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政治教学设计(通用12篇)
七年级政治教学设计 篇1
【三维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正确看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2、能力目标:增强对情绪的理解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3、知识目标:认识人类情绪的含义及情绪的丰富多样性,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
基本类型,体会中学生情绪的特点。
【重点难点】
1、重点:情绪的丰富多样性
2、难点:认识负面事情不是决定我们坏心情的根本原因,一个人的看法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学情分析】
进入中学后,学生的生活圈子在进一步扩大,接触的人和事不断增多,但是,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很不成熟,自我意识太强,对情绪产生的认识不够,缺乏控制情绪的意识和方法,这些都制约着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学生需要了解一些情绪方面的知识,也需要认识到个人情绪的表达需要考虑他人的感受。
【教学方法】
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情绪的多样性以及从中带来的快乐。如用歌曲、游戏等情景教学法增强学生的情绪体验,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情绪会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不同的'后果,用探究、合作的方法和学生共同探讨调节情绪的良方,提升对快乐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课堂游戏,增强体验(学习什么是情绪)
带领学生做《西天取经》的游戏。教师告诉四名游戏参与者,在教室内的空地里有若干条横拉的纸质绳子,高的代表山洞要钻过去,低的代表河流要跨过去,游戏者事先可以熟悉和丈量绳子之间的距离。游戏开始后,游戏者必须蒙目前进。与此同时,教师规定观众只能加油或大笑,不得泄露天机,并暗示拉绳子的学生撤掉全部的绳子,可是蒙目的游戏者仍煞有介事地量步子、前进,还在不断地钻……教师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词语表达游戏时自己的心情。
粤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精选2篇)
粤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教案 篇1
一、本课的地位与现实意义
情绪虽说是人的心理活动,但它与个人的学习、工作与生活等方方面面都息息相关。积极、向上、快乐的情绪有益于个人的身心健康,有益于个人的智力发展,有利于发挥个人的正常水平;相反,消极、不良的情绪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抑制个人智力的发展与正常水平的发挥。且初中生的情绪表现又是很不稳定、不成熟,容易冲动且肤浅、强烈、不协调,两极性明显,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情绪变化的特点,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主动调控情绪,保持积极的、良好的情绪状态,克服消极情绪是当务之急。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懂得调控自己的情绪对于个人行为与生活的重要性.
(2)、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状态。
(3)、尊重他人,关注他人的感受,适时适当地表达个人的情绪。
2、能力目标:
逐步掌握一些情绪调节的有效方法,形成自我调适、自我控制的能力,继而能够较理智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3、知识目标:
(1)、认识人类情绪的丰富多样性,知道喜、怒、哀、惧是情绪的四种基本类型。
(2)、理解情绪对于个人行为与生活的影响与作用,包括情绪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3)、了解青少年时期情绪易于波动、不稳定的特点,明白情绪需要个人主动调控的道理。
(4)、知道情绪调控的一些有效方法。
三、课标要求:
(一)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节与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七年级政治《在挫折中奋起》教案模板(精选2篇)
七年级政治《在挫折中奋起》教案模板 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人们在遭受到挫折时,每个人的心理和态度反应是不一样的。有的屈服于挫折,有的战胜挫折。这些不同的反应是有多方面原因的,生活目标、生活态度、心理、身体等都会引起承受力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活动、小型辩论让学生体会对挫折的感受和挫折的两重性。通过事例的分析理解造成不同反应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对待挫折的信心,教会学生辩证地看问题,要看到事物的好的一面及坏的一面。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造成人们对待挫折的态度不同的原因,是本框的重点,讲好这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有助于增强他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2、挫折的两重性是本框的难点。挫折本身是不好的事情,但它可以变成好事,这一点初一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希望教师注意教法。
教法建议
1、教师安排学生做活动,感受挫折,并谈心理感受。
2、发动学生搜集战胜挫折、屈服于挫折的事例。
3、小型辩论:挫折利弊之我见 正方-----挫折对人有利;反方------挫折对人不利。
教学设计示例
复习提问:产生挫折的原因是什么?
人们遇到挫折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呢?
(学生活动):教师找几位学生到前面,蒙住眼睛,装扮盲人。活动有:走动、绕障碍、搬东西、取学习用具等。
活动完毕:教师请这几位学生谈感受。
七年级政治暑假作业(通用2篇)
七年级政治暑假作业 篇1
作业1:小花是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她总是忙于学习,不愿与同学交往。一天,老师提醒她,要多与同学们进行交往。她心里想,与同学交往会影响学习,我才不干呢?但是,整天一个人独来独往,埋头于书本里,小花也感到似乎缺少点什么?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回答:
(1)简要分析小花不愿与同学交往的这种心理。
(2)“与同学进行交往会影响学习”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3)你认为小花该怎么办?
作业2:王晓萌是家里的独生女,由于父母的过分宠爱,养成了不少坏习惯。比如,班集体组织的活动,她常常找借口不参加;班里组织对困难同学献爱心,她说那是“假惺惺”;班长让她参加运动会为班集体争光,她却认为那是负担;班里组织学习“一帮一”活动,她怕耽误自己的学习而拒绝……久而久之,王晓萌就感到自己成了孤独的人。对此,她很苦恼,却又找不到原因。
(1)王晓萌产生苦恼的原因是什么?(2)她今后应该怎么做?
作业3:
为了加强同学们的相互了解,促进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共同创建优秀的班集体,某校八年级某班在新学期的第一周进行了一次主题班会。假如你是该班级的同学,请你积极参与这次活动。
(1)请你用一句话为这次班会确定一个主题。(2)请为班级设计一个班徽或设计一句班级格言。
(3)请你以班委的名义向全班同学发出提议,共同创建优秀班集体。在倡议中你将阐述所学的哪些主要观点?(4)请写出主题班会的步骤。
作业4:请写一篇以个人名义在全校倡议诚实守信的倡议书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五课导学案
第三单元 做意志坚强的人
第五课: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
第五课第一框“人生难免有挫折”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到不畏挫折是可贵的心理品质的道理。树立正确的生活目标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能力目标:提高认识、分析及正确对待挫折的能力。能够做好接受挫折考验的思想准备。
知识目标:了解挫折的含义、造成因素及与人生的关系。知道面对挫折的三种态度及结果。
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到挫折的不可避免性
2、教学难点:提高自己抗挫折的正确态度、能力
相关链接:
1、材料二书本59页邓亚萍,讨论:①、遇到的挫折可能是什么? ②、她最终成功了吗?如果她遇此巨大挫折放弃了的话,能有今天吗?为什么?
2.书本60页,讨论: 对上述案例有何看法?
如果是“我”,会如何处理?
你还能例举其他类似的事情吗?
3、材料三,讨论:
如果是“我”,会是怎样的人生轨迹?
在你的人生经历中,遇到过类似的挫折吗?
《小明的一天》
小明早上到校上课,课上老师公布了考试的成绩,小明看到了成绩后留下了眼泪;课间小明与别的同学产生了矛盾,大家对他议论纷纷,小明在一边显出很孤独的样子;回家的路上,小名又遇到了倒霉的事情,他的自行车又坏了;回到家里,小明的父母在吵架,小明很无奈……
请同学们在讲完故事后,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 故事反映了小明的那些心理感受
2. 你认为他的反应正常吗?
在新年的时候,大家都会相互祝福问候。 那你会给别人说一些什么恭喜的话啊?
陕教版七年级政治下册全册教学设计1
例说使用陕西人教版《思想品德》课本的备课程序
由中国伦理学会、《红旗》出版社、四川湖北陕西河北云南五省教科所、北京中少教研中心、北京25中专家组编写的《思想品德》(陕人教版) 课本已在我省部分县(区)试用。这套课本设计思路独特,版式结构新颖、活泼,紧贴学生实际,很好地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理念,尤其是教材编写者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第一追求,真正代表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在诸多版本《思想品德》课本中,课改的步迈得最大,是一套难得的好课本。正因为教材编写者立足思想品德教育,最大限度地追求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就表现出课本在升学考试背景下的不足:淡化了知识体系,知识非常零散;课文中很少有正文(即对学科基本知识的表述);考试时学生不知如何做答;对《课程标准》要求从知识能力方面看,落实得不太到位等。大多数教师在使用此课本的过程中,感到课本过于“前卫”(无正文)。“前卫”的让教师不知如何使用,部分教师上课时,按课本内容让学生热热闹闹地“活动”一番,“活动”后学生和教师心里都感到空荡荡的,更对使用这套课本将来升学考试时是否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担忧。研究怎样正确使用这套课本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笔者本文以陕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十二课“国运兴衰动我心”一框为例,说明使用陕人教版《思想品德》课本备课时特有的备课程序。
第一步:阅读《点睛之笔》,明确课本内容要体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原文中的要求。如通过对课本59页《点晴之笔》的阅读,明白《国运兴衰动我心》一框要体现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三1.6中的“感受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