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时间:2025-04-05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通用16篇)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词语。

  2正确地朗读课文。

  3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4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坦克上战场的录象片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教学挂图,引导学生汇报课前所收集的饿资料,谈谈对矛和盾的认识。

  2教师引导:社会在进步,科学在发展,古式武器矛和盾已根本不能满足新时代战争的要求,人们因此发明了许多更先进的武器,比如说坦克。

  3教师打出坦克投影,让学生直观认识各种坦克,引导学生汇报所收集的资料,谈谈对坦克的了解。

  4教师导入:有趣的是世上的很多发明都是人们从大自然中,生活中受到启发而创造的,比如说人们看到鸟儿飞翔,研究飞翔的奥秘从而发明出飞机,从鱼儿的上浮下潜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潜水艇,而书上的这位发明家也是从矛和盾身上受到启发,发明出坦克。他是怎样受启发发明出坦克的呢》让我们一起去见识一下。

  5板书课题:矛和盾的集合

  二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正确较流利,圈出不理解的饿字词.

  2引导学生字词的质疑,讨论答疑。

  左地右挡:左右抵挡,抵抗。

查看全文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通用19篇)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知识: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等16个词语。

  能力: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读懂本课内容。

  3、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情感: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重点】

  1、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等16个词语。

  2、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

  【教学难点】

  1、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紧张”等16个词语。

  2、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坦克的图片、文字资料。(师生)

  2、收集与发明创造有关的资料。(师生)

  3、准备好相关的挂图和词语卡片。(师)

  4、查找与课文有关的资料,预习课文。(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阅读单元导语,了解单元主题

  二、浏览本组内容,了解课文梗概

  三、故事引入,揭示课题

  1、讲成语故事《自相矛盾》。(可由学生讲)

  2、谈话:在人们纷纷嘲笑卖矛和盾的人自相矛盾时,更有聪明人想到了别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学习25课,《矛和盾的集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查看全文

《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学设计(通用15篇)

《矛和盾的集合》的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    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善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教学重点: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而成坦克,形象展示它的神威做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制作ftp课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课题紧抓,学字疑题。

  1.师课件出示两个手持矛和盾的人,询问学生:他们在干嘛?

  生:———

  2.师再让学生从图片中得知矛与盾的图象,可问:他们手持的是什么兵器?(课件出示矛、盾)

  3.听学生回答后再让学生看师书写“矛”与“盾”。

  边写边指导记忆:

  矛:(最后一笔撇,好锋利呀!)

  盾:开始两撇,真像是勇敢的小卫士。

  4.紧接着再让学生仔细看图,矛和盾分别有什么作用?(课件演示)攻击、防守(进攻、自卫)

  5.师激疑:矛和盾谁厉害?

  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总之我们清楚了,矛和盾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它们是相对立的两种兵器,现在有人要把它们团结在一起,用我们文中的新词来说,就是——集合。(课件出示词语),这集是生字,我们看,有那么多的笔画,好团结呀,跟老师书写一次。“集”跟“合”意思是一样的,他们组合在一起,似乎力量更大了。(再让学生齐读这个词)

查看全文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精选16篇)

《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篇1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题:矛和盾的集合。学生齐读。你知道什么是“矛”?什么是“盾”吗?

  2、质疑:读了课题之后,你还想问什么问题呢?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的呢?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感知主要内容

  1、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边听边画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学生把刚才画出的生字新词读几遍。

  3、小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4、指名读课文,读后评议。

  5、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主阅读,解决读题时提出的问题

  1、教师出示学生提出的问题。如: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又是怎么结合的呢?结果怎样?

  2、学生根据以上总是,自学课文,做好准备,下节课交流。

  四、记字写字

  1、出示本课的生字,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记住它们。

  2、重点指导两个上下结构的字:集和架。提醒学生注意:下面的“木”一定要写好,稳稳托住上半部。

  3、学生写字,教师及时评议。

  五、拓展阅读

  搜集发明家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讨论交流,感悟课文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对三个问题的认识。

  2、组织学生全班交流:

  对三个问题的理解,要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语句进行概括,要点如下。

  ⑴ 矛和盾为什么要结合呢?

  发明家和对手比赛,难以招架,于是突发奇想,想到了矛和盾结合起来。

  ⑵ 又是怎么结合的呢?

查看全文

第五册第七单元《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通用15篇)

第五册第七单元《矛和盾的集合》教学设计 篇1

  一、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

  这篇课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讲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由盾想到了铁屋子;为了进攻,由矛想到了炮口,把两者结合起来,发明了坦克。第二部分讲发明的坦克在战场上打败敌军,大显神威。第三部分由坦克的发明引出“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

  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一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是本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懂得作者借坦克发明这件事,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学习正确的思想方法;二是初步了解用事实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编者的意图,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借助工具书独立识字,与人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生词。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2、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简单复述。

查看全文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通用13篇)

《矛和盾的集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篇1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大家已经初读了课文《矛和盾的集合》,我们不但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而且也读通了课文,了解了大意,提出并解决了一些问题。

  下面我们再来与课文中的词语宝宝打个招呼吧。课件出示词语

  2、如果把课文比喻成一个湖的话,上节课大家还只是在湖面上观光游览,吹吹风,看看水波什么的,还没有潜入水里去看个究竟。这节课,大家该做什么呢?

  3、我们从哪里钻到课文这个湖里去研究呢?

  师:其实呀,“钻进”课文的方法很多,比如,可以从题目钻下去,也可以从插图钻下去,还可以从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钻下去。今天,我们就从课文的题目“钻下去”吧!请读课题——矛和盾的集合。

  4、课题中强调的是哪个词?“集合”是什么意思?

  二、学习第五自然段

  1、过渡:矛和盾的这一次交锋,不再是自相矛盾,而是把它们的优点集中在了一起。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两个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矛和盾互相集合会变成什么了呢?矛和盾的集合,厉害吗?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看文中哪部分回答了这两个问题。

  2、把矛和盾的优点集中在一起碰撞出了“坦克”这一新鲜事物。坦克具有矛和盾的什么特点?请从第五自然段中找出一句话来解答这个问题。

  3、课件出示坦克图片和课文中的句子。看着这幅图片,说一说:哪里是坦克的“矛”,哪里是坦克的“盾”?

  4、你见识过坦克的威力吗?汇报收集的资料。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