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发言稿(精选4篇)
群众发言稿 篇1
为进一步改进干部工作作风,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推进和谐屈原建设,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如何把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引向深入,不断探索总结成功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最近,中共屈原镇委组织人员就此深入基层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屈原镇地处长江西陵峡畔,位于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之间,地跨长江南北两岸,是一个典型的沿江临坝乡镇,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的诞生地,也是闻名中外的两大地质灾害——新滩大滑坡和链子岩工程治理所在地。现辖12个村,1个居委会,66个村民小组,7902户,19608人,国土面积217.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460亩,共有13个党总支,884名党员。其中有171名干部职工党员;有713名农民党员;
二、主要做法
今年8月份以来,我镇把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点来抓,对各类党员分别采取举措,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一是推行五项制度。为更好地把握民情、通达民意、化解民怨、解决民困、共建民生,在全镇推行五项制度:建立联系服务群众责任区制度,以行政村(居)为单位,划分13个责任区,村“两委”干部是联系服务群众的责任主体,联村领导为该责任区的镇级责任人,同时配备2—3名机关干部、一名公安干警、一名司法干部,发放联系群众卡,公布服务电话,设立民情意见箱,使每一个干部都有责任区,架起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干部下队制度。村(居)干部每月入户不得少于8天,镇干部每月驻村不得少于3天,村(居)干部每人每年联系群众15户,镇干部每人每年联系群众10户,建立下队工作日志,村(居)干部由村(居)书记考核,联村领导抽查,镇干部由党政办考核。“五情”报告制度。干部下队主要工作内容是摸“五情”,即民情、舆情、警情、灾情、孕情,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分管领导报告,并迅速做出回应。民情联系会议制度,村级每半个月召开一次,乡镇每月召开一次,突发事件、重大事项随时召开,分别由镇村两级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召开,汇总情况,研究解决问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测评制度。以基层群众代表为参评主体,对责任区的镇、村干部的履职情况及工作作风进行群众满意度考核测评,满意度低于80%,要进行问责。二是健全五大机制。项目安全评估机制。凡在镇内建设的各类项目,开工之前必须进行安全评估,由镇安办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对项目的过程管理、安全措施进行评估,制作评估报告,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政府不申报项目支持、不协调土地、不核批炸药、不拨付资金、不准开工建设。重大事项信访稳定评估机制。对党委政府推出的重大事项、重大节假日及敏感时期,实行社会风险评估,走访群众,倾听民众呼声,掌握舆情动态,制定信访维稳预案,做到未雨绸缪。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通过干部下队和每月的民情联系会议,对13个责任区内的社会矛盾进行分析评判,提前介入,超前预警,限期化解。领导干部接访机制。认真落实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通过开门接访、现场接访、带案下访、定期回访、当场交办、会后督办等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整合社会力量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领导干部包案机制。对于排查和接访的重点信访件由镇综治信访办牵头分解,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即包掌握情况、包解决问题、包教育转化、包人员稳控、包息访罢诉,将职责分解到每个干部,将任务落实到每个领导。三是做到五个到位。特殊群体联系服务到位。责任区的干部要深入到村组和社区,重点加强对困难户、低保户、上访户、意见户、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群众代表、致富能手的联系,了解群众疾苦、问题原由、帮扶需求、社情民意和致富经验,建立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台账,做到对象范围清楚、目标任务清楚、沟通渠道清楚,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群众动向掌握到位。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掌握多数群众的诉求,正确研判可能出现矛盾纠纷的性质,把握事态发展的基本趋向,牢牢把握舆情、民情、警情,把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合理诉求解决到位。对多数群众合理合法的诉求,必须坚决解决到位;对合理不合法的说明情况,表明态度,正确引导,用足政策,争取部分解决;对不合理不合法,但确有困难者,可酌情给予救助。思想工作跟进到位。对群众的情绪和怨气,责任区的干部要及时进行疏导,对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要做到政策法规宣传到户,感情联系到人,关心关爱到心,把利弊关系分析透彻,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做到零距离、零误解,必要时,对个别人公安派出所要进行法治谈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以实现教育转化。法律手段处理到位,事前送政策法律进村入户,教育群众知法守法,事中引导群众表达诉求要合法理性,将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事后对少数挑衅法律底线、无理取闹的人要坚决依法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群众发言稿(通用4篇)
群众发言稿 篇1
同志们:
自《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若干规定》出台后,各级干部雷厉风行、立说立行,迅速掀起了转变作风,密切群众联系,狠抓落实的高潮。
改进作风是手段,是途径,密切联系群众才是目标指向。改进作风如果达不到服务群众的目的,终究只是一种自娱自乐式的敷衍塞责。党的报告明确强调: “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这一要求,体现了我们党对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高度清醒自觉,彰显了我们党植根群众造福人民的坚强决心和以求真务实作风干实事的鲜明态度。
改进作风服务群众,就是要强化宗旨意识,增强服务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就全党而言,它是立党之本;就一名党员而言,它是立身之本。党的宗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是一名党员的理想信念和精神支柱,是党员党性修养的集中体现。牢固树立和不断增强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核心内容,也是检验共产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重要标尺。能不能牢固树立并不断增强宗旨意识,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是否坚强、作风是否优良的试金石。
改进作风服务群众,就是要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党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和方法,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经常深入到困难大、生活艰苦、群众意见多、工作基础差的地方去,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使群众不断从经济社会发展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群众发言稿(通用5篇)
群众发言稿 篇1
为进一步改进干部工作作风,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推进和谐屈原建设,营造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如何把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引向深入,不断探索总结成功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最近,中共屈原镇委组织人员就此深入基层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屈原镇地处长江西陵峡畔,位于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之间,地跨长江南北两岸,是一个典型的沿江临坝乡镇,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的诞生地,也是闻名中外的两大地质灾害——新滩大滑坡和链子岩工程治理所在地。现辖12个村,1个居委会,66个村民小组,7902户,19608人,国土面积217.0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460亩,共有13个党总支,884名党员。其中有171名干部职工党员;有713名农民党员;
二、主要做法
今年8月份以来,我镇把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作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点来抓,对各类党员分别采取举措,更好地联系和服务群众。一是推行五项制度。为更好地把握民情、通达民意、化解民怨、解决民困、共建民生,在全镇推行五项制度:建立联系服务群众责任区制度,以行政村(居)为单位,划分13个责任区,村“两委”干部是联系服务群众的责任主体,联村领导为该责任区的镇级责任人,同时配备2—3名机关干部、一名公安干警、一名司法干部,发放联系群众卡,公布服务电话,设立民情意见箱,使每一个干部都有责任区,架起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干部下队制度。村(居)干部每月入户不得少于8天,镇干部每月驻村不得少于3天,村(居)干部每人每年联系群众15户,镇干部每人每年联系群众10户,建立下队工作日志,村(居)干部由村(居)书记考核,联村领导抽查,镇干部由党政办考核。“五情”报告制度。干部下队主要工作内容是摸“五情”,即民情、舆情、警情、灾情、孕情,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分管领导报告,并迅速做出回应。民情联系会议制度,村级每半个月召开一次,乡镇每月召开一次,突发事件、重大事项随时召开,分别由镇村两级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召开,汇总情况,研究解决问题。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测评制度。以基层群众代表为参评主体,对责任区的镇、村干部的履职情况及工作作风进行群众满意度考核测评,满意度低于80%,要进行问责。二是健全五大机制。项目安全评估机制。凡在镇内建设的各类项目,开工之前必须进行安全评估,由镇安办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对项目的过程管理、安全措施进行评估,制作评估报告,安全措施不到位的,政府不申报项目支持、不协调土地、不核批炸药、不拨付资金、不准开工建设。重大事项信访稳定评估机制。对党委政府推出的重大事项、重大节假日及敏感时期,实行社会风险评估,走访群众,倾听民众呼声,掌握舆情动态,制定信访维稳预案,做到未雨绸缪。矛盾纠纷排查预警机制。通过干部下队和每月的民情联系会议,对13个责任区内的社会矛盾进行分析评判,提前介入,超前预警,限期化解。领导干部接访机制。认真落实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通过开门接访、现场接访、带案下访、定期回访、当场交办、会后督办等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整合社会力量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领导干部包案机制。对于排查和接访的重点信访件由镇综治信访办牵头分解,实行领导包保责任制,即包掌握情况、包解决问题、包教育转化、包人员稳控、包息访罢诉,将职责分解到每个干部,将任务落实到每个领导。三是做到五个到位。特殊群体联系服务到位。责任区的干部要深入到村组和社区,重点加强对困难户、低保户、上访户、意见户、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群众代表、致富能手的联系,了解群众疾苦、问题原由、帮扶需求、社情民意和致富经验,建立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台账,做到对象范围清楚、目标任务清楚、沟通渠道清楚,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服务。群众动向掌握到位。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掌握多数群众的诉求,正确研判可能出现矛盾纠纷的性质,把握事态发展的基本趋向,牢牢把握舆情、民情、警情,把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合理诉求解决到位。对多数群众合理合法的诉求,必须坚决解决到位;对合理不合法的说明情况,表明态度,正确引导,用足政策,争取部分解决;对不合理不合法,但确有困难者,可酌情给予救助。思想工作跟进到位。对群众的情绪和怨气,责任区的干部要及时进行疏导,对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要做到政策法规宣传到户,感情联系到人,关心关爱到心,把利弊关系分析透彻,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做到零距离、零误解,必要时,对个别人公安派出所要进行法治谈话,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明之以法,以实现教育转化。法律手段处理到位,事前送政策法律进村入户,教育群众知法守法,事中引导群众表达诉求要合法理性,将各种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事后对少数挑衅法律底线、无理取闹的人要坚决依法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群众发言稿(精选7篇)
群众发言稿 篇1
纪录片《苏联亡党亡国二十年祭----俄罗斯人在述说》,生动讲述了苏共和苏联一步步走向衰败的历史真相,深入剖析了苏联亡党亡国的根本原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国亡党亡国的历史悲剧,看到了西方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以及前苏联党内部分领导人政治上推行“多党制”、经济上推行“私有化”、意识形态上推行“自由化”和“新思维”造成的危害,更看到了一个党脱离人民群众、腐化变质带来的严重后果。令人感慨,引人深思。
俄罗斯人的述说再一次警醒我们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苏共是靠人民群众的支持和信任起家并发展壮大的,但在长期执政之后,苏共特别是个别领袖人物,逐步丧失了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主动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宗旨意识逐步淡化。当苏共不再是苏联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不再是苏联人民利益的代表者的时候,苏共也就失去了人民的信任,苏共垮台也就成了历史的必然。
“以人为鉴,可得明失;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学习观看这部警示教育片,使我们更加深切体会到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极端重要性和历史必要性,更加深刻体会到党中央部署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为突破口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作为基层央行的党员干部,关键是要解决好理想信念这个“总根源”,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不断提高履职能力,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
群众发言稿(精选10篇)
群众发言稿 篇1
同志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实践活动总要求中“照镜子”主要是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因此,宗旨意识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增强宗旨意识是党员干部恪守宗旨的根本前提,是转变作风的思想基础。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增强宗旨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就是党的根本宗旨在全体党员思想、观念、行动中的自觉反映,它表现为党员定向的心理、自觉的反映、能动的认识、主动的思维以及反思性的观念活动。宗旨意识来源于思想,形成于实践,表现于行动,体现着党的性质和宗旨,是党的整体风貌的集中体现。
——确立宗旨意识是党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胜利的宝贵经验。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贯穿于党的一切工作中。党92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表明:从我们党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形成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得民心”是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的成功之道。
——增强宗旨意识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重要保证。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不仅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党的宗旨,而且需要我们按照时代的要求,不断深化对党的宗旨意识的认识。与此同时,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繁重,党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繁重性世所罕见。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改革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由于体制改革、地区差距、行业特征、就业状态等原因导致社会成员利益诉求多样化,群众为实现多元利益而进行的活动也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使党在坚持宗旨、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处于一个新的社会环境中。
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发言稿(精选3篇)
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发言稿 篇1
“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主题教育的总要求。这一总要求,根据的是新时代党的建设任务、针对的是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的是这次主题教育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指导性。
守初心,就是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时刻不忘我们党来自人民、根植人民,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胜利前进的不竭力量源泉;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永远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永远不能脱离群众、轻视群众、漠视群众疾苦。
担使命,就是要牢记我们党肩负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用科学的理念、长远的眼光、务实的作风谋划事业;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在实践历练中增长经验智慧,在经风雨、见世面中壮筋骨、长才干。
找差距,就是要对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照党章党规,对照人民群众新期待,对照先进典型、身边榜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找一找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感情、服务群众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找一找在思想觉悟、能力素质、道德修养、作风形象方面存在哪些差距,有的放矢进行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