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选15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笔陡、奋力、终于、居然、汲取力量”等词语,体会词语的表达作用。

  3、 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正确、规范、熟练地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4、 积累语言,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阅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

  1、 指导书写“爬”字,并正确认读“都”字。

  2、 齐读课题,有何疑问?板书学生的问题,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问题:

  (1) 天都峰在什么地方?什么样子?

  (2) 和谁爬天都峰?什么时候爬天都峰?

  (3) 爬上去了吗?怎样爬的?

  (4) 爬天都峰时遇到了什么事?

  二、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要求:

  1、 读准生字字音,勾画词语(好词、生词)和句子。

  2、 思考提出的问题,在文中勾画下来。

  3、 学习小组交流。

  此过程学生至少要自读课文3-4遍。

  三、讨论学生提出问题,阅读课文。

  (一)指名读第1自然段:知道何时、何人、何事。

  (二)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

  1、读读课文,想一想:天都峰什么样子?“高”从哪些词句体会到?“陡”又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

  2.理解词语:笔陡 似乎 挂下来 发颤

  3、指导学生读出天都峰的高与陡。

  (三)分角色朗读3-5自然段。读出说话人的语气,符合人物年龄身份。

  (四)阅读课文第6自然段:

  1、理解“奋力”一词

  2.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动作演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想象画面朗读课文。

查看全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选13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1

  之一

  佚名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主要讲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的事。

  全文共有10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第三、四、五自然段讲“我”与一位不相识的老爷爷相遇,并约定一起爬天都峰。第六、七自然段,写“我”与老爷爷,还有爸爸,一起奋力向上爬,终于爬上了天都峰顶。第八、九自然段,写“我”与老爷爷登上天都峰以后,相互道谢。第十自然段,讲爸爸总结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少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课文最后以爸爸的话结尾,发人深思。这一老一小,虽然互不相识,却能相互鼓励,相互学习。这就是“真有意思”的“意思”。这句话也告诉我们,在人与人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1.教育学生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他们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理解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的问题。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生交流有关天都峰的所查找资料。

  (天都峰是黄山“七十二峰”中最险峻的三大奇峰之一,海拔1840米,登山石阶大约有1.5公里长。天都峰最险处是鲫鱼背。它是一道长约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字音。

查看全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笔陡、奋力、终于、居然、汲取力量”等词语,体会词语的表达作用。

  3、 指导学生认识生字,正确、规范、熟练地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生字。

  4、 积累语言,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教学方法:

  问题引导,阅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板书课题,

  1、 指导书写“爬”字,并正确认读“都”字。

  2、 齐读课题,有何疑问?板书学生的问题,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问题:

  (1) 天都峰在什么地方?什么样子?

  (2) 和谁爬天都峰?什么时候爬天都峰?

  (3) 爬上去了吗?怎样爬的?

  (4) 爬天都峰时遇到了什么事?

  二、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要求:

  1、 读准生字字音,勾画词语(好词、生词)和句子。

  2、 思考提出的问题,在文中勾画下来。

  3、 学习小组交流。

  此过程学生至少要自读课文3-4遍。

  三、讨论学生提出问题,阅读课文。

  (一)指名读第1自然段:知道何时、何人、何事。

  (二)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

  1、读读课文,想一想:天都峰什么样子?“高”从哪些词句体会到?“陡”又是从哪些词句体会到?

  2.理解词语:笔陡 似乎 挂下来 发颤

  3、指导学生读出天都峰的高与陡。

  (三)分角色朗读3-5自然段。读出说话人的语气,符合人物年龄身份。

  (四)阅读课文第6自然段:

  1、理解“奋力”一词

  2.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动作演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想象画面朗读课文。

查看全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1

  【目的】

  通过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培养学生的边读边想的阅读能力和懂得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课程标准的有关内容(语文国家课程标准)】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学会书写其中的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笔陡、石级、似乎、发颤、奋力、鲫鱼、纪念、辫子、勇气、决心等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

  4、学习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能力训练】培养学生阅读感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

  【用于课堂的教学资源】

  【课堂设施需求】

  投影仪、电脑平台

  【教学策略】

  课前预习师生各自回顾学过的黄山风景的课文。搜集有关黄山天都峰风景的文字、图片等资料。在教学中以读为主,边读边想,通过读、想、看等多角度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通过阅读反思、情感体验懂得怎样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课程设计】

  1、以旧导新,扣题引入:

  师生共同回忆学过的《黄山奇石》,共同感受景色秀丽、风光迷人的黄山景色。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黄山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谁愿意来介绍一下你收集的天都峰图片资料?

查看全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范文(通用16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范文 篇1

  集体备课 个性备课 本课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描写了在暑假里,“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峰,路遇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我们”互相鼓励,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难,终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课文向人们揭示了在困难面前,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要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道理。课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对话,反映了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从这些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我”由开始的犹豫、不自信到受到鼓舞、坚定信心,再到战胜困难,登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的过程。课文的重点是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难点是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 “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1、本课会认的6个生字和会写的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难点:1、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        2、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教学准备:          1、课件 2、学生收集天都峰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词 2、初步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

查看全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爬天都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读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白发苍苍、咱们、奋力、终于、辫子、勇气、决心、居然、力量等词语。

  2、了解大意,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天都峰的天险,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体会天都峰的天险。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登过黄旗山吗?(课件出现“登黄旗山”)(部分学生答:登过)

  谁能谈谈登黄旗山的感受?(生:辛苦、高兴……)(再出现 “登:踩、脚向下用力”)

  而这里有个小妹妹面对这天都峰(出示“天都峰图”)却是“爬” 的,请跟老师写一写这个字。请注意“爪”字里的是竖,别写成“瓜”。

  天都峰位于黄山东部,海拔1810米。鲫鱼背是天都峰最险处。它是一道长十几米,宽不过1米的狭长光滑的石脊,石脊两旁是万丈深渊 。

  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她“爬天都峰”的惊险经历。请读课题——3、爬天都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自由读课文,注意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

  2、学习生字词。

  (1)学习6个会认的生字。(陡、链、颤、攀、鲫、呵;重点:颤的发音)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