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教案

时间:2025-04-05

《青花》教案(精选6篇)

《青花》教案 篇1

  一、活动内容:

  水墨青花。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装饰花瓶的活动,培养幼儿对画的热爱,体验印染和装饰所带来的乐趣。

  2、通过欣赏青花瓷,简单了解二方连续纹样的特点。

  3、能够较熟练的运用毛笔和国画颜料进行印染和装饰,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三、活动重点:

  运用毛笔和国画颜料进行印染和装饰花瓶。

  四、活动难点:

  二方连续纹样的设计。

  五、活动准备:

  1、教具:课件、范例。

  2、学具:纸盘、报纸、毛笔、花瓶底图、宣纸幼儿人手一份;颜料两人一份。

  六、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师幼问好。

  2、欣赏视频,引出主题。

  今天刘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段师视频,请小朋友仔细的看。

  师提问: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视频上的瓷器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只有蓝白两种颜色):古时候人们把蓝色叫做青色,所以我们看到的这些瓷器就是我们特有的青花瓷。青花瓷只有蓝白两种颜色,又称白地青花瓷,也叫青花,很有特点。

  (二)基本部分。

  1、欣赏青花瓷实物,激发兴趣。

  2、学习运用印染的方法制作青花瓷。

  (1)谈话激趣。

  现在老师要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制作青花,我不用毛笔来画,只请清水帮忙,你们相信吗?

  (2)教师示范做印染画的方法。

  (3)幼儿动手做印染画。

  3、继续欣赏青花瓷,认识了解二方连续纹样。

  (1)了解青花瓷花瓶的的各部分名称。

  (2)认识了解二方连续纹样。

  (3)欣赏范例,说一说喜欢哪一部分。

查看全文

《青花》教案(通用3篇)

《青花》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认识中国的青花瓷艺,体会作者对文中所写青花瓷艺人的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精神的热烈赞颂之情。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4.帮助学生认识本课生字新词,会写“鬓、访”等7个生字;理解“两鬓斑白、锲而不舍、瑕疵、纷至沓来、迷惘、郑重其事、如饥似渴、茅塞顿开”等词语。

  教学重点:

  了解“我”是怎样寻找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的。

  教学难点:

  理解“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这句话。了解“我”的努力,读懂父亲的表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关于青花瓷的多媒体电脑课件和文字材料、图片、歌曲等。

  学生准备

  课前搜集关于青花瓷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青花瓷》片段,配合课件出示青花瓷器的图片,让学生通过视听两方面欣赏青花之美。

  2.师:这些漂亮的瓷器有个美丽的名字,叫“青花”。(板书课题)

  3.学生自读课后的“学习链接”,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青花瓷的资料,认识青花。

  4.教师小结:20xx年11月6日在英国伦敦举行的中国艺术品专场拍卖会上,一个明代永乐年间烧制的青花扁壶以100万英镑的高价成交。(课件出示图片)20xx年北京奥运会的颁奖礼仪小姐的礼服,设计灵感也来自于这完美的青花瓷。

查看全文

青花

【教材分析】
    陶瓷是中国文化艺术的重要部分。而中国瓷器的发展,则以青花瓷器为最早,在世界享有盛誉。本课讲述了“以青花为业,以青花为荣”的一家父子俩的生动故事,赞美了青花瓷艺人的执著的创新精神;也从另一个侧面写出了中国青花世代相传、不断发展的原因,那就是从古至今都有像文中父子俩那样的瓷器艺人在为中国青花的发展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精力。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认识中国的青花瓷艺,体会作者对文中所写青花瓷艺人的追求完美、不断创新精神的热烈赞颂之情。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一些重点句子的含义及表达的情感。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4.帮助学生认识本课生字新词,会写“鬓、访”等7个生字;理解“两鬓斑白、锲而不舍、瑕疵、纷至沓来、迷惘、郑重其事、如饥似渴、茅塞顿开”等词语。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是怎样寻找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的。理解“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这句话。了解“我”的努力,读懂父亲的表情。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关于青花瓷的多媒体电脑课件和文字材料、图片、歌曲等。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关于青花瓷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查看全文

《青花瓷》教案(精选14篇)

《青花瓷》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国瓷”,是中国文化的象征。青花瓷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也是很好的幼儿美术欣赏教材,既可以扩大孩子的视野,又能丰富他们的审美情趣。于是,我带孩子走进了青花瓷的世界,近距离地欣赏国瓷,感受中国文化,让幼儿从小了解和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目标:

  1、欣赏青花瓷的不同造型、花纹和蓝白色彩搭配的美,感受作品的造型和图案美,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2、初步运用线描的方法设计“青花瓷”上的花纹。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

  PPT课件、青花瓷实物、轻音乐《青花瓷》、歌曲《青花瓷》。

  2、幼儿学具:

  废旧纸箱板、蛋糕盘纸板、纸质手提袋子、蓝色勾线笔。

  3、经验准备:

  幼儿对青花瓷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重难点:

  1、重点:

  欣赏青花瓷的不同造型、花纹和蓝白色彩搭配的美感受作品的造型和图案美,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2、难点:

  运用线描的方法设计“青花瓷”上的花纹。

  活动过程:

  1、随《青花瓷》音乐做律动进入活动室

  师:刚才我们进来的时候,老师播放的是什么音乐啊?谁来说一说?

  师:对。歌曲里唱的就是周杰伦的《青花瓷》。是我们国家的国粹青花瓷,今天王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两样东西,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出示青花瓷让幼儿欣赏)

  师:他们有什么地方不同啊?

  幼:形状不一样。

  师: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查看全文

青花瓷教案范文(通用12篇)

青花瓷教案范文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青花瓷的不同形状、花纹和蓝白色彩搭配的美。

  2、认识对称的图案,学习用轴对称的方法,运用各种线条、图案装饰青花瓷。

  3、知道青花瓷是中国人发明的,增强民族自豪感。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

  课前认识青花瓷的由来,知道青花瓷的特点。

  2、教具准备:

  各种造型、图案的青花瓷图片若干(实物或课件。)

  3、学具准备:

  画纸画笔若干,《画而乐》5岁下册幼儿用书p15。

  活动过程

  1、出示青花瓷实物,让幼儿欣赏,引起兴趣。

  教师:今天巧虎送了小朋友一个礼物,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出示青花瓷让幼儿欣赏。)

  教师:这些是什么宝贝呀?它上面画有什么?有什么形状?什么颜色?

  教师小结:这些瓷器它们只有白底和蓝色,这种白底蓝色的瓷器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青花瓷。古代人把蓝色叫做青,他们又觉得这种瓷器像花儿一样美,所以叫青花瓷,是我们中国特有的瓷器。

  2、观察青花瓷,找出图案装饰的规律,认识轴对称图案。

  3、扩散幼儿思维,学习设计各种轴对称的图案。

  教师:如果让你来设计,你想给青花瓷器画上什么美丽的图案呢?(教师可提示幼儿:蝴蝶、花朵、星星、蜻蜓……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描述,示范画1—2种轴对称的图案。)

  4、幼儿开始设计绘画青花瓷,先观察作业纸背面的步骤图,与同伴交流,探索轴对称图案的设计绘画方法。

  5、幼儿练习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6、与同伴一起交流分享。

青花瓷教案范文 篇2

查看全文

《青花瓷》优秀教案(精选15篇)

《青花瓷》优秀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青花瓷以其独特的艺术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国瓷”,是中国文化的象征。青花瓷产品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也是很好的幼儿美术欣赏教材,既可以扩大孩子的视野,又能丰富他们的审美情趣。于是,我带孩子走进了青花瓷的世界,近距离地欣赏国瓷,感受中国文化,让幼儿从小了解和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艺术之美,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活动目标:

  1、欣赏青花瓷的不同造型、花纹和蓝白色彩搭配的美,感受作品的造型和图案美,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2、初步运用线描的方法设计“青花瓷”上的花纹。

  活动准备:

  1、教师教具:

  PPT课件、青花瓷实物、轻音乐《青花瓷》、歌曲《青花瓷》。

  2、幼儿学具:

  废旧纸箱板、蛋糕盘纸板、纸质手提袋子、蓝色勾线笔。

  3、经验准备:

  幼儿对青花瓷有初步的认识。

  活动重难点:

  1、重点:

  欣赏青花瓷的不同造型、花纹和蓝白色彩搭配的美感受作品的造型和图案美,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2、难点:

  运用线描的方法设计“青花瓷”上的花纹。

  活动过程:

  1、随《青花瓷》音乐做律动进入活动室

  师:刚才我们进来的时候,老师播放的是什么音乐啊?谁来说一说?

  师:对。歌曲里唱的就是周杰伦的《青花瓷》。是我们国家的国粹青花瓷,今天王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两样东西,小朋友想不想看看?(出示青花瓷让幼儿欣赏)

  师:他们有什么地方不同啊?

  幼:形状不一样。

  师: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