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花灯》教案(精选16篇)
《闹花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正确使用量词,并学会用“—×—×”正确表达实物的数量。
2、借助拍节奏、轮流解说儿歌等形式,进一步感知儿歌重复对称的句式结构,并尝试仿编儿歌。
3、能认真倾听同伴的讲述,并积极参与组词和仿编活动。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的花灯图片。
2、游戏音乐磁带《火车开了》、《大家来看灯》。
3、火车头的标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儿歌导入:《数花灯》冬冬锵,锵锵冬,正月十五闹花灯。鸡娃灯,鸭娃灯,一蹦一跳青蛙灯;荷花灯,莲蓬灯,一盏一盏牡丹灯;谷穗灯,麦穗灯,一盏一盏丰收灯;狮子灯,绣球灯,一条一条长龙灯。一二三四五六七,宝宝数灯数不清。爷爷奶奶帮他数,一数数到大天明。
教师:小朋友,正月十五闹花灯,宝宝数灯数不清,小朋友,你们能数出一共有多少花灯吗?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坐上花车去看灯。
二、基本部分。
1、游戏:坐上花车看花灯,激发幼儿学习序数的兴趣。
方法:
(1)教师将小椅子分成7组,纵向椅子排列,每组7把椅子组成一列火车,贴有火车头的标志。
(2)幼儿听音乐自由做动作,音乐停,幼儿各自坐下。
教师请3—5名幼儿说出自己是在第几车厢的第几个座位上。之后请幼儿相互说出自己是在第几车厢的第几个座位上。游戏做两遍。
2、看花灯。引导幼儿学习从不同方向辨别7以内的序数。
《闹花灯》优秀教案(精选14篇)
《闹花灯》优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多维度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活动准备
花片、小树、小动物图片、纸盒、糖果、笔、纸、数字卡片等活动过程一、凑数游戏《苹果和生梨》
请1个幼儿上来带领大家玩凑数游戏。
春天的花园里有个数学王国,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数学王国找一找那些东西的数量是6,然后你可以把6的分成全玩出来,才可以到其它地方玩。把你的发现写在纸上。
二、幼儿分组操作1、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游戏。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幼儿,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幼儿交流讨论1、教师拍手,幼儿回到座位。刚才大家玩得很高兴,能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纸上,谁愿意来介绍自己的发现?在玩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各自介绍自己的发现。
四、学习6的组成1、教师:今天小猫的一家也到数学王国来玩了,数一数有几只猫?用数字几来表示?看看它们长得都一样吗?引导幼儿从猫的大小、颜色、花纹、蝴蝶结来分。
2、幼儿自主讲述,如6只猫可分成1只大猫5只小猫。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用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教师:6有几种分法?
3、教师归纳:6有5种分法,6可以分成5和1,6可以……,它们合起来都是5送糖果。我们小朋友本领真大,不但学会6的组成,还学会了记录,现在我们一起准备好,开上小汽车和小猫们一起到数学王国去玩吧。(听音乐,幼儿做开汽车动作)数学王国到了,看看国王今天都准备了什么礼物?(各种糖果)国王还准备了这么多糖果盒子,请我们小朋友帮助他来包装糖果。记住,每个盒子了只可以装6粒糖果。你一边装一边说,几粒红色的糖果、几粒兰色的糖果、或几粒黄色的糖果、几粒绿色糖,一共是6粒糖果。装好以后你可以送给周围的爸爸妈妈检查一下,也可以给好朋友检查一下,你对吗?如果正确了就请你把糖带回家,可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闹花灯》大班教案(通用12篇)
《闹花灯》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唱歌,并用动作创造性地表现歌曲内容,感受节目的喜庆氛围。
2.学习“闹”字的下滑音唱法,表现歌曲幽默、风趣的特点。
3.尝试以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体验合作歌唱的快乐。
4.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的动作。
5.喜欢听音乐,体验随乐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有关灯会的录像或图片。
2.幼儿学习资源、教学挂图(龙灯、凤灯、狮子灯、孙猴闹天宫灯的图片)等。
活动过程:
1.观看灯会录象或图片,组织幼儿谈话,引导幼儿回忆观灯的情景。提问:你在灯会上都看到些什么灯?观灯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引导幼儿学唱歌曲。
(1)引导幼儿模仿灯会上敲锣打鼓的声音,将难点前置,唱“隆咚一咚锵”和“咚隆咚一咚锵”。
(2)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数花灯”,学唱“有龙灯,有凤灯,龙灯凤灯狮子灯。”
(3)教师示范唱,引导幼儿在“数花灯”部分或“敲锣打鼓”部分自然加入。
(4)教师和幼儿共同分析“闹”字的唱法,引导幼儿尝试滑音的唱法,表现出歌曲幽默、风趣的感觉。
(5)教师组织幼儿采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引导幼儿体验合作歌唱的乐趣。
活动延伸:
为幼儿提供相应的道具,引导幼儿进行音乐表演。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以开门见山的方式,播放一些课前收集的有关元宵、花灯的图片、录像等,从欣赏角度直入课题,学生通过看看、想想、说说等活动,引导学生进入制作花灯的学习活动中。学生们各抒己见陶醉在“元宵”之中。然后我出示一个花灯成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花灯的基本构造特点。
闹花灯(精选15篇)
闹花灯 篇1
教学目标 :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感受元宵节夜晚的欢乐气氛,增加学生对我国民间传统习俗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小黑板。
板书设计 :
人多:人流如潮 灯火通明
灯多:兔子灯 鸽子灯 龙灯
声音多:融成一片 响彻天空
作业 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口头造句。
课外:读背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1. 启发谈话。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什么节?
你家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老师简介元宵节。
2. 板书课题。(学习"闹"字)
齐读课题。过渡:是怎么一回事?
二. 初度课文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 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句子,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并想一想每一段写的什么。
3. 检查生字读音。
4.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并说说段意。
5. 换个词会说吗?
三. 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1. 自由读,说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 交流:时间、地点、人物。
3. 学习"潮"字。说说"人流如潮"的意思。
4.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灯多?
5. 用"灯火通明"口头造句。
元宵节闹花灯教案(精选5篇)
元宵节闹花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9个。
2、积累13个词语和2句句子。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元宵节闹花灯的习俗,感受闹花灯的热闹场面。
教学重难点:
1、通过感悟词句,体会元宵节闹花灯的热闹场面。
2、读懂课文第二节,结合图文,感悟元宵节花灯的特点。
教学准备:卡片、投影、录音、板书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引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什么节日?板书:元宵节
2、元宵节最常见的习俗是闹花灯、吃元宵。今天,我们通过学习一起来感受闹花灯的热闹场面。
出示课题:2闹花灯(指名读、齐读)
说出合适的动词:花灯(看、赏、提、做等)
3、学习生字:元宵比较:宵——霄——悄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说说元宵节的晚上怎么样?交流,出示:人流如潮
2、出示句子,读一读:“歌声、笑声、锣鼓声融成一片,响彻夜空。”
3、学生字:锣鼓融彻
(1)同桌自学交流识字好办法。
(2)给生字找朋友。
三、学生字词语
1、师范读第2节,找找有哪些灯?用“——”划出。
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灯?
2、出示句子:“最有趣的是龙灯……不停地摆动。”
(1)自读(读通)
(2)学生字:翻闪鳞禁(前鼻音)
龙追摆(做动作)
(3)开火车抽读生字
3、指导背诵这一节
自己背、师生配合背、看图师生配合背
四、朗读课文,巩固生字词语
1、出示词语(自读、抢读)
闹花灯(精选8篇)
闹花灯 篇1
教学目标 :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绿线内的3个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感受元宵节夜晚的欢乐气氛,增加学生对我国民间传统习俗的了解。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小黑板。
板书设计 :
人多:人流如潮 灯火通明
灯多:兔子灯 鸽子灯 龙灯
声音多:融成一片 响彻天空
作业 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口头造句。
课外:读背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新课,揭示课题
1. 启发谈话。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什么节?
你家是怎么过元宵节的?
老师简介元宵节。
2. 板书课题。(学习"闹"字)
齐读课题。过渡:是怎么一回事?
二. 初度课文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音,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 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句子,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并想一想每一段写的什么。
3. 检查生字读音。
4. 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并说说段意。
5. 换个词会说吗?
三. 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段
1. 自由读,说说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2. 交流:时间、地点、人物。
3. 学习"潮"字。说说"人流如潮"的意思。
4.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灯多?
5. 用"灯火通明"口头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