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案

时间:2025-04-05

《爬山虎的脚》教案(通用17篇)

《爬山虎的脚》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和能力。

  2、感受作者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生活情趣。

  3、背诵、抄写作者描写生动形象的句子,段落,并仿照课文写一篇介绍植物的文章。

  【教学重、难点】

  了解爬山虎的特点,学习作者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学时数】2-3课时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观察,采集实物,拍照,收集有关植物攀爬运动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举行“植物资源”共享会

  大自然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真是色彩斑斓,奇妙无穷啊!下面我们举行一个“植物资源”共享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实物,图片,照片,介绍自己了解的植物攀爬运动的资料。

  二、提示课题,范读课文

  1、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走近大作家叶圣陶的《爬山虎的脚》,去了解爬山虎,欣赏爬山虎。

  2、板书课题:爬山虎的脚。

  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爬山虎的?

  4、学生交流,教师归纳出本篇课文的两个探究点(多媒体显示):

  a、爬山虎的叶子是怎样的?

  b.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又是怎样爬的?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读

  1、大家希望先探究什么?为什么?

  2、四人小组研究描写爬山虎脚的三、四、五自然段,要求(多媒体显示):

  a、作者是如何具体生动的描写的?

  b、一定的方式把自己探索到的知识向大家汇报、展示。

查看全文

《爬山虎的脚》教案(通用15篇)

《爬山虎的脚》教案 篇1

  一、引入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感受了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这节课,老师带同学们更加仔细地去观赏爬山虎的脚

  二、学习第三段。

  1、从这段话里,你读懂了什么?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

  3、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

  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爬山虎还会爬呢?

  三、学习第四段

  1、默读课文,圈出写爬山虎动作的词。

  2、谁来告诉大家你们学懂了些什么?结合交流学习爬的动作词

  3、请同学上来演示一下它是怎么爬的。重点理解细丝怎么从直的变成弯曲的。

  4、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

  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第一自然段)

  五、总结拓展

  1、作者为什么能把爬山虎的脚写的这么生动、这么准确呢?(认真观察)仅仅是一次认真观察就能知道这么多吗?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连续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2、下面再向同学们介绍一种观察的好方法。学习阅读链接。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我们也擦亮我们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布置观察任务。

查看全文

《爬山虎的脚》教案(通用23篇)

《爬山虎的脚》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知道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3、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来写这些特点的。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教学过程】

  一、引入、激疑。

  1、我现在提一个最难的问题,看谁敢举手。——今天我们要学那一课?

  2、(在课题后画上一条横线,加上一个问号)谁能补充?

  3、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三至五自然段)读过这几个自然段吗?能说说这几个自然段都写了些什么呀?

  4、看来三个自然段的内容都与脚有关,这也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重点部分。同学们真会读书,知道怎么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来学习!

  5、其实,课文有一个地方也告诉我们了,这三个自然段与爬山虎的脚有关系。大家读一读。

  (投影)“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可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

  6、找到这两句没有?在哪里?用画出来。谁能说说,你能不能从这两句话看出来后面的内容与脚有关系?(承上启下,过渡)你还能读出些什么吗?

  7、没关系,我们读了课文以后,会有更多地感受的。

  二、初读,明确目标。

  1、引。刚才大家提了很多关于爬山虎的脚的问题,请快速的读一读这几个自然段,看看谁能根据这几段的内容,提出最重要的几个问题来。

查看全文

《爬山虎的脚》教案(精选21篇)

《爬山虎的脚》教案 篇1

  一、引入语:同学们,大自然是神奇的,你们曾跟随老师一起领略过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欣赏了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感受了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大榕树给我们带来的欢乐……这节课,老师带同学们更加仔细地去观赏爬山虎的脚

  二、学习第三段。

  1、从这段话里,你读懂了什么?

  2、根据自己的理解,请画出爬山虎的脚,看谁画得最好。

  3、这一段哪一个词说明作者进行了认真仔细的观察?(注意)

  因为作者注意了,所以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得这么具体。爬山虎还会爬呢?

  三、学习第四段

  1、默读课文,圈出写爬山虎动作的词。

  2、谁来告诉大家你们学懂了些什么?结合交流学习爬的动作词

  3、请同学上来演示一下它是怎么爬的。重点理解细丝怎么从直的变成弯曲的。

  4、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学完了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没触着墙的脚萎了,触着墙的牢固,脚与墙有密切关系。)

  2、课文哪一个自然段还说明了这种关系呢?(第一自然段)

  五、总结拓展

  1、作者为什么能把爬山虎的脚写的这么生动、这么准确呢?(认真观察)仅仅是一次认真观察就能知道这么多吗?所以我们要学习作者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连续观察事物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2、下面再向同学们介绍一种观察的好方法。学习阅读链接。

  3、生活中,还有哪些与爬山虎相似的植物呢?我们也擦亮我们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布置观察任务。

查看全文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和说课(通用17篇)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和说课 篇1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好片段的方法;

  2、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准备:

  1、在黑板上画好一幅爬山虎(缺脚)的图案。

  2、多媒体课件:(1)爬山虎的脚爬墙示意图;

  (2)一堵墙上的爬山虎。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段。

  二、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用~~划出爬山虎脚的句子,这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提问、出句子投影,齐读。

  3、指名在已画好的爬山虎上添画脚,要求学生在几种彩色粉笔中,选择正确颜色画脚。

  以课文为根据,对照学生在黑板上画的爬山虎的脚,评议。

  请学生到黑板前用课文的语言讲述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全班说。

  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5、 教师引读写脚的句子,指导背诵。

  6、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注意)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

  2、听录音,请同学们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3、多媒体显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4、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查看全文

关于爬山虎的脚说课稿范文(精选12篇)

关于爬山虎的脚说课稿范文 篇1

  一、 说教材

     《爬山虎的脚》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里的一篇观察描写某种植物的精读课文。作者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叶爷爷在本篇课文中用细致简洁的文笔分别介绍了爬山虎叶子和脚的形状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墙的,来启发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注意留心细致地观察身边的事物。

  本篇课文是安排在本册中的第七单元组中,其目的是在读懂,理解字、词、句、段的基础上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继续学习和进一步巩固怎样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的知识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们观察事物的能力,同时增强他们具有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为保护自然环境做力所能及的小贡献。

  根据新《大纲》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具体接受能力的情况,我在本课里安排了两个课时,下面是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在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学生具有留心身边事物的习惯,同时增强他们具有爱自然保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描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对本课词句的理解,进一步来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这是课文的理解难点。要让学生知道“一脚一脚向上爬”的意思,就好像登山队员一样一脚就一脚牢地往上爬。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突破我遵循直观性教学原则,利用实物观察教学法进行教学。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