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那儿是我们的村》教案(精选2篇)
《你看,那儿是我们的村》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用拼音正确读出课文中生字,能查字典,确定带点字在词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为“我们村”日益繁荣昌盛而喜悦和自豪的感情。
3.感受我国农村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日新月异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交谈揭题。
你家所在的村子(或社区)的标记吗?
二.揭题读题。
三.自学课文生字词语。找出疑难问题。
四.阅读交流:
1.你认为小作者写“我们村”不同年代的不同标记是想说明什么?并完成表格:
自然段
时间
我们村的标志(那儿)
1.课文分5个自然段写,说出每段中表示时间的词和人们指点村子的标记。并说说“我们村”的人在回答“有人问起我们村”时的神态、举止有什么变化?并注意朗读。
2.怎样朗读每段课文,才能表达我们同小作者一样的感情思想?
五.朗读:
评价:
是否准确表达了我们和小作者一样为“村子”而自豪的思想感情。
(读出我们村的日新月异,读出我们对家乡的热爱,读出我们对家乡更美好的明天的信念。)
《你看,那儿是我们的村》教案 篇2教学目标:
1.能用拼音正确读出课文中生字,能查字典,确定带点字在词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为“我们村”日益繁荣昌盛而喜悦和自豪的感情。
3.感受我国农村在改革开放春风沐浴下日新月异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交谈揭题。
你家所在的村子有什么特别的标记吗?当有人问你:你们的村子在哪里?你一定会指着那个村子的标记对他说:“你看,那儿就是我们村”。
《你看起来很好吃》教案(精选7篇)
《你看起来很好吃》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画面的造型与色彩,感受色彩之间的呼应。
2.尝试与同伴合作,用点画、撕贴等技巧创作背景底板。
重点难点:
1.欣赏画面的造型与色彩,感受色彩之间的呼应。
2.尝试与同伴合作,用点画、撕贴等技巧创作背景底板。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2.黄色卡纸、绿色色纸、水粉颜料、浆糊。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为幼儿阅读图画书《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让幼儿了解故事内容体会故事的感情。
二、请幼儿仔细欣赏幼儿用书封底上的作品,感受其中的造型与色彩。
1.高大的霸王龙在圆弧形的大地上躺成一个圆弧型,龙脚也是圆弧形,小甲龙在哪睡觉?
2.霸王龙的身体主要是什么颜色?小甲龙身体颜色和霸王龙身体上面什么地方的颜色相同?
3.天空上闪烁的星星和画面哪里的颜色相呼应?
4.画面的什么地方让你觉得这是夜晚时光?
三、教师将5~6名幼儿分成一组,每组准备一张8开大小的黄色卡纸、几张绿色色纸、水粉颜料,请幼儿进行创作。先画上黑色的天空,用手指蘸些厚厚的黄颜色电话在黑色天空中,再将绿色的色纸随意撕成若干小片贴在各张黄色卡纸上。
四、找到合适的地方摆放这些作品,使颜料变干。.
活动反思:
幼儿很喜欢美术创作,幼儿先阅读图画书,就此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他们自由创作,最后请幼儿创作好的作品他们自己来分享自己的作品。这样培养的了幼儿的合作。
《你看起来很好吃》教案 篇2教育笔记:你看我漂亮吗?
林林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也是我们班一个有点任性的小女孩,有时的所作所为很令人头疼。可是因为偶尔的一件事,使我充分认识到:没有教育不好的孩子,有时对孩子的爱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那天早晨,林林穿了一件白色的纱纱裙,她妈妈还给她扎了两个漂亮的小辫子。六一儿童节快到了,班级里在热火朝天地排练舞蹈。女孩子们都认真地摇摆着小脑袋,扎起的小辫在空中划出好看的弧度。可是林林却低着头,一直在摸着自己的衣服。我走到她的面前,她连忙问我:“老师你看我漂亮吗?”我说:“你今天可漂亮了,像个小公主。如果跳舞跳得好看就更漂亮了,老师也会更喜欢你。”表扬之后,这一天她表现得出奇的乖,每个动作都很认真。一天中我表扬了她好几次。
教育笔记:老师,你看我的鹦鹉漂亮吧
托班的孩子很喜欢玩搭建类的游戏,班级的孩子用一块块的小积木拼成自己喜欢的模型,不过大多数孩子都说自己拼成的是手枪,房子,火箭等等。阳阳总给自己的模型起很特别的名称。一天,阳阳拿着一个倒三角形的模型问我:“老师,你看我的鹦鹉漂亮吧?”别说,仔细看还真像。“真漂亮,你的鹦鹉都有什么呀?”我问道“他有漂亮的羽毛,他还会说话……”其实从日常生活的言语表达中,我发现阳阳的年纪虽然小,但是阳阳的知识面很广,脑子里有很多东西,经常会跟我说“老师我是大水牛,我喜欢恐龙,犀牛。”等等课余时间与阳阳家长的交流中了解到,阳阳的爸爸妈妈经常给阳阳看一些巧虎,智慧树,动物世界等益智类的节目。阳阳的父母给阳阳很大的知识面。其实我们不要担心孩子接受不了那么多东西,我们只需要给孩子们很广阔的视野去看世界。孩子在这些客观的刺激中,不经意的被动接收一些材料,日积月累,可以给孩子的创造积累很好的素材。在选择孩子的喜欢的节目时我们应该尽量选择有教育意义的节目,暴力打斗之类的动画片尽量少看或不看。
教育随笔:请你看我这样做
一天,我带着孩子们玩“请你像我这样做”的游戏,发现达达每次做的动作跟我不一样:我跑步,他跳绳;我吹喇叭,他打小鼓;我很好奇,便轻轻地问他:“你怎么和老师做的不一样啊?”没想到他说了一句:“老师,我就是不想像你那样做,没意思。”小家伙还挺有个性的。我又问:“你不是很喜欢这个游戏吗?为什么说没意思呢?”他说:“我喜欢这个游戏,可是每次都这样玩太简单了,我就是想做和老师不一样的动作!”我略加思索,觉得达达说的不无道理。于是我说:“那好,你就和老师做不一样的动作吧。”
游戏又开始了,达达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和我不一样:我跺脚,他叉腰;我学做小羊,他学花猫。期间,有个别孩子也学达达不按我的动作做了。随即,我又对全班孩子说:“你们可以学着老师做,也可以做的不一样。”没想到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做的跟我不一样,还说要跟我比一比谁想到的动作多。接下来,我索性把游戏改成“请你看我这样做。”改变了玩法后,孩子们玩得特别投入,他们创编了许多新动作。
教育笔记:老师,你看我多厉害
每到吃饭的时候,李就很让我头疼,每次最后吃完的是他,还总是吃会玩会,吃着吃着就把自己的小手背在了小椅子的后面,或是小手跑到了别人那里。 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对小朋友说:“咱们比一比,看哪一桌的小朋友吃饭吃得最快最干净。吃饭的时候不说话。”结果,孩子们都认真得吃饭,整体速度都提起来了,而且有两个桌吃得很干净。李不是第一个吃完的,但也不是最后一个了。他吃得比好几个小朋友都快,等他吃完跟我要汤的时候他对我说:“老师,你看我厉害吧。”我笑着对博文说:“嗯,博文真的好厉害,比其他几个小朋友吃的都快。”这时,博文就高高兴兴的去放自己的盘子了。下午放学的时候还告诉妈妈:“妈妈,我今天吃饭吃的很快,老师还表扬我了呢。“ 孩子都有一个自我肯定的过程,他的自我肯定是一种价值观念的形成,也许他不能每次都做到,但他已经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要发扬的什么是错的,不好的,需要改正的。而作为老师,就需要对这些正确的价值观念进行肯定鼓励,而不是紧紧抓着是否孩子总是按照正确的观念去行事,孩子是善变的,但当孩子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取向,那么教育也就不那么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