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时间:2025-04-05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数学教案(精选15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口算除法》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掌握口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除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掌握整十数除整十,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过程,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1)20×4=30×7=

  (2)90里面有个十,450里面有个十。

  (3)120÷3=320÷8=70÷7=180÷6=

  2、估算:81÷8≈122÷4≈3.分气球。

  (1)4个班,每班有20个气球,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2)有80个气球,平均分给4个班,每班分到几个?

  (3)出示图:你了解到了那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有8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二、探索新知

  (1)第三个问题怎样列式?怎样算80÷20呢?请同学们自己先想一想,再说给组内同学听一听。

  (2)学生先独立思考口算方法,然后组内交流。

  (3)汇报口算方法:我听见有的同学说得可好啦,谁愿意给大家说说?

  ①20×4=80,所以80÷20=4②8÷2=4,所以80÷20=4

  (4)有的同学是用想乘法算除法的,有的是用表内除法来想的,都很好,那么你喜欢哪种方法呢?把你喜欢的方法再和同桌说说。(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5)出示估算:83÷20≈80÷19≈

查看全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通用13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单价、数量和总价》数学教案 篇1

  第6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第7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材第78~80页练习十四第3、8、9、12、13、17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熟练掌握笔算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中试商的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重、难点:熟练掌握用“四舍五入”法试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教师:之前我们一起学习了“四舍五入”试商,首先,一起来回顾一下试商的过程。

  小组交流,教师指导汇报。

  教师:今天我们就通过练习来巩固一下上节课所学的知识。

  二、指导练习

  1.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8题。

  教师点名提问,学生回答,集体订正。

  2.课件出示教材第78页练习十四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小组交流订正。

  3.课件出示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9题。

  (1)指名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2)根据“总价÷单价=数量”列式计算。

  (3)教师讲解,全班集体订正。

  让学生分小组议一议如何列竖式计算,再独立解答,再由教师进行抽查。

  三、实践应用

  1.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2题。

  学生独立完成试商,并归纳试商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2.完成教材第79页练习十四第13题。

  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集体订正。

  3.完成教材第80页练习十四第17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完成,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整堂练习课下来觉得是一帆风顺,但是当我批改作业时才发现学生的计算正确率不够高。查看了错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查看全文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说课稿范文(精选16篇)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搭石》说课稿范文 篇1

  一、说教学目的

  (1)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感觉乡亲们冷静无闻、无私奉献的精力,并使学生从中受到熏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身边事物的习惯。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乡亲们纯朴、勤恳、老幼相敬的可贵品质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美好感情。

  教学难点则是理解为什么说“搭石”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感情。

  三、说教学方法、学法

  在阅读教学中,方法的设计至关重要。根据新课程基本理念,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在本文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文中美好的情感。

  四、说教学基本流程

  对于本文教学,我设计的教学流程一共分为四个部分:一、谈话导入,创设情境;二、整体感知,初识搭石;三、细读课文,体会情感;四、课外拓展,谈自己身边的事。

  在谈话导入、创设情境的环节中,针对孩子的情况,我提了最简单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再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第二个环节是整体感知,初识搭石。在这一环节中,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并让学生思考:什么是搭石?

  学生自由读课文后,认读生字词,接着再交流问题“什么是搭石?”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句子读一读,使学生理解“搭石”的特点及作用。

  第三个环节是细读课文,体会情感。在这一环节中,我重点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抓住“与学生一起寻找美”展开教学,使学生理解搭石之美的真正含义。

查看全文

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通用3篇)

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篇1

  我心中的未来

  教学目的

  1、畅想未来的人事、物,让学生对未来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从小立志,树立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实际,对未来展开合理的想象。

  课前准备:

  彩色绘图颜料、体现科技进步的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未来的你会是怎样的?未来的世界又将如何?让我们一起来畅想。

  二、讲授新课

  1、展示体现科技进步的图片

  2、同学欣赏后谈谈感受

  3、分组畅谈心中的未来

  4、指名谈谈构思及原因

  三、学习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1、定草稿

  2、修改

  3、定稿

  4、上色。

  四、作业展评

  1、展示作业

  2、欣赏评价

  3、教师总结

美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认识重叠图案的艺术特点,美术的'节奏增强学生审美感受能力。

  2、发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想象力《美术的节奏》。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美术的节奏

  教学重点:

  学习多种形式的重叠排列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处理重叠的遮挡关系。

  教学具准备:

  课件、彩纸、剪刀、胶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展示课题)

  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够看见物体互相重叠排列的现象,今天我们来试试看物体互相重叠会产生什么效果。

  三、授课

  1、通过课件演示,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通过欣赏这些重叠的图形你有什么感觉?

查看全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11、《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5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11、《去年的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教材简析:读着朴实无华的文字,想象着用白描式的手法表达出的画面,我的心被震撼了,带着对纯真友情的羡慕和失却的伤感,心中百感交集。日本作家新美南吉就这样用简单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蕴意深刻的童话故事:一只鸟儿和一棵树是好朋友,鸟儿为了遵守一个约定、珍惜一份友情在第二年回来找树。可是树已经不在了,结果鸟儿四处寻访这棵树,最后找到的是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她面对着这盏灯唱起了去年的歌。这是个情深意浓,带着些许伤感色彩,赞美高尚、令人荡气回肠的友情。文章以四次对话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所说的道理也在这四次对话以及后来鸟儿的表现中逐步显现出来。作者没有任何主观的评价,却留下许多给人想象的空间,在平淡的语言中流露出一种深挚透明的美。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我想学生在对文本的解读过程中应该有自己的感受。而且感受应该是多样的。也许是小鸟对大树的友情,也许是对人们砍树的愤恨……这种种的感受我想都是可贵的。这些深挚透明的美都藏在朴实无华的语言中,那么应该从语言的理解感悟中走入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情感,我想在这一点上学生的能力还是不足的。

  设计意图:文章语言朴实无华,情感表达丰富,语言是通往情感之峰的台阶。应该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中悟味、悟情。在师生、生生、生本的多重对话过程中努力构建生命的、诗意的课堂,使我们的学生能真正在语文课中诗意地栖居,从而来享受我们的语文课。

查看全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通用15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认读并理解部分词语"呼风唤雨,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洞察,探索".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根据语言现象,进行语言,说话训练,以达到积累的目的.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体会语言简洁与条理的过程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爷爷特意为我们四年级小朋友写的 呼风唤雨的世纪

  (1)解词:看到"呼风唤雨"你想到什么 为什么 读题

  (2)世纪呢 一个世纪多少年吗 我们现在几世纪 刚刚过去的是20世纪.从1900——1999年.(你真了不起,知识面还真广!)

  想不想知道路甬祥爷爷写了些什么 赶紧让我们打开课文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把生字读准确,读不通顺的或是比较拗口的地方标注一下,并且多读几遍.

  2,反馈难读的句子,在反馈的过程中读词并理解.(你觉得哪些句子第一次读的时候比较拗口 )

  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2),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课件出示)

  这句话到底该怎么读,联系上下文,读读第三自然段,自由读,读出不同的感受,读出正确的理解.是的,达到了一百万年以上的才是上百万年!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