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精选12篇)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篇1
课的指导思想
本课贯穿新课程标准的概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创新精神为主线,学生发展为中心,提高协调能力为重点,着眼于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努力做到创新、求新,体现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使两者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拓宽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设计与思考
1、本课总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精神,勇于尝试,提高排球运动技术水平。
2、教学内容: (1)排球垫球技术(正面双手垫球)(新授课) (2) 素质练习
3、水平目标:水平5
4、教学目标:
(1)参与目标: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响应“全民健身”的口号,使之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2)技能目标:
a、使7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排球的正面双手垫球技术,能垫3~4个球,20%的学生能较好的控制住球,垫球平稳。
b、使80%以上的学生能积极参与移动的练习,20%的同学能运用到实践中
(3)身体目标:提高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上下肢力量和有氧代谢水平。
(4)心理健康目标:激发学生情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她们在运动中体验通过自己和集体的努力达到成功的感觉。同时,给她们在繁重的学习氛围下有一个放松心情的机会,提高学习效率。
(5)社会适应目标: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建立同学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5、学情分析: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说课稿(通用9篇)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说课稿 篇1
一、指导思想
旨在落实并推行体育新课程,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开发学生潜能和学生在运动中的快乐为前提;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为目标。使学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都能很好的配合,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对象,教材内容和特点:
1.教学对象:高一学生
2.教材内容:武术的长拳拳术和排球双手正面点球都是高一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内容。
3.教材特点:本节课主要是复习五步拳和学习排球双手正面垫球技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对五步拳进行巩固复习和提高,又可以对后面的排球选修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所以此课程是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本堂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发展学生身体的协调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技术动作的要领,感受同学间的相互合作,在垫球练习中为学生创设合作学习的空间,给出相对开放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参与指导,激发其主动参与意识,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从中学到排球运动的基础知识,熟悉排球运动特点。
三、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熟练掌握五步拳套路,初步掌握排球正面垫球技术,了解排球运动特点
2. 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发展身体灵活性、协调性,熟悉排球球性。
3.通过实践练习,能达到互相之间良好的配合,提高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认真自觉练习的好作风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通用4篇)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篇1
课的指导思想
本课贯穿新课程标准的概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创新精神为主线,学生发展为中心,提高协调能力为重点,着眼于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努力做到创新、求新,体现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使两者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拓宽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设计与思考
1、本课总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精神,勇于尝试,提高排球运动技术水平。
2、教学内容: (1)排球垫球技术(正面双手垫球)(新授课) (2) 素质练习
3、水平目标:水平5
4、教学目标:
(1)参与目标: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响应“全民健身”的口号,使之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2)技能目标:
a、使7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排球的正面双手垫球技术,能垫3~4个球,20%的学生能较好的控制住球,垫球平稳。
b、使80%以上的学生能积极参与移动的练习,20%的同学能运用到实践中
(3)身体目标:提高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上下肢力量和有氧代谢水平。
(4)心理健康目标:激发学生情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她们在运动中体验通过自己和集体的努力达到成功的感觉。同时,给她们在繁重的学习氛围下有一个放松心情的机会,提高学习效率。
(5)社会适应目标: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建立同学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5、学情分析: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课的指导思想
本课贯穿新课程标准的概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创新精神为主线,学生发展为中心,提高协调能力为重点,着眼于改变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努力做到创新、求新,体现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角色,使两者在课堂教学中呈现出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拓宽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设计与思考
1、本课总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精神,勇于尝试,提高排球运动技术水平。
2、教学内容: (1)排球垫球技术(正面双手垫球)(新授课) (2) 素质练习
3、水平目标:水平5
4、教学目标:
(1)参与目标: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响应“全民健身”的口号,使之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2)技能目标:
a、使7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排球的正面双手垫球技术,能垫3~4个球,20%的学生能较好的控制住球,垫球平稳。
b、使80%以上的学生能积极参与移动的练习,20%的同学能运用到实践中
(3)身体目标:提高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上下肢力量和有氧代谢水平。
(4)心理健康目标:激发学生情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她们在运动中体验通过自己和集体的努力达到成功的感觉。同时,给她们在繁重的学习氛围下有一个放松心情的机会,提高学习效率。
(5)社会适应目标:增强学生的群体意识,建立同学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5、学情分析:
排球作为一项群体运动,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排球基本功和较强的组织纪律性及集体荣誉感。垫球在比赛中的作用很大,而正面双手垫球是各项垫球技术的基础。做为本次课的授课对象——高一女生,基本没有接触过排球这项运动。高一女生活泼好动,易于接受新技术,但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以排球的正面双手垫球为主线的教材内,采用对比法、比赛法、游戏法等调动学练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兴趣和竞争意识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使学生真正享受到体育课的快乐。
高中体育《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优秀说课稿范例
一、本课内容: 排球:1 、正面双手垫球技术 2 、集体协作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
二、关于教材: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是排球运动中较为广泛且很重要的一项技术,掌握了此项技术在排球比赛中的“一传”和“防守”起重要的作用。目的是通过自主地与趣味地教学,让学生基本掌握正面双手垫球技术,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和集体协作精神,课的重点: 协调击球动作,难点: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的培养 。本课为学习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第1课时。
三、关于学生: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 40 名男生。做为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了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有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排球运动是本校的传统体育项目,大部分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在普及教学中对各项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要在教学中通过把动手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让学生能掌握和提高正面双手垫球技术,从而达到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目标:
1 、运动目标: 通过自主地、趣味性的教法,使学生能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培养运动兴趣。在融洽的教与学中去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运动技能目标: 使学生在多种学习和练习中,提高灵活性、协调性, 80% 学生能基本掌握垫球技术。
3 、身体健康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集体协作精神,提高学生
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
五、说教法与学法:
1 、教法:
( 1 ) 启发性练习法
目的:通过启发,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高一体育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高一年级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学设计(第二次课)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老师的指导示范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为主要目标。让学生在学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创新。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排球教学单元的第二节课,教师重点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入手,诱导启发学生进行学习。通过该教材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协调、速度等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三、学情分析
本次授课年级为高一年级,他们的认知能力,表现欲望较强,而且对体育活动热情较高。高一学生的模仿能力、好奇心强,绝大多数学生已具备了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在集体活动中和他人团结合作,完成活动任务。
四、教学指导
主要应用讲解示范法、游戏比赛法、启发引导法、评价教学法等。
五、学法分析
主要应用观摩法、自主练习法、合作练习等方法。
六、教学流程
1、收心引趣阶段
以球操和欢快的“传球比快”游戏开始,引入课的主体,达到热身的效果。
2、合作探究、掌握技能阶段
学习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教师逐步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生体验垫球手型、击球部位,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先模仿---垫固定球---自抛自垫---一抛一垫---垫球入圈---垫球入圈和筐,逐步增加练习难度,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一个表现发展空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