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随笔作文八篇
又是一年的清明节,上坟的繁琐跟奔波却从未改变,变得只是今年清明,大家的脚步慢了起来,下面是关于清明随笔作文八篇的内容,欢迎阅读!
【篇一:清明节随笔】
百鸟抖落翅膀的严寒,在如明镜般的高空飞翔;柳枝抽出新绿,柳絮在空中曼妙轻舞;云朵扬起白帆,蓝天如海,就连石头,也抑制不住自己开花的欲望。我安静地坐在窗前,任风肆意地拨弄着头发,凝望着窗外明媚灿烂的阳光跟奔跑的孩童,思绪却已经不知飘向何方。古人的思维真是奇妙,将清新明丽的春之美景与生离死别的人间悲酸合为一体,这其中又藏有怎样的玄机呢?
在我看来,清明节就是一个“缅怀过去,思考当下,面向未来”的节日。
缅怀过去,无非就是感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沉重,体会“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的孤独寂寥。想着先人们在世时的音容笑貌;想着先人们在世时对自己的好与坏;想着那些先人们在世时微不足道的,现在却回味无穷的琐事;想着那些以前不愿听的,现在想听却听不到的话;想着……
活在当下,也就是出去踏踏青。烟花三月,万物复苏,春光明媚。绝对是踏青的好时节。天空湛蓝、高远、明净,像似一匹蓝缎。艳阳金黄、圆润、热烈,静静地高悬在碧空,洒下暖暖的光芒,让人温暖舒服。找个宁静的公园,将春风搂入怀中,再静静聆听鸟儿对春的赞歌,宁静,美好……
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纷纷丝雨,嗅着百花芬芳与淡淡的烟火味儿,思考着又该如何面对下一年的风风雨雨。这就是面向未来。
清明随笔作文800字
清明节,一个对故去人抒发思念的节日,一个给自己留下思恋的节日。
——题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写的诗句,抒发了多少人对故去人的思绪与忧伤。
一到清明,天公便开始哭泣,望着窗外的情景,想起那淡淡的忧伤。记得,那是太奶奶去世的时候,就连远在外地上班的姑姑、姑父全都回来了。那个时候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趴在棺材上痛哭。直到几天后,我才知道,我太奶奶走了,永远的走了,永远的离开了我们!那时,我迟到的泪水奔涌而出,可太奶奶却已远去,不再回来!
每到清明节,我肯定会去给我的太奶奶扫墓。今年的清明,乘坐车中,只见窗外白茫茫一片,无数虚线偶尔闪过一两个身影,渐渐的消失在阵阵哀伤中。每次来到太奶奶的墓前,我总会忍不住失声痛哭——因为我想起每次回老家,她对我的微笑,想起她逗我玩、逗我笑、逗我开心的情景,还有她为我做的美食……
一阵山风吹来,山上粉色的桃花,金黄的油菜花,传来阵阵清香。清明在我心里,不单是一个节气,也不是一个仪式,而是对逝去亲人的哀思,是对生命的敬礼!
清明节不单有种种哀思,还有淡淡的童趣。
在老家的篮球场上,我正放着风筝。风筝是个小燕子形状,由于做工巧妙,栩栩如生的小燕子在篮球场特别出彩。一阵山风吹过,我便开始起跑,没一会儿,风筝就飞了起来,我就停了下来。望着宁静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给蓝蓝的天空中增加了几分色彩,美得像一幅画儿,漂亮的风筝就在这一幅美妙的画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正是写放风筝的场景。风筝飞的老高,牵住风筝的线忽然断了,于是我们在遗憾中目送风筝飞向远方……
清明随笔作文800字
“今天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如何?”一大早,房间里就传来爸爸兴奋的声音。一听到旅行,我和妈妈两眼放光,异口同声地问:“去哪儿玩?人肯定很多。”爸爸笑着说:“那里人不多,到了你们就知道了。”
吃过早饭,备了些零食,我们就上路了。
我们边听边哼着车上的歌,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一会儿就来到了黄岩,放眼望去,朵朵白云飘在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青山周围。瞧!那朵云像用一只手托住下巴的猫,那只猫的旁边好像有一条大鱼,原来这只猫是在等待美味呀;那朵云好像天上派来的小仙女,保佑天气晴朗;那朵云则像一只张大嘴的鳄鱼……不知不觉汽车已开上山路,我还沉浸在我的遐想之中。
“你知道这是哪吗?”一个声音打断了我的构思。“啊!是鸟山,我们在跑山”。我兴奋地叫起来。“没错。”爸爸说:“坐稳了,前面有弯道。”只见爸爸的手将方向盘一会儿向右打死,然后又迅速地向左打死,我们的身体也随之倾斜,听不见车内的音乐,只有风在耳旁呼呼作响,随之扑鼻而来的不再是汽车尾气,而是淡淡的花香与泥土的芬芳。车外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竹林,他们挺拔、粗壮,有的扎根于岩缝,忽地想起郑板桥写的《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竹枝又细又长,枝头有三四片如同水滴状的竹叶,青翠欲滴,让人心生喜爱。
汽车顺着山路摇摆而上,很快就到了山顶,那风景更是壮丽,刚下车就听见“叮叮咚咚”的响声,顺着声音寻去,原来是清澈的山涧随光滑、长满苔藓的岩壁飞流而下,这山涧虽小,却让我感受到它想汇成江河大海的志气。我弯下腰,蹲下来——野花、野草,那最亮丽的风景线是辛勤劳作、采花酿蜜的蜜蜂,它们停在花上,尽心尽力地酿好每一滴蜜。李商隐的《风》突然出现在脑海里:“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清明随笔作文400字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第当清明时,我不由想起。
今天,是4月5日,又是一个清明节了。我回到了老家——顺昌。爷爷带领着我们来到墓地。大家下了车,有点拿着斧头,有的拿锄头,还有的拿着柴刀。我和妈妈什么工具都没有,只好用手来拔草,我们戴上手套,就开工了。今天空中没有一片白云,没有一点儿清风,却还头顶着一轮烈日,不一会儿大家都汗如雨下,大家的脸变成了红苹果儿,可就是这样,大家也没有停下来休息。大约20分钟过去了,墓地被大家打扫的焕然一新了!爷爷把祭品放在墓前,接着,大家都开始烧香。然后就烧纸钱,最后,爸爸把鞭炮一点,伴着“啪啪啪……”绵绵不断的声音,我们向山下走去。
清明随笔作文500字
又是清明,又是如丝细雨。似乎几千年来从未更替的气流交换如期带来了一场渗着寒意却又充满暖的希望的细雨。假期里并无许多事情可做,祭祖事宜早已完毕,家中诸事也都有长辈张罗,不甘于宅起来的我披起雨衣出了家门。
出了楼道,风雨寒意一起席卷过来,一个激灵带走了我懒洋洋的倦意。小路,小山,小河,往昔明了的一切似乎都在苍茫的天地间化作了一片。我已然忘记了自己的初衷,默默地游逛着,漂流着,不知不觉的灵魂也已经化进了天地。
人生短短三万天,如梦似幻,每个人都好似一柄刻刀,在这个似乎无穷大却又无穷小的世界里勾勒着各种痕迹。每一道都那么的漫不经心那么的随心所欲,每一道却又在历史规律这只大手之下显得那么的张弛有度,那么的井然有序。
2019年清明随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你断魂了吗?小编就特意整理了以下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xx年清明随笔篇一
我从十几岁离家在外读书,再没有在清明节时候回过家。今年因公出差,顺便回家看看。这年月,人们越来越重视清明回家祭祖了,国家还专门放小长假方便人们回家。
在家休整了一天,昨天一大早陪父母一起下乡。父亲行动不便,二表姐一家专程开车来接。冒着细雨,我们在中午前抵达大表姐家。今年我们要去拜祭我的外公外婆,于我,是第一次。在上山的路上,我缠着妈妈讲述他们的故事。
我的外公生于,逝于1978年。那时的我还不到三岁,对他毫无印象。我的外婆在我母亲二岁多时就因病去世了,所以母亲对她也没有任何印象。
据说外公九岁时就父母双亡成了孤儿,独自带着三个妹妹靠打长工度日。他异常勤劳,一生耕作,把三个妹妹拉扯大并让她们结婚生子。外婆在生了一男三女后,四十一岁时因病去世。那时候刚刚解放,农村缺医少药,一个急病就可能丧命。
对于外公外婆,母亲能讲述的故事不多。估计那时候的苦难是普遍现象,人们早已习以为常。作为普通的农民,外公不可能有辉煌的过往或显赫的成就,也就没有什么让她记忆深刻的地方。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故事,母亲觉得没有什么好讲。最后只总结了一句是:“都是一条苦藤上结的苦瓜”。
山路在大雨过后异常泥泞,我们双脚沾满了泥巴,越来越重,只有不停把脚朝远处的天空狠狠踢几下,才能把厚重的泥巴踢掉。山里空气清新,安静又萧瑟,少有人烟。很多人搬到离公路更近的地方居住,只有间或一两间房屋散落在半坡上。乡下抛荒严重,四处的荒野已经没有多少人耕种。现在的人们已经很不屑于从土地刨食,更多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挣钱或是做生意。留守的大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农民,无力耕种,壮劳力日渐凋敝,就是不远离家乡,也可以就近打打零工,一天挣个百八十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