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桥》教学设计(通用13篇)

《桥》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⒈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⒉正确认读十二个生字。

  ⒊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⒋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想像的奇妙。

  重难点分析:

  通过课文的阅读,使学生了解课文中介绍的彩虹美丽奇特的景象,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的热爱。

  课前准备:

  图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并结合生活说一说:这是什么?它像什么?

  2、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彩虹有关的一篇课文(出示课题)。

  3、说一说:“七彩”指哪些颜色?(介绍科普知识)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进行科普教育,实现学科的整合。

  *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打开书指读一遍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读不通顺的语句画下来,多读几遍。

  2、师范读课文。

  3、小组合作,认读识字。

  4、师出示带生字的词或短句,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读记忆生字。

  去掉拼音读一读读生词、生字。

  教师先不要范读,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读,使学生在自读中熟悉生字词。

  教师的范读,可以达到正音、指导的作用。

  在认读生词和生字时,教师有意识的从简到难,帮助学生在课文的语境中循序渐进地认识生字、新词,有利于很好的记忆。

  *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1、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读课文。同组同学互相评价指正。在小组内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

查看全文

《桥》教学设计(通用16篇)

《桥》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概念及“孤岛取宝”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技能目标: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仰卧推起成桥的动作方法,发展学生脊柱部位的柔韧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拓展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二、教材分析:

  1、本课为四年级的教材内容,仰卧推起成桥,属于平衡类技巧,此项练习曾经在三年级出现过,但由于当时学生年龄小,力量素质较差,控制能力薄弱,因此完成的质量不高。本次课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切入点,安排了练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主要靠双臂、两腿、推蹬、顶髋、挺腰,使身体拉满弓成“桥”。让学生体会身体倒置的体位感觉和运动感觉,提高控制身体平衡能力,为学习手翻类技巧教材打下基础。

  2、“孤岛取宝”游戏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团队沟通,提升团队协作精神,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潜能,增强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的时期,比较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并乐于向同伴展示运动动作,而且绝大多数学生已经学会多种运动基本技能,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所专长,他们模仿能力强、好奇心强、依赖性强,但是自我约束能力差,绝大多数同学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和他人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四、教学方法:

  教法:

  1、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入境动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锻炼的积极性。

查看全文

《桥》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桥》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内容】《桥》人教版新教材五年级语文第十册第四单元第十六课(需2课时)。

  【教材分析】

  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高韵味,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

  【学情分析】

  学生学过有关“桥”的课文,但这篇课文仅用一个“桥”做题目,与以前学过的有关桥的课文一样吗?     

  作者会写些什么呢?这又是一做什么样的桥呢?让学生展开想象,大胆地预测文章,然后再去读课文。     

  这样做有助于培养学生根据题目揣测课文内容的能力。

  【教学目标】

  1、品味语言,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2、积淀情感,让学生在塑造的情境与氛围中感情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3、在语言情境中,体验生命的意义,促进生命的成长。

  【教学理念】继续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领悟老汉每一次举动的内涵与精神。突出对比,营造氛围。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聊天

  1、说说表示很高兴的成语。

  2、说说表示很害怕的成语。

  二、营造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

  1、出示课件(带声音的洪水肆虐的情景)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

查看全文

《桥》教学设计(精选16篇)

《桥》教学设计 篇1

  16《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品质和人格魅力。

  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3、认识6个生字,学会本课新词、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都见过桥。谁来说说你见过的桥?(板书:桥)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这些桥都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我们的汉字常是一词多义,这个“桥”除了指我们常见的这些便于通行的建筑物外,还有什么意思呢?(形状如桥梁的)

  对,我们曾学过的《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中的“桥”就是指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今天我们来学习《桥》这篇课文,看看那这里的“桥”又是指什么呢?

  二、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4、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老汉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自学提示:

  1、读课文大家要先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文中生字组成的词,多读几遍。

  2、画出容易读错的地方提醒一下大家。

  3、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再读课文,说一说那儿让你感动?

  四、自学、交流:

  1、交流容易读错的地方。如多音字的读法。

查看全文

桥教学设计(通用16篇)

桥教学设计 篇1

  【教材简析】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这样安排结构,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继续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设计理念】

  《桥》一课语言通俗,但蕴涵于字里行间的感情深沉而挚烈。根据教材特点,本案设计了“在速读中整体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体味人物内心情感,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并以此点燃学生情感,引发真情,促进学生主动探求,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狞笑、拥戴、放肆、呻吟、搀扶、祭奠、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品味语言中深刻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查看全文

16桥教学设计(精选17篇)

16桥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深刻感受老汉危急时刻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自己扛起来的人格与精神。

  2、积淀情感,让学生在塑造的情境与氛围中感情朗读课文,得到语感的有效提升。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地方,感受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题目所蕴含的深意。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营造洪水肆虐的危急情境:

  师:同学门上刻之前老师请同学门看一段录像,大家看后说一说你看到什么、听到了什么或想到了什么?

  1、出示课件(带声音的洪水肆虐的情景)。

  2、假如这样的情景就发生在你的身边,你会有怎样的反应?  

  揭示课题:师:是呀,逃生是人的本能,此时此刻“桥”就是人们生存的希望啊!今天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16课《桥》板书课题、读题。

  二、回顾旧知

  请同学门把书翻到16课在上节课的基础上快速浏览课文,回顾一下课文住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感受洪水肆虐的危急与人们的恐慌

  1、师:下面我们重新回到红水席卷村庄的场面请大家自由读文1~6,把文读通,把文中能令人恐慌的句子多读几遍。  

  2、随机交流:哪处让你最害怕,就读那一处。(随机询问:你干吗害怕?) 

  ⑴ 第一句:像泼,像倒,大雨滂沱,能读得这么轻吗?  

  ⑵ 第二句:洪水已经追着你的屁股了,还能这样无动于衷吗?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