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教案

时间:2025-04-05

《认识角》教案(通用14篇)

《认识角》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3、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画角和直角。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准备:图,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角与直角

  1、角及各部分的名称

  (1)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是,请你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在教室里看到的角。

  (2)学生小组交流。

  (3)汇报发现的角。

  2、直角

  (1)在角当中有一种角叫直角,你们是怎么判断的呢?

  学生汇报并演示判断直角的方法。

  (2)角的各部分名称你还记得吗?

  学生回忆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板书。

  (3)请你画一个角。

  学生用三角板画直角。

  (4)出示第6题梯形图。

  这个图中有几个角?其中有几个是直角?

  你能在图里面画一条线段使这个图增加3个直角吗?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

  独立探究,在书上尝试画线段并上台演示自己的画法。

  (5)组织全班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紧密联系学生生活中的角,加深对角的认识。

  二、综合练习

  1、组织完成106页第7、8题。

  教师巡视,对画法不规范的学生及时个别指导。

  2、小组合作完成第9题。

  3、随堂练习。

  三、课堂总结。

《认识角》教案 篇2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67—68页。

查看全文

认识角教案(通用9篇)

认识角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为几何图形的角的认识过程。知道角各部分名称,了解角有大小,会比较角的大小。

  2、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程度与角的大小有关。

  2、建立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准备:

  小棒、剪刀、三角尺、多媒体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感受生活中的角 请同学们看几组都蕴含着“角”的截图。(课件) 师:在这幅图的桌面上,你看到了哪些认识的图形? (生回答) 在我们看到的这些图形里面还藏着一位朋友,其实刚才已经有小朋友提到了,老师知道她已经知道了,那到底是什么呢?(课件从具体图案中抽象出四个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认识角)。

  2、师:看到了这么多角,想不想自己也动手摸一摸?(举起大三角板)来,你们有吗?取出来!边摸变提问:这有角吗?(生:有)师:用我们的小手心(动作)你有什么感觉?(生回答)师动作,那咱们再顺着这个点往这摸,再顺着这个点往这摸。(让学生回答)还有吗?你再来说说?咱们刚刚摸到的这个其实就是怎么认识的这个就是(角)。

  3、咱们动口,老师动手,把角给画出来。 先画一个点,再顺着这个点(画一条线)看清楚了,这条线是怎么样的?再顺着这个点画一条线。这两条线是什么样的?再看这个点呢?这个图形就是什么了?

查看全文

《认识角》教案(精选13篇)

《认识角》教案 篇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 67—68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并能比较角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有关角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在动手操作中探索角的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同时激发他们探究数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角的表象,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并能画角。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指导学生掌握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两根硬纸条,一枚图钉、圆形纸、多媒体课件; 学具:两根硬纸条,一枚图钉、圆形纸;三根火柴。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记得你们已经认识过许多的平面图形,今天老师希望和你们一起去图形王国看望一下这些老朋友,你们想去吗?

  生:想!(播放课件)。

  师:大家会用火柴摆三角形吗?(在桌面上摆出来后随意拿走一根火柴) 师:咦,现在你桌面上的这个图形,我们以前见过吗?它——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的图 形朋友——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1、找角

  (1)师:生活中许多的物体上都有角,但是角非常调皮,只有眼力好、

  爱观察的孩子才能发现它。现在请同学们找一找我们的周围、我们的身边哪些地方有角?说给同桌听听。

查看全文

《认识角》教案(通用12篇)

《认识角》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8~7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2、在观察、操作、比较和交流等活动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 情境激趣

  师:在数学王国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图形娃娃,他们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玩得可开心啦!(课件播放许多图形在一起跳舞的场景)在这些图形中,数“角”最可爱了,小朋友想认识它吗?

  生:想!

  师:那我们今天就一起去认识图形王国里的新朋友——角,好吗?

  揭示课题:认识角。

  [评析:新课伊始,通过学生喜爱的童话情境,开门见山地引入新课,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 自主建构

  1、联系生活实例感知角。

  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8页的情境图。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幅图,图中哪些地方有角?请小朋友上来指一指。

  生1:三角尺上有角。

  师:你能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吗?

  学生指角时,教给学生指角方法(先指角的两边,再在角的两边之间画弧线)。

  师:还有什么地方有角?你能上来指一指吗?

  生2:正方形上有角。(边说边到投影上指)

  生3:剪刀张开的地方有角。(边说边指)

  生4:钟面上有角。(边说边指)

  2、抽象出角的图形。

  师:如果把这些角画出来,是什么样的图形呢?请小朋友看屏幕。

  动画演示,分别画出剪刀、长方形纸片、钟面上的角。

查看全文

认识角教学设计(通用2篇)

认识角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到(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一个角。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的大小,能初步比较角的大小。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第四册,认识角

  三、教学重点认识角各部分名称

  四、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

  ()操作实践感知

  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A、找一找生生活中的角,个别指一指

  B、引导认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C、小练习: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D、回到生活中再去找一找角

  2、动手做角,(准备好做角的工具,例如小棒、圆片、)

  (1)学生动手做,(选择自已喜欢的材料)

  (2)适当展示,以学生介绍为主

  3、比较大小

  (1)观察多媒体中演示的剪刀打开关闭时角的大小变化,学生动手操作直接感知。(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张开的程度有关)

  (2)直接比较,多媒体演示,一眼看出,(四个钟面)

  (3)自主探究,诱发思考 ,还可以怎样比较?(两个钟面)

  ()、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二题,下面的图形有几个角?

  2、想做做第三题,下面的图形各是几边形?各有几个角?你有什么发现?

  3、动手剪一剪,一张纸剪一刀后,还有几个角?

  4、游戏摆一摆, 用小棒摆一个有角的有趣的图形?

查看全文

认识角(精选17篇)

认识角 篇1

  认  识  角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小学数学二年级教材第四册68~71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

  教学难点:体会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具准备:三角尺、活动角、学具盒:小棒、活动角、圆形的手工纸、吸管、剪刀、钉子板

  学具准备:三角尺、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出示五角星,引出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认识角

  1.画角,反映最初心中的角

  (1)    同学画角

  (2)    老师画角

  2.摸角,体会数学世界的角

  (1)    摸三角尺上的一个角,感受角的特点。

  (2)    寻找小朋友画的角、老师画的角和三角尺上的角的共同点。

  (3)    揭示:顶点、边的名称。知道“角有个顶点,条边。”

  (4)    练习:想想做做1

  3.找角,发现身边的角

  (1)    寻找生活中的角。

  (2)    寻找平面图形中的角。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