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精选7篇)

语文S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奇异的琥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中这块琥珀的奇异之处及琥珀的形成过程,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课文中生动形象的语句的表达效果。

  3、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4、帮助学生认识“琥、珀、脂、黏、稠”,会写“琥、珀、嗡、脂、晌、渗、澎、湃、黏、稠、详”,掌握“琥珀、松脂、晌午、渗出、澎湃、黏稠、详细”等词语。

  教学重点:

  从人们推测的故事中,了解这块奇异的琥珀形成的过程。

  教学难点:

  明白人们是根据什么推测的,以及琥珀形成的必要条件,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琥、珀、脂、黏、稠”,会写“琥、珀、嗡、脂、晌、渗、澎、湃、黏、稠、详”,掌握“琥珀、松脂、晌午、渗出、澎湃、黏稠、详细”等词语。

  2、通读课文,从总体上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及文章的写作思路。

  3、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方式简要写出琥珀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理解题意。

  二、初读课文。

  ﹡正音:“珀”字读“pò”,不要读“bó”;“脂”读“zhī”,不要读“zhǐ”;“湃”读“pài”,不要读“bài”。

  ﹡易写错的字:“澎”字中间部分的“士”不要写成“土”;“湃”字中的“拜”字左边不要多一横,右边不要少一横;“黏”字左边笔画较复杂,左半部不要丢掉中间的一撇一点,不要把下面写成“水”。

查看全文

《琥珀》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琥珀》教学设计 篇1

  一、激趣导入,齐读课题。

  出示琥珀图片,谁来说说看,你看到了什么?(预设:琥珀。评:你都知道它的名字了。那它是什么样子的呢?预设:里面有虫子。预设:黄色的透明的。评:你看到了颜色。预设:鸡蛋、鹅卵石。评:这是他的形状。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你猜猜这是什么?对的。这是琥珀。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琥珀》,伸出手和老师一起来板书课题(琥珀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王字旁大多表示珍贵的玉石,可见琥珀也是比较珍贵稀奇的),指名读课题(先请一个人读)评价:琥珀可是很珍贵的。一起读。琥珀有多珍贵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生字教学,打好基础

  1.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出示自读要求)

  生自由朗读

  2.检查词语朗读

  怒吼 松脂 拂拭 灰尘

  挣扎 淹没 澎湃 前俯后仰

  美餐 冲刷 晌午热辣辣

  (1)你们的坐姿告诉我,你们已经准备好了,第一行谁来读。(指1人读。)评价:声音响亮。(预设:谁来帮助他?)

  (2)第二行,谁来读?评:掌声送给他,这个多音字,你一下子就读准了。(生说“没”时,是的,他还有一个读音,读“mei”咱们都很熟悉。)咱们来看这个“扎” ,这个字有三个读音。在这里读zhá,表示勉强支撑,当它表示刺的时候,读zhā,你能来组个词吗?(预设:扎针、扎手)它还有一个读音zā,意思是捆、束。就像很多女孩子早上都要扎……小辫子。受伤的时候要包扎。都会了吗?(这么自信!)现在老师来考考你,出示:鱼拼命挣扎( ),鱼刺扎( )破了手,他随意包扎( )一下。评:你掌握得真好。

查看全文

人教第十册《琥珀》教学设计(通用16篇)

人教第十册《琥珀》教学设计 篇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12个生字,理解“琥珀、飒飒、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淹没、澎湃、黏稠、推测、松脂等词语。

  2.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3.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的默读、朗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讨论交流并媒体,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

  (二)学生学法

  读、思、画、议、批注、交流。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二)难点

  理解科学家想象的依据。

  (三)疑点

  这块琥珀对于研究昆虫有何价值呢?

  (三)解决办法

  讨论、交流并媒体(琥珀的图片、动画显示形成过程)和感情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组织学生阅读、思考、讨论、交流。

  2.借助电教媒体帮助学生理解。

  (二)学生活动设计

  1.自学、讨论、交流。

  2.感情朗读课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质疑

  揭题,板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谁发现的?)

查看全文

《琥珀》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琥珀》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2、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

  3、学习12个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理解、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依据。

  3、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科学家想象的依据。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c ai课件、课前收集有关琥珀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2个生字、新词,整体感知课文。

  2、了解文章叙述顺序并与《黄河象》的叙述顺序作区别。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文章叙述顺序。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带;琥珀实物。

  教学过程:

  一、实物激趣,引入课题

  1、出示实物(琥珀),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手里的这块东西是什么吗?(学生:琥珀。)它是什么样子的?(由学生各抒己见)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琥珀》这篇课文,但课文里的琥珀不同一般的琥珀,它是什么样子的呢?大家一起来学课文就知道了。

  二、听录音读文。

  1、边听边给自然段标序号,并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提出质疑。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生字(不注音)指名认读→指名板演注音→小组拼读,齐读。

  2、分析字形(由学生说出自己记字方法)

  3、理解词义。

查看全文

琥珀 教学设计(精选16篇)

琥珀 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结构:变序式

  教学步骤:

  一、以实物(人造琥珀)导入新课,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改变学习顺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学习第四段(了解琥珀的样子,为体会作者考虑周到奠定基础)

  (二)学习第一段(了解形成所需的时间)

  (三)学习第二段(通过读议、设疑、赏析把学生的情感推向高潮)

  (四)学习第三段(找出琥珀被发现的条件,再次体会作者推理的严密)

  (五)回到第四段

  (六)引导总结板书,强调训练重点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这块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以及这样想象的依据。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及必须具备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0课,齐读课题。老师板书课题。

  (二)复习质疑。

  1.想一想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课文按先后顺序都写了哪些内容?

  2.哪一部分集中描写了琥珀的样子及价值?

  3.默读第四段,用直线画出描写琥珀样子的句子,用曲线画出写它价值的句子。

  4.老师分别指名读描写琥珀样子及价值的句子。

  5.老师随后出示这个琥珀的幻灯片,提问:看了图片,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蜘蛛和苍蝇为什么会被包在里面?它们是怎么被包在一起的?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进行思考。

  (三)学习课文,了解松脂球的形成。

  1.这个故事是怎么来的呢?

查看全文

《琥珀》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精选17篇)

《琥珀》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篇1

  教学目标:1  学会课文中的生字。2  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  了解琥珀的特点与价值,认识它的形成过程。4  学习文中按一定顺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科普读物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

  教学准备:一组有关琥珀的图片和装饰品图片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流程:

  一  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解释课题

  1  读课题之后,请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有关琥珀的资料。

  2  老师补充介绍琥珀的资料。

  3  出示课件,请学生欣赏一组不同样子的琥珀图片。

  思考: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特点?(它们都是透明、光滑的,而且里面都有物体;不同的是里面物体不一样。)

  在学生交流之后,老师过渡到新课:我们今天文中介绍的是哪一块琥珀呢?(学生找准图片后,再一起欣赏文中琥珀的样子。)谁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它是什么样子?(指多名学生进行描述,建议能够抓住物体的特点来说,老师及时给予点评)那文中具体写样子的是哪个自然段?

  二  理解课文内容

  1  打开课本,请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找到描写样子的段落自由朗读,并做上记号。(最后一个自然段)

  2  请学生一起读文中最后一个自然段,思考:这里除了写琥珀的样子还有其它描写吗?(价值)

  老师过渡语:琥珀有这么大的价值又是怎样形成的呢?请大家再自由朗读课文,具体描写它形成过程有哪些段落。(2到12自然段)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