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就在身边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下面是关于美就在身边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美就在身边开学第一课观后感范文1
昨天晚上,我看了“开学第一课”,收获了一个“美花园”,请听我一一说来。
美花园之一 探索美
在刚刚结束的伦敦奥运会上,争夺游泳冠军的焦刘洋和叶诗文总结道:“要达到一个美丽的高峰,就要付出很多很多艰辛!”我想,这就像我们写文一样吧,努力努力再努力,想当博腕,想获得T荐。
还有在湖北恩施高原小学支教的邓丽老师,用心教那里可爱的学生们,在支教期满的时候,那里的学生用各种办法想让邓老师留下,甚至还为邓老师做了一首歌《留下来》。最终,邓丽老师被感动了,继续留在了那里。
美花园之二 创造美
游泳冠军焦刘洋说:“梦想是你的动力,却不是你持之以恒的动力。”这和写文也是一样的,想获得T荐,想成为博腕,可这只是你一小会儿的动力,要持之以恒地写,是要靠毅力的!我总结了一下:无论什么梦想,坚持就会成功。
美花园之三 发现美
王大成哥哥,几乎什么东西到了他手里都会成为美妙的乐器!梳子啊,花生壳啊,小药片啊,树叶啊,水管啊,什么东西他都可以吹出音乐!
美花园之四 创造美
最美司机吴斌,开长途大巴车9年,再一次行驶中,一块儿石头穿过挡风玻璃射向他,受伤后,他在45秒内、在最不正常的情况下,安全的停车,24位乘客无一受伤,可他却离开了我们,那一天,一些热心市民赶到了杭州,见他最后一面。那一天,一座城在送别他,那一天,一座城在缅怀他,那一天,一座城在为他哭泣!一路走好!吴斌叔叔!
美就在身边——《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今天,我和妈妈观看了开学第一课,有最美的老师、最美的战士、最美的司机……他们用他们的善良、勇敢、正义、无私筑起了一道最美的风景。
首先,中国第一位飞上太空的女宇航员刘洋走到镜头前,给我们上了生动的第一课。讲述了她在太空里奇妙而严酷的感受。太空是美妙的,令人向往的,但刘洋老师更喜欢那种脚踏实地的感觉,喝一口清凉的泉水,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最美家园,我们要珍爱地球,保护环境。让蓝天更蓝,大地更绿,江河更清。
奥运冠军叶诗文和焦刘洋也来到现场。焦刘洋给我们上了第二课。她5岁的时候就开始学游泳,经过她的不断努力和坚持不懈,获得了游泳金牌,我真为她高兴!我明白要坚持、努力、不放弃,才会成功!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800字
开学啦,开学啦,又是一年开学季,我们像往年一样相约而至,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开学第一课》。不同的是,今年播放时间比往年晚了一个小时,但我们仍精神抖擞地等待着直播。
今年的主题是中华骄傲,由董卿阿姨和撒贝宁叔叔给我们上课。分为五堂课:字以溯源,武以振魂,棋以明智,文以载道,中外交流。
我最喜欢“武以振魂”这堂课了。只见一群武术弟子们身穿各色的武术服,衬映着他们红彤彤的脸蛋,个个都精神抖擞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舞台上。他们三连冲拳,用力推掌,横扫摆手,使出浑身解数,表演着精彩的“童子功”。他们双手紧握棍棒,在身子两侧飞快转动,只听见“呼呼”的风声。台下每一个人都打起十二分精神,看得热血澎湃,嘴巴都张成了“O型”。
没想到《战狼2》的导演兼演员吴京叔叔也发视频来和我们聊武术,虽然今年暑假我能和爸爸妈妈看这部影片,但从他们口中能感受到武术的灵魂,感受到中华的骄傲。我们要学习吴京导演,做一个有担当、有骨气的中国人。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它源于中国,属于世界。武术是养生文学,通过进行武术活动的锻炼,慢性疾病无形中消失了。中国的太极拳因其强身健体,修心治病的功用被西方人称为“东方舞蹈”、“东方文化的瑰宝”。而且中国功夫是具有丰富精神内涵的创举,带到国际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又一幕的精彩。
武术操,最近在各学校是一个热点话题。小学生学,中学生也在学,从不会到会,从会到熟练,从熟练到比赛,这就是成功。每一个完整动作的背后都有那一份平衡的努力,没有偷工减料,只有脚踏实地,这也许就会创造一个成功的机会,这也许就是所谓的“二力平衡”,从中也能悟到它的魂:任何事,脚踏实地便会成功。就像武术操那响亮的名字一样——“英雄少年”!这,便是我们成功后的代号!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500字
炎热的暑假转瞬即逝,我们即将踏入高年级的路程,开学前的那个夜晚与众不同,我观看了我期盼已久的《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课》在载歌载舞中拉开了帷幕,今年的主题是“创造向未来”,节目中呈现了各种各样励志故事,给莘莘学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感悟最深。俞老师从小生活在偏僻的乡村中,他人生中的第一次高考,落榜了;他没有气馁,第二年再一次参加高考,却又落榜了;他依然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第三年的高考中,他考上了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北京大学。当他正在田里汗流浃背地干着农活时,收到了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从此迎来了人生的转折。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耐人寻味的巨作,而这部巨作的作者就是他们自己。有的人或许曾经失败过,他就自暴自弃,误入歧途,怎么也走不出内心的阴霾;有的人或许曾经也失败过,他却没有气馁,坚持到底,迎来的是柳暗花明。有的人或许曾经成功过,他就骄傲自满,每况愈下,等来的是万丈深渊;有的人或许曾经也成功过,他却孜孜不倦,越战越勇,拥抱着的是旖旎的风光。这些故事的主角就是我们自己,我们自己选择的人生,要自己负责,希望我们从不后悔!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1000字
20xx年的《开学第一课》开播了!同学们围坐在一起,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节目的主题是“先辈的旗帜”,讲述的是红军长征路上的故事,那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铭记的历史。
第一节课的主题是“信念不移。”撒贝宁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小红军跟父母走散了,他就跟着红军叔叔、阿姨去长征。走之前他折了一根柳枝。有一天,他走不动了,红军把他托付给藏民,他在门前种下了这根柳枝,几十年过去了,当年那个小男孩已成了耄耋老人,而当年他种下的那根柳枝已变成了大树,那棵树就被后人称为“红军柳”。
接着,主持人请出了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胡正先。他也是当年长征中的一位通讯员,他12岁参加红军。他们经过了一座叫祁连山的雪山,那儿冰天雪地,可他们只穿了一双破烂的草鞋,有的甚至还没穿鞋。看到此时我不禁想:我们夏天穿的鞋子都比他们好得多,冬天更是不用说,什么羊毛,什么牛皮呀,什么暖和穿什么。红军战士却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长征,那是有何等的毅力啊!胡正先老人讲了自己当时的两个信念:一个是当红军,另一个是为国家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多么朴素的语言,多么崇高的信念!胡正先老人讲完,掌声持久不息。
第二个故事讲的是一个摇篮里的小红军。出生十八天就去当红军,她就是开国元帅贺龙的女儿贺捷生。他父亲在一次打仗中把她弄丢了。当时,她父亲身经百战,枪林弹雨都走过了,都没有他害怕的时候,唯独这次,他真的害怕了。我听到这里,感慨万千,爱孩子是每个人的天性,就算是将军,也有着常人的情怀。父爱是无私的,但为了信仰,为了革命,贺龙将军付出了很多很多。
2022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篇一:20xx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郑逸坤
开学了,又一次见到我们的老朋友《开学第一课》了。从小学开始,这项观后感作业就成了必然的了,当然,这次也不例外。
先开始是解海龙老先生的一段介绍,对他,我们最熟悉的即是他的经典作品《大眼睛的希望》。就是这张出现在我们政治书上的照片,缩影了多少山村孩子对读书的渴望。正是因为解海龙老先生的坚持不懈,正是因为他跨越二十二个省,两千多个县的壮举才使我们了解到了在那个我们父辈,祖辈的年代,读书有多么的奢侈。而当下的我们,在此番条件下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认真读书呢?
而后又出现了中国第一辆大飞机的试飞员们,看到他们,就让我想起了一个人:曹先建。他在飞机出事故后冒着生命危险安全着落了我国的战斗机,而自己受了重伤,如此拼命保护国家财产,令人钦佩不以。
令我映象最深的是俞敏洪老师。出生农村,三次高考,第一次英语35分,第二次55分,第三次竟然奇迹般95分,而两个小时的英语考试他四十分钟就交卷了。他从来没想过他那么厉害,填志愿他不敢填北大,那还是他老师帮他填的。可事实是他成功考进了北大。毕业后又在北大任职教师。当他的事业稳定时,却选择辞职创办新东方教育集团。当他在北大门口贴广告时,他的学生看到他帮他一起贴广告。经过一段辛苦的创业后,他成了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后来凭借口才成了一位演说家。而我们熟悉的马云不就是这样吗?谁又曾想那个骑着三轮车收废品的年轻人,二十年过后竟成了中国首富。专科毕业的他凭借自己优秀的英语成绩来到了美国,回国后创办了第一个中国黄页,数年吃泡面,住地下室的生活,辛勤的劳动最终成就了他。这也正迎合了他说的那句话:不吃苦,你拿青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