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精选15篇)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篇1
《美丽的小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下面是在学生初读、整体感知课文之后的一个教学片断:
(出示多媒体课件1: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还有一栋小鸭住的房子。)
师:同学们,如果你走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看见花花绿绿的鹅卵石,五颜六色的鲜花,你想说什么?
生:小鸭家门前的小路真漂亮呀!
生:这条小路真美呀!
生:这条小路多干净、整洁!
(出示多媒体课件2: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走来了一只小兔和小鹿。)
师: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走来了兔姑娘、鹿先生,它们会说什么?请同学们自由读二、三自然段。
生:啊,多美的小路啊!
(学生回答完毕,出示多媒体课件3:啊,多美的小路啊!)
师:当时的兔姑娘、鹿先生会怎么说呢?大家练一练,喜欢哪个角色就读哪个角色。
(学生练读)
一生:读兔姑娘的话。
一生:读鹿先生的话。
师:听了他们的朗读,你们觉得小路美吗?
生:我觉得他们读得挺好的,他们把多美读得较重,我觉得小路很美。
师:范读,谁再来赞美这条小路。
(生读,男、女生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棒!这条小路真是太美了,朋友们都喜欢在小路上散散步,说说话,可是过不了多久,小路怎样了?
(出示多媒体课件4:小路上堆积了许多垃圾,苍蝇飞舞。)
假如同学们走在这条小路上,最想说什么?
生:这条小路太脏了。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精选16篇)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篇1
一、 概述:
人教社小学语文试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5课《美丽的小路》是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童话故事。故事主要讲鸭先生家门有前一条很美丽的小路,由于大家没有注意保护而变脏,小动物们及时发现并清理干净,又找回了原来美丽的小路。学习了这个故事要让学生们懂得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同时明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理。
二、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理念。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跨越式发展理念。
3、语文学科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能力: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识记生字,理解“奇怪”、“不久”、“堆积”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围绕怎样保护身边的环境进行写话练习。
过程方法:
1、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回时的语句,体会每种动物的心情及各角色的语气。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2、明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理。
3、培养学生了雨表的的兴趣。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 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利用多种方法记忆了生词、学写了生字。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拓展阅读了“跨越式”阅读资料中的识字通和部分描写保护环境的文章,能初步懂得保护环境的道理,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篇1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中,能读好每个角色的语气。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认识14个生字,会写6个,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第8自然段。
表演 朗读感悟
课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qing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探险队又要出发了,昨天我们去了大森林,今天我们去哪呢?咦!听说小鸭子住在一个很美的地方,我们去看看,好吗?(出示投影:一条长长的小路,路上铺着花花绿绿的鹅卵石,路旁开着五颜六色的鲜花。)瞧,这就是小鸭子门前的那条小路,多美呀!在这条美丽的小路上还有着有趣的故事呢?这个故事就是《美丽的小路》。(全班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边看图,边听老师范读,说说本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初步了解)
2、自己练读,并标出自然段,把觉得难读的字画出来。
3、学生质疑:①哪些字发音有困难?②对课文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再读课文
1、个别读。
2、夸一夸、帮一帮:引导学生先评优点,再评不足。评议时,重点评议字音,特别注意读准翘舌音和带后鼻音的字。
3、学生自己再练读一遍。
4、展示台:再次让那些自己觉得有信心读好课文的学生上台读。
四、认记生字
1、认读带生字的词。
2、请小老师带读。
3、认读单个的生字。
4、变序开火车读。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精选14篇)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能力: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识记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过程方法:
1、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方法:
第一课时
一、故事引入。(请看课件)
1、讲故事。教师声情并茂地讲故事《美丽的小路》。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2、演示课件。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郊游。(出示课件)你们看这个地方怎么样?(指名说)美丽的小路上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二、自学(初读感知,增强读书的目的性)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同桌交流读文,互相检查字音,交流读不好的句子,实在有困难请教师帮忙。
三、识字(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请看课件)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把会读和不会读的生字分类摆放。
2、再读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互相提醒。学生练读。
3、认读生字竞赛: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生字,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
(学生由于课外阅读,识字量不太均衡。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识字量大的孩子充当小老师,不再觉得识字枯燥无趣,识字量小的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认读,也不至于丧失信心。所以这样设计有利于培养全体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通用18篇)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篇1
一、 概述:
人教社小学语文试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5课《美丽的小路》是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童话故事。故事主要讲鸭先生家门有前一条很美丽的小路,由于大家没有注意保护而变脏,小动物们及时发现并清理干净,又找回了原来美丽的小路。学习了这个故事要让学生们懂得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同时明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理。
二、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理念。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跨越式发展理念。
3、语文学科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能力: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识记生字,理解“奇怪”、“不久”、“堆积”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围绕怎样保护身边的环境进行写话练习。
过程方法:
1、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回时的语句,体会每种动物的心情及各角色的语气。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2、明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理。
3、培养学生了雨表的的兴趣。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 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利用多种方法记忆了生词、学写了生字。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拓展阅读了“跨越式”阅读资料中的识字通和部分描写保护环境的文章,能初步懂得保护环境的道理,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精选18篇)
《美丽的小路》教学设计 篇1
一、 概述:
人教社小学语文试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15课《美丽的小路》是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童话故事。故事主要讲鸭先生家门有前一条很美丽的小路,由于大家没有注意保护而变脏,小动物们及时发现并清理干净,又找回了原来美丽的小路。学习了这个故事要让学生们懂得保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同时明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理。
二、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理念。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跨越式发展理念。
3、语文学科教学“以读为本”的理念。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能力: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识记生字,理解“奇怪”、“不久”、“堆积”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围绕怎样保护身边的环境进行写话练习。
过程方法:
1、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回时的语句,体会每种动物的心情及各角色的语气。
2、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2、明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道理。
3、培养学生了雨表的的兴趣。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1、 学生在第一课时已经利用多种方法记忆了生词、学写了生字。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拓展阅读了“跨越式”阅读资料中的识字通和部分描写保护环境的文章,能初步懂得保护环境的道理,为第二课时的学习做好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