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教案(精选13篇)
《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1
教学过程
一、 揭题
我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留下很多神话故事,你都知道哪些?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神话故事——
二、初读
三、学习词语,概括主要意思
1、 出示九个词语,指名读。
混沌 抡起 猛劈 蹬地 逐渐 累倒 变化 祖宗 创造
2、 选择一个或几个词语说一句简短的话,要求与课文内容相关。
3、 连起来说一说。
总结: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不知不觉中,你们已经把这么长的一篇课文读成了一段话,这就是概括。你能不能再把这一段话读成一句话?(出示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四、讲读课文
盘古到底是怎样创造这美丽的宇宙的呢?
学习2-.4自然段
1、 反复读课文2.-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你好像看到了盘古在干什么?
学习第2段
(1)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讲读。
(抡)抡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抡?(力量大)还有那里看出力量大?(出事句子) 读出来。出示图,你看到了这样的盘古,你能再看仔细些吗,你似乎还看到了什么?再读句子。这仅仅是普通的一抡吗?这仅仅是普通的一劈吗?他这是在——?用一个成语说(开天辟地)
《盘古开天地》教案(通用14篇)
《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1
1、结合课文学习学会生字词语
2、发挥想象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词句学习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和开天地的艰辛
3、积累词句,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词句学习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和开天地的艰辛
教学难点
神话故事毕竟是不真实存在的,怎样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挖掘文字训练点,并从童话中走出来。
一、词语导入
1、出示词语:
四季的风 飘动的云 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树木 滋润万物的雨露 美丽的宇宙
练习说( )的( )
2、复习第一二自然段
出示图片师生
3、整体感知课文
接下来的故事会怎么发展呢,请同学们自由读3-5节,如果把一篇文章能读成一句话,那么这篇神话能读成哪句话?画出来。
出示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盘古顶天立地的艰辛
1、顶天立地
师:盘古把天地分开后,是继续沉睡吗?他是怎么做的?请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到后请画出来。
2、指名读
出示: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盘古就这样,使劲的用头顶着天,用脚蹬着地,一年过去了,他是头顶着天,脚蹬着地;一百年,他---(生),一千年过去了,他---(生),一万年,他---(生),几十万年过去了,他是---(生)。不知多少年过去了,他依然————(生)用一个成语说,这就是——顶天立地。
盘古开天地教案(通用16篇)
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1
1、结合课文学习学会生字词语
2、发挥想象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词句学习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和开天地的艰辛
3、积累词句,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教学重点;
发挥想象力和合作学习能力,通过词句学习体会盘古的奉献精神和开天地的艰辛
教学难点
神话故事毕竟是不真实存在的,怎样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挖掘文字训练点,并从童话中走出来。
一、词语导入
1、出示词语:
四季的风 飘动的云 隆隆的雷声 辽阔的大地 奔流不息的江河 茂盛的花草树木 滋润万物的雨露 美丽的宇宙
练习说( )的( )
2、复习第一二自然段
出示图片师生
3、整体感知课文
接下来的故事会怎么发展呢,请同学们自由读3-5节,如果把一篇文章能读成一句话,那么这篇神话能读成哪句话?画出来。
出示句子: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体会盘古顶天立地的艰辛
1、顶天立地
师:盘古把天地分开后,是继续沉睡吗?他是怎么做的?请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找到后请画出来。
2、指名读
出示:盘古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
师:盘古就这样,使劲的用头顶着天,用脚蹬着地,一年过去了,他是头顶着天,脚蹬着地;一百年,他---(生),一千年过去了,他---(生),一万年,他---(生),几十万年过去了,他是---(生)。不知多少年过去了,他依然————(生)用一个成语说,这就是——顶天立地。
盘古开天地 教案(通用15篇)
盘古开天地 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3、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分工,拥有一定的人际效技能,收到最大的团队学习成效。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形象。
教学时间
两课时
课时划分
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复述课文内容。
2、随文识字、写生字、词。
3、策划下节课的学习活动。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体会神话故事充满想象的特点。
3、在学习中学会合作。
教学准备
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确立问题
1、回顾学生自行策划的学习活动,提出“师生一起过中国神话日”的想法。
2、引出“为什么邀请盘古”这一问题。
二、自主阅读
1、自己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理由。
2、小组合作学习。
(根据表格提供的程序及内容来完成)
三、汇报交流
1、分组汇报,感情朗读。
(点拨引导理解“混沌”、“创造”)
2、组内讲述故事,合作评价。
(利用讲故事评价表)
四、想象创编
思考
1、提供思路:我想把手接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
2、生写诗句(我想……)。
3、深情呼唤。
五、总结
板书:
盘古开天地
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盘古开天地 教案 篇2《 盘古开天地》教案(精选13篇)
《 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1
一、 课前导入:
1、课前热身赛:看画面照样子说短语,例如:奔腾的江河、连绵的群山
出示画面,学生说。( 画面有辽阔的草原、高大的树木、晶莹的露珠、壮观的五指山、璀璨的星空、洁白的云彩等)
2、看来大家积累了不少的词语,大家可曾想过,宇宙间的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都是怎么来的呢?
看画面说短语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释放紧张心情,并由此引入课文,还为下面的说话训练做好了铺垫。
二、导入课题
1、 闭上眼睛,我们让穿越时空,一同回到远古时代。
2、 范读课文:“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辟过去。”(伴随着东西炸裂的响声)大家睁开眼睛。
3、 下面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一同到《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里去寻找答案。
创设神话氛围,激发学习课文的热情。
三、初读课文,理解词义
1、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3页)自由读读课文,要求:读通读准,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 (大家读得非常认真,在大家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词语的读音需要注意)出示词语:混沌 清浊 血液 滋润 指名读 ,齐读。
3、 理解词义:混沌、清浊、在文中,你看到“清”这个字,首先想到了哪个词或那种事物?(清澈的河水,清楚)是啊!清澈的河水鱼、虾、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可河水混入了泥沙、石子等其他东西,你还能看清楚吗?这时我们说河水浑浊。而清的和浊的混在一起,就是词语“混沌”
《 盘古开天地》教案(通用9篇)
《 盘古开天地》教案 篇1
一、 课前导入:
1、课前热身赛:看画面照样子说短语,例如:奔腾的江河、连绵的群山
出示画面,学生说。( 画面有辽阔的草原、高大的树木、晶莹的露珠、壮观的五指山、璀璨的星空、洁白的云彩等)
2、看来大家积累了不少的词语,大家可曾想过,宇宙间的日月星辰、花草树木、山川河流都是怎么来的呢?
看画面说短语的设计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释放紧张心情,并由此引入课文,还为下面的说话训练做好了铺垫。
二、导入课题
1、 闭上眼睛,我们让穿越时空,一同回到远古时代。
2、 范读课文:“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辟过去。”(伴随着东西炸裂的响声)大家睁开眼睛。
3、 下面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一同到《盘古开天地》这篇课文里去寻找答案。
创设神话氛围,激发学习课文的热情。
三、初读课文,理解词义
1、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3页)自由读读课文,要求:读通读准,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 (大家读得非常认真,在大家读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词语的读音需要注意)出示词语:混沌 清浊 血液 滋润 指名读 ,齐读。
3、 理解词义:混沌、清浊、在文中,你看到“清”这个字,首先想到了哪个词或那种事物?(清澈的河水,清楚)是啊!清澈的河水鱼、虾、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可河水混入了泥沙、石子等其他东西,你还能看清楚吗?这时我们说河水浑浊。而清的和浊的混在一起,就是词语“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