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版七年级信息技术第四章教案《数据输入与编辑技巧》教学设计
七年级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第二课 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信息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课 题
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信息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对信息的表示方法有一定的了解。初步了解ascⅱ编码方案.
2. 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存储容量单位---字节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阅读课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有合作学习的意识及会合作,培养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数值信息和非数值信息在计算机中如何表示。
教学难点
二进制数与二进制编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媒体使用
一、 导入新课
1、问题:我们从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数学,到现在你一共诉讼多少个数字?分组讨论以下?
听课
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学习的争论、思考、探究问题的情境
分组讨论
1、 〔布置任务〕每四人一组,讨论你学过的数,并记录下来,写在笔记本上(一人记录)其他人讨论
2、 [提问] 请各组派代表到前面写出本组认为的数?
小组讨论:一人记录,其他人讨论;(4分钟)
学生到前面写出“数“
1. 许多个
2. 无数个
3. 10个(0.1.2.3.4.5.6.7.8.9)
合作式学习,培养协作精神
屏幕广播
教师总结
教师引导: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0-9这10个字符组合表示任意一个数字,这种表示方法是“逢十进一”我们称之为十进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10页的“小博士”,然后想一想:除了书中提到的,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进制,请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然后告诉大家。
七年级信息技术《图文混排与超级链接》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制作作品——图文混排与超级链接》,本课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材上册第二单元第四节的内容。
一、说教材
《制作作品——图文混排与超级链接》是初中七年级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电脑基础知识,掌握了“word”文字的录入、插入、编辑的基础上展开的进一步深入的学习,同时也为第三单元演示文稿、第七单元excel表格中的艺术字、图片、超级链接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让学生能迅速地把知识技能转换成生活实践的一节课。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阐述本课的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电子板报的中的艺术字、图文混排以及超级链接的建立;
2、培养学生获取、加工、表达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提高学生交流表达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欣赏美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
学习的重难点是:
重点:1、艺术字,图片以及超级链接的建立;
2、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
难点:图文混排以及超级链接
二、说教法
“任务驱动法”可以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本课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要教学方法,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对教师给出的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以此来了解和掌握本课的知识要点,教师还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适时地引用“演示法”来突破本课的难点问题。(任务驱动法、合作法、演示法)
第一课信息社会(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第一课信息社会
课 题
信息与信息社会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发现身边的信息,来归纳什么是信息,以及它的含义与特征;
2、通过学生自己发现身边常见的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工具,再讨论哪些主要用于采集信息?哪些主要用于传递信息?哪些只能单向传递信息?哪些能双向传递信息?哪些用于处理信息?
情感目标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启发学生对问题深入思考。
教学重点
信息的含义以及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及其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辨别信息的真伪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媒体使用
引出主题
导入新课
1、 [导入新课]:同学们,这是我们信息技术的第一堂课,为什么我们要学习信息技术吗?信息是什么?那么让我们一起愉快的上完这节课,大家就都明白了。
听课
引入新课,调动学生兴趣
分组讨论
1、布置任务〕每四人一组,讨论你认为身边有哪些信息,并记录下来,写在笔记本上(一人记录)其他人讨论
2、 [提问] 请各组派代表到前面写出本组认为的信息?
小组讨论:一人记录,其他人讨论;(4分钟)
学生到前面写出“信息”
合作式学习,培养协作精神
屏幕广播
教师讲解
教师讲解
1、 我们身边的信息到处都是,例如:清晨,我们听到的闹钟的铃声,获取了“时间到了,该起床了”的信息,便会起床,打开收音机,收听天气预报,获取了与今天天气有关的信息,便可以决定今天需要穿多少衣服,出门时是否要携带雨具,在去学校的途中,交通信号灯提供了信息可以用来控制路上行人与车辆的停和行;到了学校后,在教室学习,在图书馆阅览或在计算机房上网,我们又获取了大量的信息。总之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和决策的重要依据。
七年级信息技术《第9课 美化封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图片工具栏、艺术字工具栏的基本功能。
技能目标
1.掌握自选图形的插入和修饰等操作。
2.掌握图片工具栏的使用。
3.掌握艺术字工具栏的使用。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和谐即是美”的审美意识。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插入自选图形、艺术字的修饰。
教学难点 :艺术字的修饰。
三、环境与素材
准备一些精美的封面作品供学生参考 。
四、教学建议
建议课时:1课时。
提供一些杂志封面或电子杂志作品给学生参考。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不局限于简单地模仿,而是发挥自已的创造能力,创作精美的个性化封面。
安排学生作品展评,可以采用自荐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等方式。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即主题突出、色彩协调、布局合理、有个性、有创新。
五、练习实施建议
•随堂练习1:希望学生利用图片工具栏上的各个按钮,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对自己的封面图片加以操作尝试。
•随堂练习2:让每组成员完成自己的封面设计之后再作评价、选出。
•随堂练习4:带“*”的练习,是鼓励学生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于图片的处理,比如利用画图软件添加有个性的文字或利用photoshop软件对图片加以淡化、滤镜等效果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