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轴对称、平移与旋转》教学设计新华师大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感知、理解轴对称、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准确判断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分类、对比,进一步理解图形的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
【情感态度】
通过丰富的旋转、平移、轴对称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理解物体的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物体的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变换特征.
教学过程
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
【教学说明】 通过引导学生复习总结知识结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本章知识的理解.
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
轴对称:
1.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图形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那么就称这样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2.轴对称的概念: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的对应点(即两个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
3.轴对称的的特征:如果一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那么连结对称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就是该图形的对称轴.4.轴对称的画法:如果图形是由直线、线段或射线组成时,那么只要画出图形中的特殊点的对称点,然后连接对称点,就可以画出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图形.
平移:
1.平移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2.平移的特征:
(1)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也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对应角相等,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
《生活中的旋转》教学设计(精选2篇)
《生活中的旋转》教学设计 篇1
一、概述
◆课名是《生活中的旋转》,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一堂数学课;
◆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节课,45分钟;
◆图形的旋转是继平移、轴对称之后的又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从学生实际接触、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出发,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检验实践,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旋转,进而探索其性质。因此,旋转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树立运动变化观点的良好素材;同时“图形的旋转”也为本章后续学习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做好准备,为今后学习“圆”的知识内容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事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以及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有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学到活生生的数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是人民中学八年级五班的学生;
◆学生在七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了“生活中的轴对称”一节,而且在本章的第一节,学生又经历了探索图形平移性质的过程,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在迅速发展,他们有强烈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愿望,这些对本节的学习都会有帮助。
图案的旋转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1、出示指针旋转的过程,唤起学生对旋转的记忆。
师:(出示课件:钟面模型)分针从12转到3,怎么旋转的?
生:分针顺时针旋转了90度。(师拨时针逆时针各旋转引出180度)
2、出示视频广交会会旗
师:现在我们国家经济繁荣,人人都要奔小康,衣食住行是我们生活的中最重要的部分,商品经济也和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因此2009年广交会已经胜利举办,大家想不想去参观参观?同学们参观的同时能发现录像中的一个数学问题,老师就奖励他一个笑脸好吗?
生:好!(观看)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数学问题?
生:。。。。。
师:这个同学说得真对,广交会的会旗是利用我们数学当中的旋转知识设计出来的(奖励笑脸)广交会会旗旋转宝橡花的图案漂亮吗?你想知道它是怎么样形成的?
师:前后做的同学讨论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吧!
生:学生交流汇报:用旋转的方法变出图案;有的是顺时针旋转,有的是逆时针旋转。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这些漂亮的图案都是由一个简单的基本图形旋转出来的。你们想不想试试,也用这个简单的基本图形旋转变出一个漂亮的图案?
生:想!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图形的旋转问题
二、师生互动,探索新知。
1、呈现图案,激趣引入。
师:现在再请同学们欣赏两组由旋转的方式形成的图案,大家看图案美丽吗?
生:美丽
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图形的旋转。(板书)
2、学生探究,师生互动,
师:现在就让每组的小组长带领组员们一同旋转出第一个图案
学生进行交流活动
师:各组说一说你是怎么旋转成图案的呢?
《翻转和旋转》教学设计
一、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翻转和旋转》《信息技术》是第二单元是关于“画图”程序的应用,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绘图工具的使用方法,体验到与同学一起共同完成创作的乐趣,激发学生电脑绘画的兴趣,同时增强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
重点:学会用翻转和旋转的方法变化图形,增加图形的表现力。
难点: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拼图
教学目标:
(1) 知识:知道通过画图中的翻转、旋转的方法可以变化图形,增加图形的表现力。
(2) 技能:学会用翻转、旋转的方法有目的的变化图形。
(3) 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促进其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情感: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互相学习、互相启发的精神;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动手能力;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大胆创新;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渗透德育教育。
二、教学内容:
1、学会“画图”软件中图像的翻转和旋转。
2、能理解各个角度翻转:水平、垂直、按一定角度旋转
3、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和探索能力。
教学重难点:理解任一角度的90度、180度的关系。
《生活中的旋转》教学设计
一、概述
◆课名是《生活中的旋转》,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的一堂数学课;
◆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节课,45分钟;
◆图形的旋转是继平移、轴对称之后的又一种图形基本变换,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中图形变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从学生实际接触、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出发,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检验实践,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旋转,进而探索其性质。因此,旋转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树立运动变化观点的良好素材;同时“图形的旋转”也为本章后续学习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做好准备,为今后学习“圆”的知识内容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通过具体事例认识旋转,理解旋转前后两个图形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生活中与旋转现象有关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以及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有关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学到活生生的数学。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是人民中学八年级五班的学生;
◆学生在七年级下学期已经学习了“生活中的轴对称”一节,而且在本章的第一节,学生又经历了探索图形平移性质的过程,已经积累了相当的图形变换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在迅速发展,他们有强烈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愿望,这些对本节的学习都会有帮助。
“旋转”的教学设计
“旋转”的教学设计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教研室 陈静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双西小学 梁丽霞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五年级下册》第5~6页。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变换,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1.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
2.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游戏情境,引入新课
互动游戏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玩过掌中宝游戏机吗?都玩过什么游戏?
生举例。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游戏,想玩吗?
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一
师:如果现在让你来玩,你准备怎么操作?生:把黄色的图形顺时针旋转90。,放在右边的角落。师:用手示范一下怎样就是顺时针旋转呢?生示范。师:(用手做出示范)那与之相反的是什么旋转呢?生:逆时针旋转。(出示动画:黄色图形顺时针旋转90。后下落)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二 师:这次又怎么操作呢?生:把紫色的图形逆时针旋转90。,放在左边角落里。(出示动画:紫色图形逆时针旋转90。后下落)出示:“俄罗斯方块”游戏画面三: 师:这次谁来玩?生:把蓝色的图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出示动画:蓝色图形逆时针旋转90。后下落)1.揭示课题师:刚才,我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大家反复地提到一个词“旋转”。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旋转”。板书课题。2.联系生活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生:风扇、陀螺、旋转木马、钟表、车轮……(出示动画:几种旋转现象)师: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很多,我们就从与我们关系最密切地钟表开始研究吧! 二、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与性质(一)认识线段的旋转,理解旋转的含义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出示:钟表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师: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生:指针 从“12” 绕点o 顺时针旋转30。到“1”。板书:指针 从“12” 绕点o 顺时针旋转 30。 到“1”(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师: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生:指针 从“1” 绕点o 顺时针旋转60。 到“3”。(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师:同桌互相说一说。师: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生:12(出示动画:指针从6指向12)1.小结,明确旋转的要素师:我们描述了这么多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说哪些方面?生:旋转物体、起止位置、绕哪一点、旋转方向、旋转的度数板书: 点 方向 角度师:对!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它的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二)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究旋转的特征和性质1.观察风车的旋转过程:师:指针的旋转我们都见过,看看下面这个图形的旋转你见过吗?(出示动画:呈现由线段→三角形→风车图案的全过程) 师:这是什么图案? 生:风车。 师:看!在风的吹动下,风车就要旋转起来了。 (出示动画:风车从图1绕点o逆时针旋转90。到图2)2.小组活动师:从图1到图2,风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来解决报告单上提出的问题。(1)从图1到图2,风车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___度。(2)你是怎样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的? 生小组讨论。3.小组汇报: (实物投影展示)(1)图1到图2,风车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2)组1,根据三角形变换的位置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3)组2,根据对应的线段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4)组3,根据对应的点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 4.小结 (教师边做小结边演示) 师:通过观察,我们发现风车旋转后,不仅是每个三角形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闪烁),而且,每条线段(闪烁),每个顶点(闪烁),都绕点o逆时针旋转了90。。5.揭示旋转的特征和性质师:从画面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么什么是没有变的呢?生1:三角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生2:点o的位置没有变。生3:对应线段的长度没有变。生4:对应线段的夹角没有变。师:如果我们将风车在图2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那么黄色的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这条线段(师用鼠标指明)应该转到什么位置?生上台指明。出示动画:(风车从图2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到图3)三、绘制图形,体验图形旋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