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人音版)3
第4课 芬芳茉莉
课 题
4、芬芳茉莉(第2课时)
课 型
综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熟练演唱,并能背唱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唱《茉莉花》,使学生近一步了解茉莉花的美丽,并能通过优美、抒情的歌声表现出来。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演唱、欣赏等活动感受不同版本的茉莉花中所包含的文化。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用舒展,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方法
综合法、演唱法
教学用具
录音机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三、歌曲拓展
四、小结
师播放轻松地音乐
1、学习歌曲
(1)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旅游吗?你们都去过哪?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看过影片之后猜一猜我们到了哪里?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放录像
同学回答刚才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背景音乐有没有注意到?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水乡走一走,共同学习并演绎这首江苏民歌《茉莉花》
(4)歌曲学唱
a、听录音--------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选择:
a、 欢快活跃 b、亲切抒情
b、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
a、婉转细腻柔美 b、粗犷豪放抒情
c、歌曲表现了青年姑娘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歌曲表面上是表现年轻姑娘既想摘花又怕挨骂的天真神态,实质上是在表现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感情。
d、唱歌谱
北京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全教案
一 对新课标的理解
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所有的审美因素,并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因此教学中应充分揭示音乐要素,即节奏、旋律、音色、和声、力度、速度等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创新精神及合作意识。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对人生和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
要改变长期以来音乐教学只重视技能训练,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心灵感悟、情感体验的生成和发展的现象,我们必须强调音乐教育应该遵循艺术本身的规律,充分重视审美体验在音乐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因此,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体验,才是学生获得艺术经验之最基本方式和基础,也只有在参与体验过程中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发现探索的乐趣,表达他们的独创性、丰富他们的经验,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音乐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非常宽松、活泼的氛围,以民主的态度、商量的口吻、轻松的语言,指导学生进行音乐活动,放手给学生一个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一种积极的活跃的状态。这样既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使他们学得开心、学得主动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a. 训练学生歌唱方法和技巧
b. 训练学生对和声的听觉及视唱能力
c. 让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提高他们音乐思维和初步的写作能力
2.过程方法
a. 用专业的方法训练学生歌唱,并多进行范唱。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苏少版)
第一单元《七彩桥》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听:《迎宾曲》
2.唱:《唱着跳着走近你》
教学目标
1. 学唱歌曲《唱着跳着走近你》。能用朝气蓬勃的歌声表现热情友好的音乐形象,抒发热爱家乡、渴望友谊的美好情感。
2. 能尝试运用已学过的音乐知识创造性地表现歌曲。
3. 能专注地欣赏《迎宾曲》,了解歌曲背景,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乐曲所具有的中国民族音乐特点,初步理解音乐艺术在思想情感的表达及世界文化的交流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教学重点
1. 跨小节切分节奏和休止符的掌握以及歌曲休止处的修饰处理。
2. 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演唱,并表现出歌曲的现代感。
教学过程
一、以乐激情
1. 这是新学期的第一节音乐课,教师播放《迎宾曲》,请学生们在热情欢快的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 请学生说说对《迎宾曲》的初步感受。
3. 教师介绍歌曲表现的主题及时代背景。
(1) 教师出示《迎宾曲》曲谱,请学生再次欣赏歌曲,并从歌词中分析判断歌曲表现的内容是何时、何事、何地。
(2) 观看影片《客从何来》片段,教师简介一年一度的“广交会”。
4. 视唱教材中《迎宾曲》的旋律片段。
5. 请学生聆听广东音乐《步步高》,感受《迎宾曲》中与之相似的旋律,并用铅笔在书上的乐谱中做记号。
6. 请学生说一说作曲家为什么这样创作?目的何在?
7. 教师小结:歌曲吸收了广东音乐的音调,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有力地表现了中外朋友在广州交易会上欢聚的场景和喜悦的心情。同时,广东音乐素材的使用起到了传播民族文化、宣传家乡等方面的作用。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
第一单元 同一首歌
一、教 学 目 标
(一) 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 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演唱时能够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
(三) 聆听欣赏曲《我的祖国》和《大中国》,能够背唱歌曲的音乐主题;辨别并说出歌曲中速度和力度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表现歌曲情感的关系;能够辨别这两首歌曲明显不同的风格。
(四) 创造性地为歌曲《大中国》编配秧歌舞的动作。
二、教 材 分 析
(一)《同一首歌》
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胡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创作于1990年。中央电视台在第11届亚运会开幕式之前首次播出,并在春节联欢晚会上向全国推出,受到热烈欢迎。歌曲以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旋律和优美的合唱,表达了胜利、欢乐、团结、友谊的美好主题。歌词里用“鲜花”、“大地”、“春天”、“甜蜜的梦”和“阳光灿烂”等词语,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新时代里,意气风发,欢聚一堂,唱着“同一首歌”,畅叙衷肠,展望未来,为实现更加美好的目标——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共同奋斗的心愿。歌词里用“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我们手拉手啊想说的太多”、“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等深情的话语,表达了在改革开放年代,全国各族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相处的真诚愿望。这“同一首歌”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人们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感情。歌曲为e大调,4/4拍。歌曲结构为两段体(带再现的二部曲式)。a段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二乐句(第1~8小节)音乐流畅、平和,主题深沉、亲切、凝重,第三乐句(第9~16小节)是这个乐段的小高潮,接着连接第四乐句结束。a段音乐抒发人们经过辛勤劳动获得丰硕成果、欢聚一堂亲切交流时的真挚感情。b段也由4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第17~20小节)以下属和弦的分解形式,从高音开始,造成柔和的色彩和热烈的气氛,力度逐渐加强的处理,形成全曲高潮,抒发了人们激动、兴奋的心情,并与a乐段形成对比。第二乐句(第21~24小节)是第一乐句的的变化重复,并有“ ”音的出现,形成暂时的离调,力度逐渐减弱的处理,使感情进一步深化,体现发自内心的倾诉。第三乐句(第25~28小节)是a段音乐主题的变化再现,第四乐句中 的 九度大跳,再次抒发出人们兴高彩烈的喜悦心情。歌曲最后的结束句是一个典型的由下属功能转到主功能的补充终止形式,使歌曲在祥和、喜庆的气氛中结束。b段音乐揭示了歌曲的主题思想——我们向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唱着“同一首歌”去迎接新的辉煌。
六年级音乐上册全册表格式教案(人音版)2
第2课 草原牧歌
课 题
2、草原牧歌(第4课时)
课 型
综合课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筷子舞基本动作要领
过程与方法
配合队形变化完成组合学习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能够运用蒙族舞风格表现筷子舞欢快而又抒情的舞蹈特点。
教学重点
筷子舞是学生入学来第一次使用带道具的舞蹈,因此对筷子的制作,拿法,舞蹈中筷子的朝向都应详细介绍,力求学生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
筷子在不同体态,不同位置所击打出来的声音不同,要能够区分。
教学方法
综合法、演唱法
教学用具
录音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三、小结
师播放轻松地音乐
1、音乐活动
(1)找出《银杯》与《小黄鹂鸟》共同采用的音符。
(2)即兴创作旋律。
(3)老师小结。
2、学习演奏《筷子舞》
(1)观看蒙古舞蹈录象——筷子舞
(2)简介:
筷子舞是流行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的一种民族舞蹈。这种舞蹈多在喜庆的节日里由男艺人做单人表演。表演时,演员右手拿一把筷子,用半蹲的姿势边唱边跳舞。舞动时,用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有时还旋转着敲击地面。通常,舞蹈的节奏会由慢到快。总之,这种舞蹈具有节奏性强、情绪热烈欢快的特点。
(3)基本介绍
a、筷子舞
b、道具筷子的制作
c、筷子拿法
(4)站立部分基本动作:
a、平步打肩
b、平步打背
c、踏步后重心位击胯
d、展翅位击胯
e、肩胯连击
(5)跪地部分基本动作:双膝跪地预备。
(6)组合动作演奏《筷子舞》
随音乐舞蹈。
新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精选3篇)
新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篇1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2.通过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的事例,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学会歌词。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热情。
教学过程:
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
从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引出歌曲的主题——《蓝天向我们召唤》。
(1)让学生学生朗读书中材料,并展开讨论有关神舟五号、六号、七号载人航天飞船的信息。
让学生回家有机会观看“神五”“神六”或“神七”的录像。
教师讲解:
(2)由于编写教科书时“神五”“神六”或“神七”尚未上天。“神五”是单人、单天飞行,“神六”是双人、多天(5天)、行,而“神七”成功实现了太空行走,这说明我国已经成功掌握了载人航天飞船的核心技术。
(3)学生朗读《蓝天向我们召唤》的歌词。
学生讨论对歌词的理解和感受,说一说“向航天英雄们学习什么”。
(4)欣赏歌曲的范唱录音。
(5)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6)随录音学唱歌曲歌词。
注意: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和顿音的使用。
(7)学唱合唱部分的第一部分及歌词,这部分旋律节奏比较多样,其中但也增加了学唱的难度,可多随录音学唱,最后随琴声学唱。
(8)初步唱会后教师带领学生分析旋律,是学唱更加理性。
新人教版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 篇2教学内容:欣赏童声合唱《蓝色多瑙河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