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精选3篇)
七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 篇1
50页
一.填空题1.2ab 2.16 4 3.1 -1 4.1 5.(1+a方)(1+a)(1-a) -(x方-y方)方
选择题ccbcb 计算题 1.(1)原式=(ax-ay-bx+by)-(bx+by-ax-ay)=2ax-2bx=2x(a-b)
(2)原式=(5a+5b-4a+4b)(5a+5b+4a-4b)=(a+9b)(9a-b)
(3)原式=-x(1-2x+x方)=-x(1-x)方
(4)原式=y方+2y+y+2+1/4=y方+3y+9/4=(y+3/2)方
2.(1)x<3 (2)x≥2/5 (3)x≤-4
3.解:设他还可以买x根火腿肠。
3*5+2x≤26
解得 x≤11/2
∵x只能取正整数
∴x=5
∴他还可以买5根火腿肠。
4. 解:设甲正方形的边长是x米,则乙正方形的边长是(4x-56/4)米
x方-(4x-56/4)方=560
解得 x=27 (4x-56/4)=4*27-56/4=13
∴甲正方形的边长是27米,乙正方形的边长是13米。
二.填空题
1.x>2 2. m=正负12 3. y/x+y 4.ab/a+b 5. -1
选择题
dcadc
计算题
1.原式=2+1/1-a=3/1-a (从下边起不写具体步骤) 2.原式=3/m+3
3. -1/a-2 4.(1) 化简得 2x-3/2x+3 带入求得 原式=-5
(2)41/16 5.(1)-2的200次方 (2)26/27 (3)能理由:(2a+1)方-1=4a方+4a+1-1=4a(a+1)
当a时偶数时,4a能被8整除 当a是奇数时,a+1是偶数,4a(a+1)能被8整除。所以一定能被8整除。
6.(1)x=1 (2)x=1
解答题
1.解:设平均速度至少要达到x千米/时
2.4*1/2/x=1/5 x=6 经检验x=6是原方程的根。∴ 平均速度至少要达到6千米/时。
2.住宿女生是53人或57人 3.当旅游人数小于8人时,选乙旅行社;等于8人时,两旅行社均可;大于8人时,选甲旅行社。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通用8篇)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通过动手、操作、推断、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激发好奇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在我们的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
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教师出示一块布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布过程,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两个把手之间的的角发生了什么变化?剪刀张开的口又怎么变化?
教师点评: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以上就关系到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问题,
二.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
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
共能组成几对角?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用
几何语言准确表达;
有公共的顶点O,而且 的两边分别是 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得出结论:相邻关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7篇)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也有不少学生基本掌握了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所学的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解题和日常生活中去。但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作业问题。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平,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6章:实数;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②、平行。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本章难点: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逐步深入地学会说理。
第六章、实数;本章主要包括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运算和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等内容。本章的重点是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以及实数的概念,难点是平方根和实数的概念。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本章主要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本章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本章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4篇)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指导思想
以xx大精神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从而让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作为科任教师,更要帮助学生们了解学习技巧、方法,做一个合格的中学生。
二、学情分析
经过七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发现班内部分学生数学基础较差,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尤其是后进生的数学成绩普遍偏差。部分学生在解题时比较粗心,不能很好的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但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不少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所学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解题和日常生活中去。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教学章节的内容:
第六章:一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
本章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及实际应用。
本章难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本章主要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的概念和解法与应用。
本章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及实际应用。
本章难点: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第八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本章主要内容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及简单应用。
本章重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与简单应用。
本章难点:不等式基本性质的理解与应用、列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九章:多边形。本章主要学习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内容。
本章重点:三角形有关线段、角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性质与应用。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精选3篇)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 篇1
一、学情分析: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也有不少学生基本掌握了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对于所学的知识能较好地应用到解题和日常生活中去。但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作业问题。课堂作业,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完成,少数学生需要教师督促,这一少数学生也成为老师的重点牵挂对象;家庭作业,学生完成的质量要打折扣,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还不理想,预习的习惯,进行总结的习惯,主动纠正错误的习惯,还需要加强,需要教师的督促才能做好。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面向全体学生,整体提高水平,全面培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本期教学中重点予以关注的。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的教学内容共计六章,第5章:相交线和平行线;第6章:实数;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第8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第9章:不等式和不等式组;,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本章主要在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的基础上,探索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①、相交②、平行。本章重点:垂线的概念和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本章难点: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逐步深入地学会说理。
第六章、实数;本章主要包括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运算和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等内容。本章的重点是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以及实数的概念,难点是平方根和实数的概念。
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本章主要内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及其简单的应用。本章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与建立及点的坐标的确定。本章难点: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及点的位置的确定。
七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答案2019(部分)
50页
一.填空题1.2ab 2.16 4 3.1 -1 4.1 5.(1+a方)(1+a)(1-a) -(x方-y方)方
选择题ccbcb 计算题 1.(1)原式=(ax-ay-bx+by)-(bx+by-ax-ay)=2ax-2bx=2x(a-b)
(2)原式=(5a+5b-4a+4b)(5a+5b+4a-4b)=(a+9b)(9a-b)
(3)原式=-x(1-2x+x方)=-x(1-x)方
(4)原式=y方+2y+y+2+1/4=y方+3y+9/4=(y+3/2)方
2.(1)x<3 (2)x≥2/5 (3)x≤-4
3.解:设他还可以买x根火腿肠。
3*5+2x≤26
解得 x≤11/2
∵x只能取正整数
∴x=5
∴他还可以买5根火腿肠。
4. 解:设甲正方形的边长是x米,则乙正方形的边长是(4x-56/4)米
x方-(4x-56/4)方=560
解得 x=27 (4x-56/4)=4*27-56/4=13
∴甲正方形的边长是27米,乙正方形的边长是13米。
二.填空题
1.x>2 2. m=正负12 3. y/x+y 4.ab/a+b 5. -1
选择题
dcadc
计算题
1.原式=2+1/1-a=3/1-a (从下边起不写具体步骤) 2.原式=3/m+3
3. -1/a-2 4.(1) 化简得 2x-3/2x+3 带入求得 原式=-5
(2)41/16 5.(1)-2的200次方 (2)26/27 (3)能理由:(2a+1)方-1=4a方+4a+1-1=4a(a+1)
当a时偶数时,4a能被8整除 当a是奇数时,a+1是偶数,4a(a+1)能被8整除。所以一定能被8整除。
6.(1)X=1 (2)x=1
解答题
1.解:设平均速度至少要达到x千米/时
2.4*1/2/x=1/5 x=6 经检验x=6是原方程的根。∴ 平均速度至少要达到6千米/时。
2.住宿女生是53人或57人 3.当旅游人数小于8人时,选乙旅行社;等于8人时,两旅行社均可;大于8人时,选甲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