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教案

时间:2025-04-05

《蒲公英》教案优秀(精选17篇)

《蒲公英》教案优秀 篇1

  教学内容:

  蒲公英

  共几课时:

  3课时

  课型:

  新授

  第几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呈现出的做事要实事求是的道理。

  4.继续培养边读边想、咀嚼品味、圈画批注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

  教学资源:

  1.文中插图形象生动,反映了文本内容,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

  2.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它只有十几厘米高,体内有雪白的乳汁,就像牛奶一样。春天,蒲公英开花了,看上去好像是一朵花,其实是许多小花聚在一起。秋天,花变成了种子,头上长着蓬松的白茸毛。种子成熟以后,随风飘扬,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预习设计:

  1.拼读生字,去掉拼音准确朗读生字。

  2.认真观察生字,练习正确美观地书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写一个。

  3.划词语、标小节号,并正确、流利地朗读和理解。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5.查找有关蒲公英的知识点。

  学程预设

  导学策略

  调整与反思

  第一板块:走近课文(4分钟)

  1.看图,交流蒲公英知识。

  2.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0分钟)

  ●预习作业1

  1.展示——去拼音读生字。

  2.全班站起来两两过关,过关完毕坐下。

  ●预习作业2

  1.展示书本上的描红。

查看全文

《蒲公英》教案(精选15篇)

《蒲公英》教案 篇1

  一、教材分析:

  《蒲公英》(苏教版第五册)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蒲公英种子所作的不同选择的不同结果,告诫人们,在选择人选生道路的时候,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应该听从前辈的指导,脚踏实地地做人,这样才不至于浪费自己的一生。全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小降落伞们随风飘荡;第二自然段写太阳公公对他们的亲切嘱咐,第三自然段写种子们的不同选择,第四自然段写种子们的不同结局。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动画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蒲公英传播种子的动画,画面音:

  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

  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

  只要微风轻轻一吹,

  孩子们就乘着风儿纷纷出发。

  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蒲公英的孩子们纷纷出发,你们知道它们去干什么吗?

  生:传播种子

  师:对,在它们播种的过程中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个故事,题目就是:蒲公英

  板书课题: 蒲公英

  点评:以动画这种学生喜欢的形式及从旧知识来设置悬念,揭示课题,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自读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不通的句子要多读几遍,不能随意放过。

查看全文

8蒲公英 教案(通用16篇)

8蒲公英 教案 篇1

  一、领悟教材把握重点

  《蒲公英》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四单元中的讲读课文。这是一篇以植物蒲公英为题的语言故事。

  全文采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成熟的蒲公英种子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所持的态度、所作出的选择不相同,结果他们的命运也截然不同

  从而告诫人们作任何事都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应该听从前辈的正确教导,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根据课文和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3、通过学习、理解课文,知道做任何事情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会用“可爱”、“亲切”造句。

  教学准备:图片、小黑板、录音磁带、投影片

  二、精选教法激趣乐学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为了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借助录音故事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情绪,把学生领入乐学氛围。

  2、本着新课程标准中“起点低,要求严,训练实”的要求,紧紧抓住课文中每一美的要素和亮点,激发学生去咀嚼,品味,感悟,欣赏,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读中有所悟,在读中受到感情的熏陶,使学生的主体状态得到激活。

  3、根据儿童学习书面语言的规律,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将朗读复述课文等吸收积累语言的训练放在首要位置

查看全文

蒲公英 教案(精选15篇)

蒲公英 教案 篇1

  8、蒲公英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6个生字只是认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教学重点:能学会生字。

  三、教学难点:能掌握写钢笔字的要求、写好生字。

  四、教学过程:

  一、 出示图片。

  1、出示蒲公英图,引导学生说说图上蒲公英的样子以及有关知识。

  (相机出示词语:蒲公英    花托   绒球    降落伞)

  (蒲公英是冬末春初抽花茎,顶端生一头状花序,开黄色舌状花,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果实成熟时形成似一白色绒球,有毛的果实随风飞散。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传播的。)

  2、教学生字。

  蒲:指名读这个字。

  托:读准三拼音节,理解字义。

  绒:指名拼读,注意右边的笔顺。

  降:提醒学生右边的笔顺,不要写错。

  伞:老师提醒读准平舌音,注意平舌音。

  师:春天,蒲公英花盛开了,也许它不惹人注目,因为它只不过是一朵朵普通的小花。但它们在金灿灿的阳光竞相开放,把大地装点得非常美丽。到了秋天,蒲公英的花瓣落了,会怎么样呢?(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  出示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练读课文两到三遍。

  (2)画出生字词,读准生字字音。

  (3)标好自然段的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查自读情况。

查看全文

《蒲公英》教案(精选16篇)

《蒲公英》教案 篇1

  课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蒲公英》

  作者及工作单位

  王丽萍 五指山市畅好学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作者借用蒲公英这一不起眼的植物,采用拟人手法,介绍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蒲公英小种子,由于对太阳公公的嘱咐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结果它们的命运各不相同。从而告诫人们,做任何事都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不要有不切实际的幻想,更不要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课文寓人生哲理于有趣的童话故事之中,运用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突出人物个性,表现不同的价值取向,强化了表达效果,有助于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情分析

  本班是刚组建的新班级(由各教学点学生集中而成),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很差,识字量又少,不能独立、流利地朗读课文,很难达到这个学段的阅读要求,而本课恰恰就要求学生能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明白道理。因此学生的“独立阅读”就成了学习本课知识最主要的障碍点,需要教师下功夫进行朗读训练,耐心指导。根据学生实际基础,我从适度带读、伴读入手,然后逐渐放手让学生自己默读、朗读,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逐步训练,帮助学生排除学习障碍,使他们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阅读能力,以便更好地掌握课文内容。所以本课教学采取“随文识字-初读感知-集中写字-精读感悟-拓展明理”的策略,以促进学生的识字效率,清扫阅读障碍,达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查看全文

蒲公英教案(精选16篇)

蒲公英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体会歌曲天真美丽的意境,感受春天的美丽。

  2、熟悉旋律,用优美的声音学唱歌曲《蒲公英》。

  3、通过认识蒲公英,唱蒲公英,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感受美,创造美。

  4、在艺术学习中陶冶孩子的心灵。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6、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活动重难点:

  用优美的声音学唱歌曲《蒲公英》。

  体会歌曲天真的性质,感受春天的美丽。

  活动准备:

  1、录音磁带,录音机。

  2、蒲公英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复习歌曲《春雨沙沙》

  要求:用不同的力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感受春雨的美景。

  过渡语:春姑娘带来了春雨,让种子们发芽了,喝足了雨水的种子慢慢地长大,变成了一朵可爱漂亮的花,是什么花?(教师出示蒲公英)

  关键提问:

  蒲公英花是什么样子的'?吹一吹后有什么变化?

  小结:蒲公英花被风一吹就像打着小伞一样飞起来。

  过度语:蒲公英被风吹起了以后可美了,小朋友都很喜欢它,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二、欣赏歌曲

  1、幼儿完整欣赏一遍。

  关键提问:

  听完以后,你觉得这是一首怎样的歌曲?欢快的还是优美的?你的感觉是怎么样?

  小结:这是一首很优美的歌曲,听了以后觉得很舒服很开心。

  过度语:这么好听的歌曲,到底唱了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听。

  2、理解歌词

  关键提问:

  春风吹来,蒲公英往哪里飞?(往前飞飞)

  蒲公英飞的时候像什么?(小伞)打着小伞去干什么?(去旅行)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