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水·教案(精选14篇)
泉水·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儿童化的口吻描写了泉水从冲出石缝到汇入大海一路经过的地方及发生的故事.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四幅场景意境优美,极富画面感.语言清新明快,充满诗情画意.
教学目标:
1,复习8个要求认读的生词,正确书写要求掌握的生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
1,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奉献精神.
2,学生展开想象,思考泉水还会遇到谁,完成仿写.
教学难点:
1,了解天然水塔指什么
2,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快乐.
一,复习.
1.课件出示下列词语认读:
石缝 天然水塔 瓦罐 歌声
2.课件出示下列词语认读:
冲出石缝 一股泉水 一座天然水塔 提着瓦罐 清脆的歌声
3,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回答:泉水是从哪里来的 他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 你感受到了它怎样的心情
二,学习二到五自然段.
1,读二到五自然段,找出泉水来到什么地方,遇到谁在干什么 说了什么
板书:山腰的水池 山间的平地 山坡的果园 静静的山谷
姐姐 杜鹃花 果树 画眉鸟
来吧来吧 照吧照吧 喝吧喝吧 唱吧唱吧
很多很多 很清很清 很甜很甜 很美很美
二,学习朗读课文第二段,解决"天然水塔"这个难点.
1,指名读课文第二小节.
2,比较"来吧!来吧!很多很多"与"来吧!很多"之间的区别.感受泉水多和热情.
3,引读泉水的话,体会泉水的热情.
泉水教案(精选16篇)
泉水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认识8个字,会写3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随文识字
3.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感受泉水的美。
教学重点:识字
教学难点:缶字旁,在具体环境中理解字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学习第一段的三个生字
同学们,开学已经一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你们感受到大自然的变化了吗?对于北方来说,春天来得比较晚,进入四月,春天的脚步就越来越近了。你们听,(播放流水的声音)看画面(泉水从山上流下来),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出示课文第一段,自由读,贴出生字:哦股 缝
1.读准字音
2.用多种办法识记生字:
“哦”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吗?这个词表示明白了,在句子中该怎样读呢?个别读。师生对读。
怎样记住“股”字?月字旁的字大多跟身体有关,“股”指的是大腿,在这句话中指什么呢?读一读,用 “一股”说话。指导书写。
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看看自己的手指缝,缝,就是物体间的空隙,谁还能用这个字组词?贴卡片:石缝。
过渡语:泉水就是从岩石的裂缝或地下涌出地面的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五课《泉水》。齐读课题。泉字大家已经认识了,怎样写呢?教师范写。
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对照屏幕画出生字。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1)读音节,纠正字音。
(2)把生字的音节去掉,找朋友。
《泉水》教案(精选13篇)
《泉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泉、瓦”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课文2—5节。
3、学习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幸福感。
教学过程:
一、读诗导入。
1、出示诗。(课件)生自由读——指名读。
2、揭题,读题。
(1)师:这首诗多美呀,讲谁呀?揭题。
(2)闭上眼睛,竖起小耳朵,仔细聆听悦耳的泉水声,激发对泉水的喜爱。(课件)
(3)读题。
(4)书写“泉”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学习字词。
1、过渡:刚才,泉水姑娘悄悄地告诉我,要想和她交朋友,一定先了解她。她的特点、品性全都躲在课文里,那我们快速去欣赏课文吧!
2、课件演示,整体感知。想:泉水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3、交流反馈。(生自由说)
4、这么美的课文,请小朋友们也美美地读一读吧!要求:想想泉水去过哪些地方?用线划出来。
5、交流,师相应板书。——石缝 水池 平地 果园 山谷 大海
6、检查字词。
(1)我会读。开火车读、齐读。(注意读音缝、罐、鹃、脆)
(2)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三、熟读感悟。(由扶到放,重点学习二节)
1、过渡:泉水丁冬丁冬,一路上流过了许多地方,你们喜欢去哪里?
2、学习第二节。
(1)喜欢去山腰水池的小朋友站起来一起读。
(2)问:泉水遇见了谁?他在干什么?板书:姐姐打水
(3)泉水怎么说?(出示课件)
《泉水》教案优秀(通用13篇)
《泉水》教案优秀 篇1
教学目标:
1、体会泉水形态、声响的优美及勃勃生机,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启发学生展开想象,体会比喻句和拟人句描写的形象以及在文中的作用。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学写12个字,学认9个字。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泉水形态、声响的优美及勃勃生机。
教学难点:体会比喻句和拟人句描写的形象及在文中的作用。
教具准备:生字卡、挂图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我们武汉有小河,有长江。小河的水轻轻地流着,长江的水滔滔奔腾着,大海的浪更是波涛翻滚是它们都是日夜不停地向前奔去。还有一种水是从很高很高的山上流下来,成天“丁冬!丁冬!”的唱着歌。你们知道,这是什么?
2、问:有谁看见过泉水?
3、讲:泉水从高山上流下来,那情景一定是奇妙极了,这一课我们就一起去看看泉水它会遇到什么事吧?(板书课题,并出示挂图)
二、自主识字
1、师:赶快来读读学生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待会儿问问小组的同学。
2、自读课文,把带有这些生字的词或句子勾画出来,自己再读一读。
3、小组互读互听互纠正。
4、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5、全班交流
6、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三、初读,整体感知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读文。
《泉水》教案(通用14篇)
《泉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情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
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
教学难点:
规范、美观的写字。品析词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收集有关泉水的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见过泉水吗?你见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
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呀!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来的吗?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范读课文:边听边想泉水从哪来?最后又到哪去了?
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并把它画下来。
3出示生词认读。
一股清泉石缝瓦罐水塔杜鹃清脆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
4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还会读吗?
出示: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
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5再读一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
《泉水》教案(精选13篇)
《泉水》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情感: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
教学重点:
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
教学难点:
规范、美观的写字。品析词句,感悟泉水的快乐、无私。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收集有关泉水的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你见过泉水吗?你见到的泉水是什么样的?
丁冬的泉水多么美妙呀!但是你们知道泉水是从哪来的吗?
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范读课文:边听边想泉水从哪来?最后又到哪去了?
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并把它画下来。
3出示生词认读。
一股清泉石缝瓦罐水塔杜鹃清脆
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老师把熟字去掉,你还认识这些生字吗?
4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还会读吗?
出示: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来到这阳光灿烂的世界。
泉水流过山间的平地,火红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
泉水说:“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
5再读一读课文,比比谁读得正确流利。
三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字,请你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怎样用,比一比谁的记法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