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兵教案

时间:2025-04-05

《菩萨兵》教案范文(精选13篇)

《菩萨兵》教案范文 篇1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

  菩萨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学会9/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准备:

  投影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看投影,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

  2,板书课题,问:什么是菩萨兵 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

  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习生字词,不懂的词语用线画出来.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

  (2)齐读词语.

  (3)说说不懂的词语的意思.

  糟蹋:侮辱.

  热火朝天:比喻群众性运动或工作达到热烈,高涨的境界.

  3,分段指名读课文.想每段告诉我们什么

  4,用一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第一段

  1,自由读.

  2,指名说你知道了什么

  3,指导读出感情.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钢笔描红.

  3,完成书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3,理解藏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体会红军对少数民族同胞的赤诚爱心,领悟军爱民的优良作风与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一个活动场面.

  教学准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查看全文

《菩萨兵》教案(精选17篇)

《菩萨兵》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课文。

  2、学会9/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藏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体会红军对少数民族同胞的赤诚爱心,领悟军爱民的优良作风与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能运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一个活动场面。

  教具准备:

  投影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看投影,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

  2、板书课题,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呢?

  二、初读指导

  1、自学

  要求:

  (1)轻声读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2)学习生字词,不懂的词语用线画出来。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读。

  (2)齐读词语。

  (3)说说不懂的词语的意思。

  糟蹋:侮辱。

  热火朝天:比喻群众性运动或工作达到热烈、高涨的境界。

  3、分段指名读课文。想每段告诉我们什么?

  4、用一句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第一段

  1、自由读。

  2、指名说你知道了什么?

  3、指导读出感情。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用钢笔描红。

  3、完成书后第三题。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二、默读全文,想: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

  画出有关的语句。

  三、继续精读课文2—5自然段

查看全文

《菩萨兵》教案(精选16篇)

《菩萨兵》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生字词。

  2、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引入:朱总司令为什么急坏了?读课文的2~5自然段,用“~~~~”画出来。

  (一)学习第二段(2~5自然段)。

  1、边读边交流:

  (1)一急:“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a、你读懂了什么?说明了什么?(板书:在山里受不了)

  b、以上的句子换为一般的句子,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会受不了的。

  C、指导有感情朗读。

  (2)二急:“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a、这话是什么时候说的?(板书:节气不饶人)

  b、“节气不饶人”说明了什么?

  C、从这句话里,你又可以看出什么呢?从哪个词看出来?(板书:抢种)

  d、有感情朗读。

  (二)学习第三段(6~7自然段)。

  导入:朱总司令急在心上,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1、自读6~7自然段。

  2、指名学生说。

  3、理解“尽心尽力”和“热火朝天”,用“尽心尽力”并造句。

  4、理解“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5、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四段(8~9自然段)。

查看全文

菩萨兵 教案(精选7篇)

菩萨兵 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军爱民的一个感人故事。朱德总司令带领的红军以菩萨似的心肠为藏民着想、替藏胞春耕,以实际的爱民行动赢得了藏胞的信赖与欢迎。

  全文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双线并进。一条线正面写朱德领导的红军部队,一条线侧面写藏胞。写红军部队,着重写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从而体现红军的菩萨心肠,略写红军怎么找藏胞,怎么搞春耕,详略得当。

  学情分析:

  估计学生能通过课前预习读通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朱德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品质,课上要让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反复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并学会在习作中通过语言表达心声。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讲这个故事。

  2、学会18个生字,理解词语。

  3、能用“热火朝天”、“干干净净”等词语描写同学们大扫除的'情景。

  4、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德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初读课文,读讲第1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简述红军长征背景。

  2、板书课题,提问:什么是“菩萨兵”?藏族同胞为什么称红军为“菩萨兵”?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查看全文

《菩萨兵》教案(精选21篇)

《菩萨兵》教案 篇1

  课题

  菩萨兵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复述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尽心尽力”造句。

  3、体会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对藏族同胞的关心与爱护,感悟军民之间的鱼水情深。

  教学重难点

  理解朱总司令的话,体会其中包含的意思。

  教具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个性化设计或课堂随记

  揭示课题

  1、学习《朱德的扁担》这一课,我们认识了“朱德” ,而朱德所带的军队,被人们称之为“菩萨兵”(板书课题)

  菩萨是传说中善良、慈悲、救苦救难而又无所不能的神。那么,请同学们猜猜看,“菩萨兵”是什么意思?

  菩萨兵是一个了不起的美称。让我们带着称赞、崇敬之情一起来读课题----《菩萨兵》

  2、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什么是“菩萨兵”?为什么称朱德所带的军队为“菩萨兵”?

  初读交流

  整体感知

  1、自学生字词(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出示:

  菩萨 糟蹋 藏族 一段 同胞 反动 朱德 翻译 糊涂  不饶人 哪怨不得 春耕 挨饿 播种 干干净净

  2、检查词语及课文朗读情况。

  3、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检查长句子朗读。出示:

  ①    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一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就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查看全文

《菩萨兵》教案(精选15篇)

《菩萨兵》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题解】

  接触这个标题就让人产生一种新奇感,我们听说过步兵、炮兵,还没有听说过菩萨兵的。菩萨在佛教中本来是指达到自觉(自身得到解脱)、觉他(使众生得到解脱)两项佛教修行果位者,人们一般也称所崇拜的庙宇里的佛像为菩萨,菩萨给人的感觉是慈祥的,关心和帮助他人的。难道这篇课文写的就是这样一支神兵吗?这给人留下一个悬念。

  【结构分析】

  本文记叙了朱德总司令领导的工农红军到达藏民居住的地区以后,在藏族同胞对他们有误解的情况下,为了争取藏族同胞,朱德总司令带领大家为藏族同胞进行春耕,从而赢得了藏族同胞的理解和信任,体现了中国工农红军关心人民利益,以人民为亲人的崇高宗旨。

  全文九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五自然段),藏胞躲红军,红军找藏胞。红军来到藏民居住的地区,准备休整一下,没想到藏族同胞却“躲进了深山”,“不敢露面”。朱德总司令派人到山里去找,结果藏族同胞一见红军就跑,有人埋怨藏族同胞,而朱德总司令却说“这也怨不得他们”。课文的这一部分交代了由于藏族同胞对红军的不理解而产生矛盾冲突,而解决这一矛盾冲突的关键在红军。

  第二部分(第六~九自然段),红军帮助藏胞,藏胞感激红军。朱德总司令知道,光用语言是不能够让藏族同胞消除误解的,要让藏族同胞真正认识到工农红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就必须拿出行动来。于是,朱德总司令发动大家并且自己带头为藏族同胞进行春耕。藏族同胞看到了红军的所作所为,终于认识到红军不是坏人而是好人,不是一般的好人,是和他们心目中菩萨一样的最好、最亲的人。    综观全文,写藏族同胞的变化是遵循着这样的线索,即从躲红军到悄悄地回来见红军、感激红军;写红军对藏族同胞的争取展示出这样的过程,即从寻找(口头上的说服)到春耕(行动上的证明)。这样的结构方式便于充分显示子弟兵与人民之间亲如一家的关系。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