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图的教案

时间:2025-04-05

我会拼图教案(精选6篇)

我会拼图教案 篇1

  一、教学要求:

  1.能用不同的圆或半圆的纸片拼出新的图案,培养创造想像力和动手能力。

  2.能较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拼图的内容和方法,学习评价别人的作品。

  3.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带、拼图纸片、白卡纸、胶水、剪刀、尺子等。

  三、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不同的圆或半圆的纸片拼出新的图案,培养创造想像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过程 :

  一、展示画面,揭示课题

  1.观察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说说小男孩已经拼好了什么。每个图形是怎样拼成的?

  2.教师小结,启发想像:这个小朋友真聪明,用这些不同颜色,大小不-的圆片拼成这么可爱的小兔、小熊猫。如果是你,看到这圆片或者半圆的时候,会把它想像成什么呢?

  3.说说你会拼什么,或者你想拼什么。

  二、播放乐曲,学生拼图

  1.提出拼图要求。

  2.学生拼图,教师巡视并适时指导。

  3.教师小结:老师真佩服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简单的圆形纸片,到了你们手中,竞变成了这么多漂亮的图案,你们愿意把你们的作品介绍给同学和老师吗?

  三、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1.提出要求:把你们的拼图介绍给大家。说说你用圆形或半圆拼成了什么,特别是要说清楚你是怎么拼成的,让人家听得明白。如果还来不及拼完,就说说你还准备怎么拼。

  2.学生自己试说。

  3.指名上台介绍并评价。

  4.学生小组交流。(每个小组一块展板,逐个展示介绍并评价)

  5.拼图找朋友,一起去郊游。

查看全文

我会拼图(精选13篇)

我会拼图 篇1

  一、教材简说

  本课是一次制作交流。图中一个小学生正坐在桌前用圆形纸片拼图。这一部分提示学生制作的要求是用圆形纸片拼图,拼图前需要先准备好大小不等的圆形纸片。图上有三个已经拼成的图画:熊猫、小兔、猪头。这些图既提示学生圆片的使用方法可用整圆也可用圆的一部分,又启迪学生开动脑筋用圆片拼出各种图形。

  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时,可不仅限于圆,要鼓励学生使用其他形状的图片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

  二、学习目标

  1能用不同的圆或半圆的纸片拼出新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2能较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拼图的内容和方法,并能夸夸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3培养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学生自己动脑筋用各种办法或请家长指导把彩纸剪成大小不等的圆形、半圆、大半圆、小半圆。

  2学生自带胶水、剪刀、尺子。

  (二)以图激趣,拼拼说说

  1观察课文中的三幅图“熊猫”、“小兔”、“小猪”,说说你发现了什么?通过观察引导学生知道三幅图都是用各种圆片拼成的,激发学生拼图兴趣。

  2小组合作选择三个拼图中的一个拼一拼,说说是怎么拼成的。

  在小组汇报时引导学生按拼图的先后顺序把话说清楚。如,拼小兔,可以这样说:我们先用一个大点儿的半圆做小兔的身体,再用一个稍小些的圆纸片贴在身子前面做小兔的头,头上贴个小小圆是小兔的眼睛,头上再贴一片长长的圆边就是它的耳朵了,然后在身体的下半部贴两个小半圆当它的腿,最后在它的屁股上贴个小圆就是小兔的短尾巴了。也可以按“头──身──腿──尾”的顺序说。

查看全文

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精选3篇)

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 篇1

  课    时

  2课时

  课 型

  绘画

  备课日期

  4.5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采用造型游戏的方式,根据所用材料的特点,进行有主题的艺术创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感目标:把美术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内容分析

  重点:了解拼图的主要特点,设计制作过程中的独创性。

  难点: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动手动脑能力的结合。

  教学方法

  讲解

  教学手段

  示范

  板  书  设  计

  15、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情境导入

  教师带来课前准备的拼图的教具。

  学生也带来他们准备的拼图的玩具,师生交流自己的拼图的图案和玩法。(通过学生收集资料,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三、课上活动

  出示课题

  小组研究:

  1、什么样的画适合做拼图?学生针对老师的提问同做之间讨论。(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产生创作灵感。)

  2、拼图的图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适合?

  3、讨论后将你们组要做拼图的样式想老师汇报。

  4、打开书30-31看书中同学们做的拼图的图案和样式。

  学生欣赏,从中体会美感;给书中作品提建议;产生自己的设计思路。

  四、学生创作

  要求:

  1、小组合作

  学生小组分工,拿出设计思路,进行创作。

  2、总结

  五、作品展示学生创作

  六、教师小结

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 篇2

  课题

  16、把自己的画制成拼图

  学情

查看全文

我会拼图(精选17篇)

我会拼图 篇1

  《我会拼图》教学设计      安贞二小    付凤红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次制作交流。图中一个小学生正坐在桌前用圆形纸片拼图。这一部分提示学生制作的要求是用圆形纸片拼图,拼图前需要先准备好大小不等的圆形纸片。图上有三张已经拼成的图画:熊、猫、小兔、猪头。这些图既提示学生圆片的使用方法可用整圆也右用圆的一部分,又启迪学生开动脑筋用圆片拼出各种图形。

  值得注意的是,教学时,可不仅限于圆,要鼓励学生使用其他形状的图片拼出自己喜爱的图形。

  学生分析:

  在活动时可让学生自由想像,想怎么拼就怎么拼,想拼什么图形就拼什么图形。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

  设计理念:

  能用不同的圆或半圆的纸片拼出新的图形,培养学生的发明想像能力和动手能力。能较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拼图的内容和方法,并能夸夸自己和别人的作品。培养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

  课型 :  口语交际

  教学要求:

  1、  用圆或半圆的纸片拼出新的图画,培养学生的发明能力和动手能力。

  2、  能较清楚的向别人说明自己拼图的内容和方法,并能评论别人的作品。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用圆或半圆的纸片拼出新的图画,能说明自己拼图的内容和方法,并能评价别人的作品。

  难点:学生能清楚的说出自己所拼的图画,并能对别人的图画进行评价和交流。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大小不同的彩色圆、半圆、三角形等纸片、剪刀、胶水、白卡纸一张

查看全文

美丽的拼图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1.欣赏传统剪纸、刺绣,了解传统拼画的艺术形式。
2.学习运用绘画、剪纸、刺绣等方法创作一幅美丽的拼画,提高学生综合表现的能力。
3.通过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合作学习精神。
重点:用不同的方式完成单张图的创作,并将单张图拼贴成完整的拼画。 难点: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具有创意的拼画作品。
教具准备:课件、示范纸张及有关工具。 学具准备:彩色纸、剪刀、胶水、绘画材料(油画棒、水彩笔)。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由于纸张不够,或者在理解上的错误,学生很容易把拼图理解或制作成拼贴画。
教学建议 首先把学生分小组进行制作,这样解决了材料问题。然后对拼图进行讲解。今天我们做的是把一张张拼贴画组合起来再变成一张大的拼图画。
课后反思 
尽管学生制作的拼图有点小,但是每个小组基本上能完成作业。而且有几组还完成的不错。

教  学  过  程 本人教学思路
教 学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1)介绍拼图游戏,请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演示拼图游戏。
(2)出示课题:不同的卡片可以拼成一幅画,不同的画可以拼成什么呢?
——《美丽的拼图》
2.欣赏评析。
(1)出示《合家欢》,请学生观察欣赏。
①这是一幅什么形式的作品?它最吸引你的是哪些方面?(造型、色彩等)
②这幅作品的构图有什么特点?这幅画是由几块小的画面来组成的?
③画面表现了一个什么主题?其中的每幅小画又分别表现了什么内容?

查看全文

单形拼图

(12)(12)
课时:一课时
目标:
1、选择一种单形拼贴组合成一副图案。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
3、鼓励学生大胆单形拼图拼贴组合,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重点: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的习惯。单形拼图
难点:鼓励学生大胆拼贴组合单形拼图,表现手法多种多样。
准备:教师:实物、欣赏作品数件单形拼图
      学生:准备好各种制作工具
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语言导入
1、半圆又半圆,用它拼图案,移移位、翻翻面,我拼一朵花,你拼一条船。
三、欣赏、讨论
1、欣赏:《图形》——马克斯比尔、被面图案、学生作品。
2、你最喜欢书本上哪一幅作品?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