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教案

时间:2025-04-05

《诺贝尔》教案(精选14篇)

《诺贝尔》教案 篇1

  21、诺贝尔阅读课 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体会诺贝尔在发明扎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查找诺贝尔的资料。  板书设计  志向高远、百折不挠、持之以恒、诺贝尔:舍生忘死博大胸怀、无私奉献     第一课时一、导如,激发阅读兴趣           二、初读课文        三、理清课文脉络 1、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的名字吗?他是什么人? 板书:诺贝尔 2、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吗?    板书:诺贝尔奖 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都会为获得此奖而自豪。那诺贝尔奖从何而来?为何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3、简介诺贝尔奖:每年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和挪威首都奥斯陆都要进行诺贝尔奖的颁奖仪式,这一世界性的盛会越来越引起全球各界人士的关注。诺贝尔奖从1901年正式颁发已经走过了102年的历史。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奖项的设立者——诺贝尔。齐读课题。 1、自由通读全文,要求: (1)借助拼音,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入目,把课文读通读顺。 (2)拼读生字表中生字,画出文中带生字的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3)给自然段标上序号,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的什么? 2、指名读生字 3、指名分节读课文 1、按提示给课文分段 (1)简介诺贝尔奖的有关情况。 (2)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辛过程。 (3)诺贝尔临终前的遗嘱。 2、分段交流 一、(1、2)简介诺贝尔奖的有关情况。 二、(3——9)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辛过程。 三、(10)诺贝尔临终前的遗嘱。  交流     交流    齐读课题 自由读,自学      交流 尝试分段           四、学习生字新词 五、作业 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3、再读课文,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1、前后四人小组交流你的记字办法 2、指名交流 3、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1、完成习字册描红 2、熟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说说诺贝尔奖有什么特殊性? 2流   时间不变——每年的12月10日下午4时30分。   地点不变——都在瑞典王国首都斯德哥尔摩。   规模宏大——世界性的盛会。 3、你从诺贝尔奖的特殊性体会到什么?(诺贝尔在世人的心目中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人们十分崇敬诺贝尔。) 4、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朗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第二段,感悟人物精神 1.引读第3节:我们了解到诺贝尔一生在——,他由看到工人在荒山野岭里用——,萌发了想发明一种能——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后来的炸药。 2.自读课文4——9节,想一想诺贝尔研制炸药经历了哪几个过程? 3、交流       研制诺贝尔油       发明固体炸药和雷管       用生命发明力更大的炸药 4、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中,有着许多令人感动的事例,让我们再读4——9节,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第三——九节,用“——”划出诺贝尔在发明炸药过程中令人感动的语句。 自读,思考 交流    指名读,思考     交流  齐读   齐读自读,思考     尝试自学     (2)读好句子,抓关键字体会诺贝尔的精神、品质。 (3)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5.交流 ,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 自幼立志研究炸药,与父兄合作,研制“诺贝尔油”。 为什么要发明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对人民的同情与关心)  1864年,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研究火药是很危险的事情,况且为此而付出亲人伤亡的代价。应该说活生生的事实会使诺贝尔为之震惊。然而他却毫不气馁,足见他对科学的痴迷已达到了可以放弃一切的地步。)  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的秋天,终于制造出能够安全运输的固体炸药——黄色炸药。 请学生谈体会,感受  ……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冲出浓烟,高举双手呼喊着:“成功了!成功了!”他,就是诺贝尔。 (为研究力更大的炸药,诺贝尔已经忘记了一切,甚至将生命置之度外。) 哪些地方看出诺贝尔的专注?亲自、紧盯、仍然紧盯 哪些词语可看出炸药的危害?(轰、巨大、滚滚浓烟涌、满身鲜血) 6十几年中,诺贝尔不断发明越来越安全的炸药,你从中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志向高远、百折不挠、持之以恒、舍生忘死)    交流  讨论,交流          交流感受     交流    交流     三、学习第三段         四、交流课前研究主题:7、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9节1、诺贝尔“百折不挠、献身科学”的精神令人敬佩,更令人敬佩的是他临终的时候做出的决定,把他财产的一部分献给了科学事业。指名读 2、透过这份遗嘱,你明白了什么? (体会诺贝尔的博大胸怀、奉献的精神和对全人类的热爱,感受他伟大的人格力量。) 3、师:诺贝尔奖不仅表明了这位科学家的伟大人格,而且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越来越成为世界科学技术冠军的标志,激励着越来越多的精英豪杰,献身科学事业,也极大地促进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交流。 1.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按自己的兴趣确立一个主题以个人或小组进行了研究, 大家主要研究的主题主要有: 出示:诺贝尔的一生       诺贝尔的家庭       诺贝尔的发明       诺贝尔奖学金       诺贝尔奖获得者       诺贝尔的少年           …… 2.学生围绕主题交流:  齐读  指名读         交流        交流

查看全文

《21、诺贝尔》教案(精选8篇)

《21、诺贝尔》教案 篇1

  教案内容:

  【教学目标】

  ⒈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⒉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⒊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

  一、揭示课题。

  ⒈同学们听说过诺贝尔这个名字吗?他是什么人?谁来介绍一下?诺贝尔奖又是怎么来的?学生交流。

  ⒉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诺贝尔的。(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⒈自由轻声读课文,思考《诺贝尔》一文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那些事迹呢?

  ⒉检查生字词。

  ⑴读准字音:诺、颁、凿、瑞、摩、盛、逝、械、锤、砸、残、毫、滚等字。

  ⑵注意字型。指导写“机械”的“械”,“残废”的“残”。

  ⑶指名读课文。

  ⑷概括课文重要内容。

  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记叙了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事。

  三、根据提示理清文章脉络。

  ⒈初读了课文,你能说说诺贝尔的主要业绩是什么吗?

  (一是发明了炸药,二是把自己的遗产毫无保留地捐给了科学事业,设立了诺贝尔奖。)

  ⒉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两件事情。

  (课文第三至九自然段写了诺贝尔为发明炸药所付出的代价和取得的成就;第十自然段写了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

查看全文

《诺贝尔》教案(精选16篇)

《诺贝尔》教案 篇1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昨天,我们初读了《诺贝尔》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课文主要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 板书:发明炸药

  2、那文中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哪几个过程?

  (先发明液体炸药、然后研制固体炸药、最后实验爆炸力更大的炸药。)板书

  二、学习课文:

  (一)、1、同学们,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媒体出示:“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读了这句话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后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2、(媒体出示:为了 ,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发明炸药。)

  请同学们浏览课文,看看能在横线上填上些什么词语?

  (劈山筑路、减轻劳动人民的痛苦、造福人类……)

  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你们是从文中哪些地方读出来的呢?(第四自然段)

  3、请你把第四自然段读一读,让大家再来体会体会。

  师述:是的,为民造福不仅是诺贝尔小时候的愿望,更是他一生的追求。他曾经这样说过——

  (媒体出示: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作用。)

  生齐读这句话。

  (二)、品味语言,感悟形象

  师述: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9自然段,用心揣摩文章的语言,把最能触动你心灵的那些语句画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且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是什么触动了你的心灵?

查看全文

21诺贝尔教案(精选7篇)

21诺贝尔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4、掌握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两种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诺贝尔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查、读、写、思)教师: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猜猜他是谁:

  他,志存高远,热爱人类,他说:“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他,腰缠万贯,乐善好施,他说:“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纪念碑的形式对死者的缅怀。”

  他,淡泊名利,虚怀若谷,他说:“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

  他,不仅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把自己全部的遗产捐献出来用以奖掖后人。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并交流资料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扫除“拦路虎”:

查看全文

《诺贝尔》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4、掌握典型事例和细节描写两种写作手法。
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的词句体会诺贝尔虽历经失败,痛苦,但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至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查、读、写、思)教师: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层次,整体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1、猜猜他是谁:
他,志存高远,热爱人类,他说:“我的理想是为人类过上更幸福的生活而发挥自己的作用。”
他,腰缠万贯,乐善好施,他说:“我更关心生者的肚皮,而不是以纪念碑的形式对死者的缅怀。”
他,淡泊名利,虚怀若谷,他说:“我看不出我应得到任何荣誉,我对此也没有兴趣。”
他,不仅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把自己全部的遗产捐献出来用以奖掖后人。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2、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并交流资料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1、扫除“拦路虎”:
(1)读准字音:
       机械       盛会      鲜血       毫不气馁 

查看全文

《诺贝尔》教案

学生课前准备:查找诺贝尔的资料,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课题:《诺贝尔》
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学方法:突出重点,精读感悟,合作探究。注重读写结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走入生命的殿堂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并且学习了课文的1——5自然段,哪个同学能说说,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课文讲了诺贝尔先发明了液体炸药,然后发明了固体炸药,最后发明了爆炸力更强的炸药。)
2.是啊!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付出了很多很多,浓缩成文中的一句话,那就是——
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3. 你能说说“整个生命”你是怎样理解的吗?
(人的一辈子,所有的时间、所有的精力,所有的财富,所有的一切)
二、精读感悟,领悟生命的涵义
生命的涵义十分丰富,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的呢?打开书,默读课文的6——9自然段,找出有关语句并做上记号。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板块一:第6自然段  
生: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化为灰烬。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
1读:
师:谈谈你的理解。
生:我感觉炸药很可怕,但是诺贝尔依旧做着这样的实验。
师:从哪些词语或者语句可以看出炸药的可怕的?
生:“一声巨响,化为灰烬”和“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可以看出。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