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公顷教案

时间:2025-04-05

认识公顷教案(精选2篇)

认识公顷教案 篇1

  教学内容:第九册第81-82页例1,练习十四第1题-第4题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 = 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技能目标:学生经历观察、想像、发现、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了解公顷,感知1公顷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需求,引入公顷

  1、握手感知面积

  今天很高兴能和昆山的同学见面,一一握手。刚刚老师和同学们握手时,我们接触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1平方分米)

  复习已学过的面积单位。

  你还学过什么面积单位啊?大约多大?

  (平方米,平方厘米)

  2、现在周老师来到了面积是50(          )的上课教室,走进来,看到四(1)班的同学端坐在座位上,两手平摆在40(      )的课桌上,桌上放着大约160(       )的铅笔盒,可真精神啊!

  这段话少了什么啊?你能帮忙填完整吗?

  引导学生改用合适的单位来表示相应的数据。

  3、那你们学校的面积是多大呢?

查看全文

《认识公顷》教案(精选4篇)

《认识公顷》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资源的选择]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谈话导入: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吗?(板书课题:认识公顷 ) 你知道公顷是什么单位吗?(板书:面积单位)

  2.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谁来告诉大家它们分别是什么?(板书: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问:1平方米是多大?(要求学生分别从两方面考虑: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米;教室地面上的大方块约是1平方米)

  继续同法复习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

  3.复习这三个面积单位中,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进率是100。

  二、认识公顷,建立表象

  1.课前老师让大家对我们今天将研究的这个新的面积单位“公顷”进行了预习,通过预习,你了解了哪些有关公顷的知识?

  ①学生交流:

  知道1公顷有多大——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②师:知道10000是怎么来的吗?(100×100)由此可见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0000)

  2.过渡小结: 1公顷=10000平方米,那10000平方米实际有多大呢?你能想象得出来吗?

查看全文

认识公顷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与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建立1公顷的表象,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资源的选择]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谈话导入: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吗?(板书课题:认识公顷 ) 你知道公顷是什么单位吗?(板书:面积单位)
2.在这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谁来告诉大家它们分别是什么?(板书: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问:1平方米是多大?(要求学生分别从两方面考虑: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米;教室地面上的大方块约是1平方米)
继续同法复习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
3.复习这三个面积单位中,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进率是100。
二、认识公顷,建立表象
1.课前老师让大家对我们今天将研究的这个新的面积单位“公顷”进行了预习,通过预习,你了解了哪些有关公顷的知识?
①学生交流:
知道1公顷有多大——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
②师:知道10000是怎么来的吗?(100×100)由此可见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10000)
2.过渡小结: 1公顷=10000平方米,那10000平方米实际有多大呢?你能想象得出来吗?
师:太大了想不出来了吧。我们一起来想象。

查看全文

认识公顷教案

教学内容:第九册第81-82页例1,练习十四第1题-第4题
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 = 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技能目标:学生经历观察、想像、发现、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 情感目标:学生能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了解公顷,感知1公顷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感知1公顷的大小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需求,引入公顷
1、握手感知面积
今天很高兴能和昆山的同学见面,一一握手。刚刚老师和同学们握手时,我们接触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1平方分米)
复习已学过的面积单位。
你还学过什么面积单位啊?大约多大?
(平方米,平方厘米)
2、现在周老师来到了面积是50(          )的上课教室,走进来,看到四(1)班的同学端坐在座位上,两手平摆在40(      )的课桌上,桌上放着大约160(       )的铅笔盒,可真精神啊!
这段话少了什么啊?你能帮忙填完整吗?
引导学生改用合适的单位来表示相应的数据。
3、那你们学校的面积是多大呢?
填什么单位?谁来告诉周老师?
引导学生想用更大的面积单位表示

查看全文

认识公顷教学反思(通用3篇)

认识公顷教学反思 篇1

  《认识公顷》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本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或多或少听过见过“公顷”这一词语,但绝大多数学生对公顷的实际意义仍然是很陌生的。由于公顷是一个较大的土地面积单位,怎样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及生活经验来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在教学新知识前,我拿着自己制作的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大小的教具首先带领学生复习回顾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以及它们的大小,而后问:除了这些面积单位外你还知道哪些面积单位?自然揭示课题,学习“公顷”这一新知识。

  因为课前已布置预习,所以我尽量让学生自己说:课前你们对“公顷”这一教学内容已进行了预习,通过预习,你对“公顷”有了哪些了解?学生很顺利地说出1公顷的概念: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这一概念还比较抽象,于是我引导学生感受100米这一长度,使学生对100米的长度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进而想象并体会出1公顷的面积大小。同时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让28名学生在操场上围成一个正方形,感受大约100平方米的大小,并让学生思考大约多少个这样的正方形是1公顷。学生通过简单的推理,体会到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公顷。

  然后课件出示明孝陵、中华世纪坛、日月潭等图片以及他们的面积,使学生明白: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通常用公顷作单位。

查看全文

认识公顷(精选12篇)

认识公顷 篇1

  教学内容:课本第81-82页例1,练习十四第1题-第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了解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 = 10 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经历观察、想像、发现、交流等数学活动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公顷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考。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了解公顷,感知1公顷的大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 感知1公顷的大小。

  教学用具: 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还记得有哪些单位呢?

  生: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板书用符号     cm  dm  m

  师:1平方厘米有多大呢?你能笔划一下吗?

  象我们的大拇指的指甲面一般大。(随即多媒体显示1平方厘米大小)

  师:1平方分米又有多大呢?

  象我们的手掌心一般大。(随即多媒体显示1平方分米大小)

  师:1平方米又该有多大呢?

  预设生:象我们的教室的一块地砖的大小(随即多媒体显示1平方米大小)

  师:我们已经知道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

  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