问题的自查,并将机构编制核查和“吃空饷”问题自查工作资料,整理装订成册,及时上报各种核查信息表,得到了市编制清理工作领导小组清理核查组领导的一致好评。
三、积极推进商务为民创先争优活动
积极开展商务为民创先争优活动,制订《20xx年娄底市商务局“学习宁乡经验,实施加速赶超”作风建设主题活动实施方案》,3月组织我市商务系统中层以上干部和各县市区商务(招商)局主要负责人赴宁乡考察学习,学习宁乡先进的招商引资经验和发展商贸物流业成功做法,4月、12月分别两次组织局机关副处以上领导干部、各科室负责、局属各单位代表赴新化县田坪镇杨柳冲村开展入户帮扶活动,同时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深入11家企业进行联点联项,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争取有关部门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