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美术说课稿模板(精选11篇)
最新美术说课稿模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内容和作用
纸筒人是河北美术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下册第8课的内容,它属于造型表现的范畴。本课主要内容是学习用各种材料制作出自己喜欢的立体造型。通过本课的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立体造型美,从造型活动中体验乐趣的学习态度,是一节集欣赏性、操作性、创造性于一体的美术课。
〔2〕、教学目标
根据四年级学生现有的美术技能与水平,我设计这样的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运用各色纸张及其它废弃材料设计、制作纸筒人。
过程与方法:
通过纸筒人的设计和制作,进一步提高剪、折、卷、粘的技能,能利用各色纸张及其它废弃材料为自己构思,培养学生在工艺制作过程中的思维,创造出神态各异的人物形象,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立体造型活动,知道废旧利用,变废为宝,进一步理解“美源于生活〞,体验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立体造型设计相对难一些,我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和范例、
教具等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进行重点的把握与难点的突破。从而设计这样的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完成纸筒人的'设计、制作。通过赏析、教师的简单示范、学生的动手表现解决。
本课的难点是纸筒人的构思设计、不同材料的选择利用,通过教师的引导与示范和学生的大胆创作解决。
〔设计理念:教学关键在于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想象,学会设计,这样才能到达理想的教学目标。〕
关于美术的说课稿范文(精选6篇)
关于美术的说课稿范文 篇1
一、 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本课作为初中整个美术教学的开篇,对后面的教学具有指导意义。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美术,美术的分类,以及学习美术的意义,由此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
(二)重点:
培养学生审美的眼睛,让学生了解美术的种类,认识美术对于个人未来人生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理由:审美应是一种主动地行为,因为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有具备了一双审美的眼睛,才能会看和主动。)
(三)难点
如何结合实例讲清美术的主要分类、美术的概念和认识美术作品的材质、形式和内容特征。(理由: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基础的制约,对新概念的理解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四)内容结构
本课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什么是美术,第二部分说明美术的分类,第三部分是学习美术的意义。
二、教法:
本课涉及的新知识主要以基本概念为主,所以我采用了讲授法、对于相关的作品采用小组讨论法。
三、学法:
本课从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入手,运用学生讨论、欣赏为主,教师点拨为辅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欣赏、讨论、憧憬中愉快地度过四十五分钟。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课堂讨论——你认为什么是美术?(3—5分钟)
学生四人一组展开讨论。教师指名让学生以举例的方式,说出自己的见解。①大部分同学只能说出画画是美术,个别同学可能会说出建筑设计、雕塑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等是美术,教师首先肯定他们的说法。②紧接着教师引导从早晨一起床开始说起。
有关美术说课稿(通用13篇)
有关美术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1、分析教材
《小小手》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实验教材第二册第四课,属于 “造型表现”领域中的学习内容。旨在通过多种方式的手形表演与联想,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式的活动中体会简单的、变化的手形带给我们的丰富联想与无穷乐趣,并鼓励学生通过平面绘画和立体彩绘的方式,尝试将自己借助手形联想到的形象表达出来。整个教学过程要求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相互启发,探索手形的装饰与组合美,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及合作能力。
2、本课课时安排:1课时
3、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引导学生感知手形的变化与组合,进而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展开联想,探究装饰与组合的美感。
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感受手形画的魅力,激发对造型表现、欣赏活动的兴趣。培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装饰美化生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及合作学习的乐趣。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手形的变化并进行联想,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探索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4、教材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感知不同姿态角度的手形,展开联想;本课的难点是:启发学生寻找到手形与实际形态之间的联系,探究手形的表现与组合方法。
二、本课的教法
我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课标提出的“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出发,关注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的要求以“快乐求知”为目标,打破原有的单纯的讲画教学模式,力求营造一个“自主、平等、合作、竞争”的课堂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取知识,真正体验到求知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美术说课稿(通用13篇)
美术说课稿 篇1
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能"变化"的蔬果》,首先我想谈谈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能"变化"的蔬果》是江西版美术教材五年级下册第6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瓜果蔬菜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最常见的食物。我们可根据蔬菜瓜果的形状,颜色和肌理,利用其特点,稍作加工,就会具有天然有趣的造型,正如教材中所展示的:
(1)根据香蕉的外形特征整合,即变成一只可爱的"香蕉犬"。
(2)用半个菠萝和一只水晶梨经过巧妙的构思,组合在一起,即变成一只威风凛凛的"菠萝鸟"。
(3)利用土豆和葱跟的外形特征组合成以为纯朴慈祥的"土豆爷爷"等。
教材中把常见的蔬菜瓜果都变成了诱人的模样,变成了既可爱有具个性的果蔬作品。使学生感受造型表现的乐趣,并尽情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将奇妙的构思,创新的观念转化为具体的成果,体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感受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在这里,美术活动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生活的学习,它根植于生活,表现于生活,赞美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并给生活以向导和启迪。鉴于此,我进行了整堂课的设计。
二、教学目标:
知识性目标:通过观察,了解蔬果变化多样的形状和鲜艳多彩的色泽。
技能性目标:利用蔬果固有的色彩和造型,学习夸张装饰的方法,运用削、切、挖、连接、拼、插等方法,设计制作出果蔬作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动手能力。
情感性目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体验果蔬造型的乐趣,培养学生养成联想的好习惯,并善于发现并表现生活中的美。
关于美术说课稿(精选17篇)
关于美术说课稿 篇1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特别是互联网与校园网的接轨,为我校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使网络教学真正成为现实。我今天说课的内容就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一节美术课的教学设计,课题是《动物装饰—鱼》。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理念五个方面对我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析
《动物装饰—鱼》是小学美术第七册第十课的内容,本单元动物装饰共有三课,鱼是第二课,这一单元的学习要求学生学会用变形、夸张、装饰等手法画动物,在绘画过程中感受装饰的美感。
在前一课《动物装饰—虎》的学习中,已经对装饰变形的手法进行了讲解,所以在本课的学习过程中对变形的方法可以一带而过,主要是通过欣赏各种鱼的资料,为学生提供变形的素材。
(二)、教学目标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的总目标,现将本课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1、知识目标:
(1)、通过画装饰鱼,让学生学习用变形、夸张、装饰等手法画动物。
(2)、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网络查找资料,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设计和装饰的能力
3、情感目标:
美术说课稿汇编(精选6篇)
美术说课稿汇编 篇1
一、说教材。
人教版二年级第二学期美术课《奇妙的脚印》是一堂非常有趣的想象画课,课中通过让学生认识了解各种动物的脚印,把脚印想象成其他形象,并运用脚印组合的'方法进行设计想象,完成一幅脚印的想象画。
二、说教学目标。
我在这节课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对事物进行联想和再造想象的能力,通过活跃学生的美术思维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说教法学法。
教育的使命就是要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美术课堂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载体,教师则是课堂的舵手,如何上好这堂想象画课,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天马行空,自由翱翔的喜悦?为此我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把整堂课分割为两大版块,即:启发引导,观察想象和运用方法设计创作。
我先在课前上了一堂准备课,让学生自己通过上网、查阅图书、观察生活中的小动物脚印并拍摄下照片,自己寻找了解各种动物的脚印。正式上课了,我播放一段游客在沙滩上留下脚印的短片,通过欣赏短片引出课题,接着播放不同动物脚印的动画片,通过欣赏有趣的动画片,加深学生对动物脚印的印象。
接着学生们组成小组交流,大家寻找和绘制动物脚印的资料。通过回顾和交流,学生们对动物脚印有了更加感性的认识。我又趁热打铁,在媒体上出示许多动物的脚印,让学生看脚印,猜动物,这样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说重点、难点。
我把认识各种动物的脚印,对动物的脚印进行想象作为教学的重点;把脚印组合的方法设计想象,完成一幅奇妙的脚印作品作为教学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