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纽扣(通用3篇)
彩色的纽扣 篇1
泥工:彩色的钮扣
目标:
1、 通过观察使幼儿知道纽扣是圆形的,并有扣眼。
2、 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搓圆,压扁技巧。
准备:
1、 橡皮泥每人一份,小棒每人一根。
2、 各种颜色的大纽扣数只。
3、 泥工板,没有扣子的纸衣服若干。
过程:
1、 出示衣服: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衣服,小朋友看看上面少了什么?你们见过纽扣吗?纽扣是怎样的?
2、 出示各色纽扣:
这些纽扣很漂亮,它是什么形状的/纽扣上还有什么东西?
3、 示范纽扣做法
(1) 谁会做纽扣呢?请个别幼儿试着做纽扣。
(2) 教师示范:先取一小快橡皮泥,将他搓成小圆球,再把他压扁,圆形就做好了。纽扣上的扣眼怎么办呢?对!用小棒一戳就行了。
4、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提醒幼儿压扁时要用点力,纽扣扣眼要在中间。
5、 展示
主题谈话:各种各样的纽扣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让幼儿了解纽扣的用途,萌发对美的兴趣。
2.使幼儿知道各种纽扣的异同,知道纽扣是多种多样的。
3.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
(二)情感目标
鼓励幼儿大胆设计独特的纽扣,培养挑战精神。
二、活动准备
1.课前让幼儿穿一件有纽扣的衣服。
2.每组一盘纽扣。(大小、颜色、形状各不相同)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不同纽扣的异同点:幼儿自由观察和讲述,并说出看到的纽扣有哪些颜色的,(红、绿、黄、蓝、黑……)有哪些形状的,大小怎样,是否所有的纽扣都有洞。
2.了解纽扣的用途:纽扣能把衣服扣好,能使衣服变得更漂亮,不同的衣服用不同的纽扣配衬。让幼儿自己练习穿、脱衣服,自己扣纽扣。
彩色的纽扣
泥工:彩色的钮扣
目标:
1、 通过观察使幼儿知道纽扣是圆形的,并有扣眼。
2、 帮助幼儿掌握简单的搓圆,压扁技巧。
准备:
1、 橡皮泥每人一份,小棒每人一根。
2、 各种颜色的大纽扣数只。
3、 泥工板,没有扣子的纸衣服若干。
过程:
1、 出示衣服: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衣服,小朋友看看上面少了什么?你们见过纽扣吗?纽扣是怎样的?
2、 出示各色纽扣:
这些纽扣很漂亮,它是什么形状的/纽扣上还有什么东西?
3、 示范纽扣做法
(1) 谁会做纽扣呢?请个别幼儿试着做纽扣。
(2) 教师示范:先取一小快橡皮泥,将他搓成小圆球,再把他压扁,圆形就做好了。纽扣上的扣眼怎么办呢?对!用小棒一戳就行了。
4、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提醒幼儿压扁时要用点力,纽扣扣眼要在中间。
5、 展示
将做好的纽扣贴到衣服上,互相参观。
“三颗纽扣”的房子 教案(通用4篇)
“三颗纽扣”的房子 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生能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引导学生理清故事发展的顺序和故事情节。
3、通过读课文,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并能领悟概括课文中心意思的句子,培养学生见困助人的爱心。
4、以读感悟,引导学生改编课本剧,揣摩人物性格,演绎剧情。
重点难点:
通过读课文,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并能领悟概括课文中心句子,培养学生见困助人的爱心。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小黑板
教法学法:
导读法
小组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导入 揭题质疑
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么?今天我们就来读一篇意大利童话:《“三颗钮扣”的房子》
2.他的房子里待过哪些人呢?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感知 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注意,课文较长,可以先快速的看完一遍了解课文大意,再有重点的读课文。
2.认读生字
钮扣 出租 搁置 锤子 刨子
锯 门槛 膝盖 拒绝 仆人 嘭嘭
寡妇 喇叭 娶亲 笑眯眯
开火车读生词。
三、合作探究 精讲点拨
1.默读课文,自己看看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说说自己的理由。
2.三颗钮扣都为人们做了些什么事情?
3.它的小木屋为什么能够容纳这么多的人?
4.默读课文,找出能够概括课文内容的句子?
5.品读国王的话,体会“问题不在于小房子,而在于心”。
四、小结
木匠用它博大纯朴的爱心容纳了自己身边的人,它的爱心虽小却能温暖众生。
“三颗纽扣”的房子(通用3篇)
“三颗纽扣”的房子 篇1
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
《“三颗纽扣”的房子》 小学语文四年级
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大多十岁左右,他们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在学习活动中他们思维活跃,接受事物较快,其有意注意和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有所增强,能努力探索问题的结果。在言语发展水平由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小学四年级以后,他们的书面言语水平逐步得到发展。阅读能力也由朗读向默读发展。
3.教学内容分析
《“三颗纽扣”的房子》这篇课文选自意大利童话。故事记叙了木匠三颗纽扣做了一间很小的可以推动的房子到外地去谋生。晚上,遇上了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前来求助避雨的人接二连三,他来者不拒。国王受到了启发,决定放弃王位,拉着小房子周游全国,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篇童话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的爱心虽小,却能温暖众生。这篇童话故事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故事情节虽然不是起伏跌宕,但发展层次清晰,重复的情节,重复的语言,刻画出穷木匠纯朴、善良、美好的心灵。把好人的心虽小,可容得下全世界的人的哲理巧妙地揭示了出来。
4.教学目标
1、学生能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引导学生理清故事发展的顺序和故事情节。
3、通过读课文,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并能领悟概括课文中心意思的句子,培养学生见困助人的爱心。
4、以演带读,引导学生改编课本剧,揣摩人物性格,演绎剧情。
5.教学难点分析
《“三颗纽扣”的房子》说课设计(精选15篇)
《“三颗纽扣”的房子》说课设计 篇1
一、开门见山“说课题”
我所说的课题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一单元的第三篇主题课文《“三颗纽扣”的房子》。
二、把握课标“说教材”
1、说“教材内容”
《“三颗纽扣”的房子》这篇课文选自意大利童话。故事记叙了木匠三颗纽扣做了一间很小的可以推动的房子到外地去谋生。晚上,遇上了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前来求助避雨的人接二连三,他来者不拒。国王受到了启发,决定放弃王位,拉着小房子周游全国,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篇童话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的爱心虽小,却能温暖众生。
这篇童话故事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故事情节虽然不是起伏跌宕,但发展层次清晰,重复的情节,重复的语言,刻画出穷木匠纯朴、善良、美好的心灵。把好人的心虽小,可容得下全世界的人的哲理巧妙地揭示了出来。
2、说“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我预设了以下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认识本课的1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引导学生理清故事发展的顺序和故事情节。
(3)通过读课文,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并能领悟概括课文中心意思的句子,培养学生见困助人的爱心。
(4)以演带读,引导学生改编课本剧,揣摩人物性格,演绎剧情。
3、说“重难点”
根据教材实际和学生的理解水平,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
通过读课文,找到文章的中心句,并能领悟概括课文中心意思,培养学生见困助人的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