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归纳(通用2篇)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归纳 篇1
1生物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
2生物的特征:动物吃食物,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物的生活需要 );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植物通过气孔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生物能进行 );人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植物落叶:(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 );动物追猎物,含差草叶片合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 );植物产生种子,动物产卵、产崽:(生物能 和 );除( )外,生物都是由( )构成的。
3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个调查,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
)。
4按照( )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也可以按照( )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还可以按照用( )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5地球上( )其实只是它表面的一薄层,科学家把这一薄层叫做(生物圈)。
6如果以( )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达约( )的高度,向下可深入( )左右的深处。这个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 )、( )和( )。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通用2篇)
七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归纳 篇1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病毒除外)
二、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三、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
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四、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2、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水分、温度等
【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
探究的过程、对照实验的设计
(2)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最常见的是捕食关系,还有竞争关系、合作关系
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5、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考点归纳
1、玻片标本的特点及分类
特点:
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叫做切片
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的,叫做涂片
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叫做装片
分类:永久的和临时的两类玻片标本
2、动植物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动物临时装片:滴、刮、涂、盖、染
植物临时装片:滴、撕、展、盖、染
3、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及各结构功能
液泡※、细胞核、线粒体、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叶绿体※(打※为植物专有)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
细胞质:不是静止的,而是不停地流动着,它的流动能够加快细胞与外界化境的物质交换。
叶绿体: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实现物质的转化。
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撑细胞的作用。
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任意的渗出细胞,有害的物质不能轻易地进入细胞。
线粒体: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细胞分裂及细胞生长过程
细胞分裂: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细胞核先分为两个→随后细胞质分为两份→最后细胞分为两份
生长过程:吸取营养、体积增大→液泡逐渐减少→最后形成一个中央大液泡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
5、什么是细胞分化和细胞分化的结果
细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发生了分化。
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6、什么叫组织、器官和系统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7、植物常见组织的功能
输导组织(运输功能)、保护组织(保护)营养组织(贮存营养物质)分生组织
8、动物的主要组织功能
上皮组织(保护、分泌)结缔组织(营养、连接、支持、保护)肌肉组织(收缩和舒张)神经组织(产生兴奋和传导兴奋)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考点归纳
1、植物六大器官的功能。
根:固着、支持、贮藏、生殖等功能,最主要的是吸收水和无机盐。
茎:支持、贮藏、营养、生殖、输导水和无机盐还有有机物。
叶: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花:进行传粉和受精,发育成果实。
果实:保护种子,并贮藏营养物质。
种子:是植物传宗接代的工具,发育成新植物体的幼体。
2、根及根系的概念和分类
一株植物体上所有的跟的总和叫做根系。主根和侧根区别明显的根系是直根系;
主根不明显,主要由不定根组成是须根系
3、茎的主要特征
茎的基本特征是具有节和节间。
茎上着生叶和芽的部位叫做节,两个节之间的部分叫做节间。
4、风媒花和虫媒花的区别(了解)
虫媒花以颜色鲜艳的花冠、芳香或独特的气味来吸引昆虫来采蜜传粉;风媒花则没有鲜艳的花冠和特殊的气味,花多而密集,花粉轻而干燥,表面光滑,容易被风吹送传粉。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5、双子叶和单子叶植物的区别 (※)
单子叶
双子叶
子叶个数
1
2
根系
须根系
直根系
叶脉
平行脉
网状脉
基数
3
4或5
6、蔬菜的分类及粮食作物的分类
蔬菜分类:根菜类、茎菜类、果菜类、叶菜类、花菜类
粮食作物:谷类、豆类、薯类
7、雌蕊子房的结构及子房和果实的关系
子房 → 果实 子房壁 → 果皮 胚珠 → 种子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8、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七年级生物上册复习知识点裸子植物:根和茎都很发达,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胚珠裸露,没有子房壁,形成的种子裸露出来,没有果皮包被,适宜生活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①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有:生物因素(各种生物: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探究实验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生物在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环境。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概念汇总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共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藻类植物
1.结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种结构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2.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3.常见的藻类植物:衣藻(单细胞)、水绵(多细胞)、鹿角菜、马尾藻、石莼、紫菜、海带、裙带菜、石花菜等。
4.作用:做鱼类饵料、可供食用、可供药用等。
二、苔藓植物
1.结构:一般具有茎和叶。茎中没有导管,叶中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所以植株一般都很矮小。没有输导组织。
2.生活环境:大多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3.作用: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
1.结构:根、茎、叶中都有运输物质的管道,具有专门的输导组织。植株比苔藓植物高大。
2.生活环境: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潮湿环境中。
3.繁殖:苔藓、蕨类靠孢子繁殖后代。不结种子。
4.常见的蕨类植物:肾蕨、江南星蕨、卷柏、贯众、胎生狗脊、满江红等。
5.作用:卷柏、贯众等可供药用。满江红是一种优良的绿肥和饲料。煤的形成。
第二节种子植物
一、定义:能够结种子并由种子发育成的植物叫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二、种子的结构:菜豆种子的结构:
玉米种子的结构:
菜豆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菜豆种子
都有种皮和胚
子叶两片、没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里
玉米种子
子叶一片,有胚乳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