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卖泥塘教案

时间:2025-04-05

《青蛙卖泥塘》教案(精选16篇)

《青蛙卖泥塘》教案 篇1

  活动设计思路:

  在倡导建设和谐社会、和谐家园的今天,幼儿也需要有一个温馨、和谐、环保的环境和美丽的家园。于是我在“家·我的故事·美丽的家园”主题活动中,选用了获得陈伯吹优秀儿童文学作品奖的:《青蛙卖泥塘》这一故事题材,作为主题教学活动的内容之一,设计了本活动。

  活动目标

  1、体验青蛙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能大胆地从各个角度设想,并阐述自己的想法。

  2、能理解并欣赏故事,感受故事的有趣,初步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背景效果图,山脚下一块空地,一个烂泥塘,一只青蛙,一块卖泥塘的招牌)、图书若干本、板报。

  2、活动前介绍过故事的主要线索,并请幼儿思考你觉得青蛙这个想法好不好,有谁会来买泥塘呢;为什么;青蛙的泥塘有没有卖掉,青蛙最终的新家在哪儿。

  活动过程

  一、分享交流

  师:前几天陈老师讲过有一只青蛙住在烂泥塘里,觉得不怎么样,想把它卖掉,搬到城里去住,还请你们思考了四个问题。(幼儿回忆。)

  师:你们都进行了思考,有的把自己的想法画成了有趣的画,有的收集了相关的材料,还有的和爸爸妈妈一起展开了讨论。接下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听听谁的想法最有趣。(幼儿自由阐述自己的想法。)

  师:(在屏幕上投射电脑制作的幻灯片:烂泥塘、青蛙等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幼:一只青蛙。/一个水坑。)

  师:对了,一只青蛙和一个烂泥塘,这就是青蛙的家。(幼儿看着图片窃窃私语:青蛙的家在烂泥塘里?)

查看全文

青蛙卖泥塘教案(通用15篇)

青蛙卖泥塘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青蛙卖泥塘》向孩子们传达了保护环境,用双手改造环境的绿色思想,主要讲述的就是青蛙如何听取小动物们的建议在泥塘周围栽了树,种了花,还在泥塘周围盖了房子,在不知不觉中,烂泥塘变成了美好舒适的住所。

  设计思路(结合《纲要》)

  1.喜欢听故事,愿意与人交谈

  2.能清楚的说出自己想说的事情

  活动目标:认知目标:知道和了解青蛙的居住环境

  动作技能目标:能够说出老牛、野鸭、小鸟、蝴蝶等小动物的喜好

  情感态度目标:愿意参与故事的猜测,体验把泥塘建成美好家园的积极情感

  活动重难点:了解青蛙不再卖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感悟到通过双手将环境变美好的过程

  物质准备:青蛙、老牛、野鸭、蝴蝶、小鸟、小猴子等图片

  经验准备:知道各种动物的喜好和居住环境

  活动方法:多媒体演示法、提问法、

  活动过程

  活动环节:教师活动幼儿活动设计意图

  开始部分:通过复习儿歌《小青蛙回家》引出故事主人公—小青蛙,进一步提问小青蛙的居住环境(烂泥塘),猜想烂泥塘是什么样子的跟随教师一起歌唱《小青蛙回家》,联想青蛙的居住环境,进而推进情节让幼儿对小青蛙的居住环境产生好奇心

  基本部分1.出示图片

  老师:吆喝声把谁引来了?(老牛)老牛喜欢吃什么?(小草)可是周围有吗?(没有)所以老牛不想买泥塘,走了。

  小结:于是青蛙在泥塘周围种上了小草。

  2.出示图片(野鸭),老师:鸭子住在哪里?(池塘里)那它会买泥塘吗?(不会,池塘里全是泥巴,没有水),于是它不想买泥塘,走了。

查看全文

《青蛙卖泥塘》教案(精选17篇)

《青蛙卖泥塘》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

  2、模仿青蛙卖泥塘的吆喝声,学会故事中动物的对话。

  3、体验青蛙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泡沫箱、水、泥土、花、草、树、房子、小路图片、“卖泥塘”文字图片、动物头饰、课件

  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有趣,体验青蛙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并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生动的模仿青蛙的吆喝声和动物的对话。

  2、活动难点:能从各个角度设想,并阐述自己的想法。

  3、指导要点:在看看、听听、讲讲中引导幼儿理解故事。激发幼儿大胆设想及表达。

  活动过程

  1、音乐导入 提问:你们看,这是什么?(青蛙、泥塘) 你们知道青蛙要干什么吗?

  2、初步理解故事

  1)模仿青蛙的吆喝声,帮助青蛙卖泥塘。

  2)动物依次出场

  水牛、野鸭、小鸟、蝴蝶、小兔、小鹿

  小结:每次小动物们提出的建议,青蛙都照着它们的话去做,栽了树,种了花,修了路,还盖了房子。你们看,现在这个泥塘还是当初那个烂泥塘吗?它变成什么样子了?那你们猜猜最后青蛙还想卖掉泥塘吗?

  3、完整欣赏故事

  请幼儿说说青蛙最后不想卖掉泥塘的想法。

  4、角色游戏

  请个别幼儿扮演故事里出现的动物,剩余幼儿扮演青蛙,模仿动物们说的话。

  小结:青蛙经过自己的努力,把烂泥塘打扮成环境优美的地方,只要肯伸出勤劳的双手,一定会收获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查看全文

《青蛙卖泥塘》教案(精选6篇)

《青蛙卖泥塘》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生字“蛙、卖、籽、倒”。

  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教学重点: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生字“蛙、卖、籽、倒”。

  2.朗读课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学难点:

  能说出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后为什么又不卖泥塘了。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活动一:揭课题。

  1.我猜你演。

  动作篇:大摇大摆。

  表情篇:生气、高兴、惊讶。

  2.出示课题《青蛙买泥塘》,齐读课题。(强调“买”和“卖”的区别)

  3.学写生字“卖、蛙”。

  (1)观察需要注意的书写要点。

  (2)师范写,生描一写一。

  (3)展评。

  活动二:我会读。

  1.出示《语文课堂作业本》第71页“读一读,记一记”中难读的生词:

  guàn  pái  tng

  灌水  牌子  挺舒服

  bosa  lèng  yohe

  播撒  愣住  吆喝

  2.请小老师带读。

  3.重点学习生字“牌、播撒、愣住、喝”。

  牌: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牌子?并出示相关图。

  播撒、愣住:谁来演一演?

  喝:多音字,在“吆喝”一词中读轻声。

  4.去掉拼音认读。

  (1)抢读。

  (2)齐读。

  活动三:我会说

  一、自读全文。(要求:读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1..青蛙为卖泥塘,做了哪些事?用画出来。

  2.学生汇报,师相机板贴(示意图):

  种草、灌水、栽树、种花、修路、盖房。

查看全文

《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精选13篇)

《青蛙卖泥塘》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

  3、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教学重点:

  1、认识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人物对话。

  2、学习课文,树立环保意识,认识环境的重要。使学生感悟到美好的环境是靠我们勤劳的双手创造的。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角色语气。

  3、学习课文,朗读感悟课文1——3自然段。

  教学重点:

  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朗读感悟课文1——3自然段。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大嘴巴,叫呱呱,游泳跳高本领大

  不吃米,不啃瓜,专吃害虫为农家

  2、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个故事,名字叫《青蛙卖泥塘》(板书),指名读题,全班齐读。

  3、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呢?

  二、初读课文。

  1、读课文,找出藏在文中的生字娃娃,借助生字表中的音节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

  (1)自由认读。

  (2)请“小老师”来带读生字。

查看全文

《青蛙卖泥塘》说课稿(精选2篇)

《青蛙卖泥塘》说课稿 篇1

  说教材:

  1、教材说明。

  《青蛙卖泥塘》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本单元的课文向孩子们传达了保护环境,用双手改造环境的绿色思想。《青蛙卖泥塘》讲述的就是青蛙如何听取小动物们的建议在泥塘周围栽了树,种了花,还在泥塘旁边盖了房子。在不知不觉中,以前的烂泥塘被青蛙用勤劳的双手创造成了一个美好、舒适的住所。看到这样美好的环境,青蛙就不再卖泥塘了。

  2、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课标中对二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和童话故事的特点以及单元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学习生字词,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内容,大致了解青蛙没有卖掉泥塘的原因。

  4、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泥塘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教学重点为:

  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大致了解青蛙没有卖掉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教学难点为: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青蛙不再卖掉泥塘的原因,感受泥塘发生的变化,从而感悟到通过我们的劳动可以创造美好的环境。

  说学情:

  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经过了一年的语文学习,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对于语言也有了一些积累,在形象思维依然丰富的同时,逻辑思维也正逐渐形成,开始为跨向下一个年级段――中年级做着各种知识、情感、能力的准备。那么,在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中,除了继续以培养学生识字、写字的能力为重点外,要加强阅读教学的研究,把朗读训练和词语教学紧密地结合,在品词析句中体验语文的魅力,让学生习得必要的读书方法,培养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感悟、体验、运用等各种语文能力。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无论是识字教学还是语段阅读,都尽量教授并适时总结学习的方法,在愉快、分享中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