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精选15篇)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通过朗读,体会各个场面的气氛和人们的心情。借助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的特点,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1、学生畅谈自己的梦想。

  出示图片:“嫦娥奔月” “敦煌飞天壁画”“神舟五号”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直都有一个飞天的梦想,从“嫦娥奔月”到敦煌飞天壁画,无不寄托着这一梦想。直到“神舟”5号发射成功,这个梦终于圆了!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梦圆飞天”,再一起来感受这一梦圆时刻。

  板书:梦圆飞天

  (二)自学反馈 预习检查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课文脉络

  自由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写人们为“神舟”5号和杨利伟送行时的场面。

  (2)写发射的场面扣人心弦。

  (3)写杨利伟在太空中问候大家。

  (4)点明了此发射飞船的重大意义。

  【读准字音,读通语句是读懂课文的基础、前提。同时让学生在自我阅读课文时,养成边读边思考的习惯。】

查看全文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通用13篇)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篇1

  教学过程设计:

  一、歌曲导入,读题入情。

  (播放《超越梦想》歌曲)超越梦想,一起飞,让生命回味这一刻, 让岁月铭记这一回。我们伟大的祖国圆了申奥之梦,而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知道航天英雄杨利伟将肩负着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重任去实现我们千年的飞天梦。

  同学们,让我们激动的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将……(生读题:梦圆飞天)让我们自豪地告诉全世界,我们中国人能……(齐读:梦圆飞天)

  【让学生在教学开始就从各个角度去感受朗读给自己带来的收获与体验。因为感动而激动,因为激动而感动。在这里让学生从内心先行涌起自豪的情愫,为下文的学习作一个铺垫。】

  二、精读感悟,感受成功。

  古有飞天梦,今由神五圆。课文是怎么样记载神舟五号发射时那激动人心的精彩瞬间的?请同学们读课文并感受。

  出示读书小提示:(一人读提示)

  默读课文6—15小节,找一找神舟五号发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写一写自己的感受;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并交流自己的感受。

  【有读有悟,随文记录,这是读书的一个习惯。】

  同学们刚才都在认真写着,还有的读得很认真,眉毛和眼睛都在读书啦。

  师生交流:(媒体出示相应的句子)

  △“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人们的心弦都绷得紧紧的,似乎可以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

  ·你体会到了什么?(人们的心情紧张极了,激动极了。)

  ·特别是哪些词语给了你这样深刻的体会?(一秒一秒)是的,每一秒都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绷得紧紧的)不仅心绷得紧紧的,拳头也握得紧紧的,紧张得手心都出汗了;(似乎听到自己急促的呼吸声)内心的紧张激动可想而知。抓住这些词语,读好这句话! 指名读,师范读,齐读

查看全文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精选21篇)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神舟”5号发射时激动人心的场面。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神舟”5号发射时激动人心的场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梦想吗?我们中华民族也有许多梦想,你们知道中华民族圆了哪些梦想?交流。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2003年10月15日,重温我国飞天梦想实现的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板书课题    梦圆飞天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按“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写……”的顺序说说。)

  三、精读感悟

  1.默读“送行”部分。 思考: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来送行?

  1)交流。(时间,地点,事情。将环境、时间、地点、事情连起来说说).小结板书:大漠风寒送神五

  2)根据搜集资料介绍 “神五”发射的意义,以及为什么很多人来送行。

  3)文中哪两个词直接描写航天员杨利伟的神情?“肃然伫立”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一个词吗?指导朗读杨利伟的话,体会他出征前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2.过渡:最激动人心的时刻马上就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载着全国人民的希望发射升空了。

查看全文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精选17篇)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神舟”5号发射时激动人心的场面。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祖国自豪的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神舟”5号发射时激动人心的场面。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梦想吗?我们中华民族也有许多梦想,你们知道中华民族圆了哪些梦想?交流。今天,我们就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回到2003年10月15日,重温我国飞天梦想实现的那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板书课题    梦圆飞天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看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按“先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写……”的顺序说说。)

  三、精读感悟

  1.默读“送行”部分。 思考:你获取了哪些信息?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来送行?

  1)交流。(时间,地点,事情。将环境、时间、地点、事情连起来说说).小结板书:大漠风寒送神五

  2)根据搜集资料介绍 “神五”发射的意义,以及为什么很多人来送行。

  3)文中哪两个词直接描写航天员杨利伟的神情?“肃然伫立”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一个词吗?指导朗读杨利伟的话,体会他出征前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2.过渡:最激动人心的时刻马上就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载着全国人民的希望发射升空了。

查看全文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通用8篇)

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梦圆飞天》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生动详尽地记叙了“神舟”5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和自豪。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体会“神舟”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熟读通,体会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精读感悟。

  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氛围,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通过学习,解决遗留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投影文字  网络教学所需材料和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指出优缺点,教师进行现场指导。

  3、师: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与文本的对话,你知道了哪些内容?(生答)那你们想见证这伟大的历史性时刻吗?(情境创设,利用导入语激发兴趣)

  二、网络资源共享(教师设定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检查上节课通过网络搜集到的关于“神五”的相关资料

  三、精读课文,深度分析

  1、简单指导,理清课文脉络。

  (1)点名事件发生的时间。

  (2)重点写人们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神舟5号”送行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查看全文

6《梦圆飞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通过朗读,体会各个场面的气氛和人们的心情。借助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的特点,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1、学生畅谈自己的梦想。
    出示图片:“嫦娥奔月” “敦煌飞天壁画”“神舟五号”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一直都有一个飞天的梦想,从“嫦娥奔月”到敦煌飞天壁画,无不寄托着这一梦想。直到“神舟”5号发射成功,这个梦终于圆了!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梦圆飞天”,再一起来感受这一梦圆时刻。
    板书:梦圆飞天
(二)自学反馈 预习检查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课文脉络
    自由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写人们为“神舟”5号和杨利伟送行时的场面。
   (2)写发射的场面扣人心弦。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