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时间:2025-04-05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瀑布》教案(通用12篇)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瀑布》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聆听民族管弦乐《瀑布》片段,听出表现瀑布飞泻的乐器,在聆听中认识民族管弦乐队的排列。

  2.通过欣赏《瀑布》激发学生对民族管弦乐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六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瀑布是选自阎惠昌于1982年创作民族交响音乐画《水之声》的第一章。乐曲水之声共有四个乐章:“瀑布”、“湖水”、“小溪”和“大海”,通过描绘各种水的“声态”,展现了谁的千姿百态和波澜壮阔,抒发了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此作品在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民族乐器)评奖中获二等奖。

  乐曲的第一乐章“瀑布”:一开始用钹和鼓的敲击,模拟了水流的声音,先是水珠滴滴,继而水声潺潺,接着水波滔滔,飞泻之下,营造了强烈的气氛,把人带入了瀑布的面前,作者用一个特定的和声通过多组乐器在不同位置上的参差进入,使音响的层次厚度不断扩大增强,描绘了山泉由少到多,最后终于汇成瀑布飞泻而下的大自然情景。接着以瀑布音响为背景,有梆笛首先奏出取材于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旋律,其后笛子与笙以不同的高度,以模仿的手法先后再次重复呈现。随着整个拉弦乐器组以激昂的情绪配合吹管乐器和弹拨乐器的泉水奔流的动态,将音乐推向了。紧随其后的乐段由笛子及弹拨乐的对位,则以清新空旷的音乐格调,将主题变形为悠长的山歌,恍如回到作儿时在家乡放牧吹笛时的情景,抒发了作者面对壮观的大瀑布所产生的种种感受好和联想。

查看全文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课《中国,中国我爱你》 教案(精选4篇)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一课《中国,中国我爱你》 教案 篇1

  第一课《中国,中国我爱你》 

  第一教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中国,中国我爱你》,指导学生用优美和谐的声音表达歌曲。

  2、通过歌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幸福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歌曲旋律中的二声部教学,及情感的启发与引导。

  三、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老师弹琴,与学生问好学生起立与老师问好

  2、老师示范演唱

  学生演唱

  演唱时注意口型,声音要求和谐,演唱要很轻松。

  3、视唱:(将本课歌曲的副歌部分作视唱练习)

  (1)高声部的视唱练习

  (2)低声部的视唱练习

  (3)两声部的合唱效果

  教师:请同学们把自己不会唱的小节找出来,老师来示范演唱或者请会的同学示范演唱,其他同学跟琴轻声演唱。注意第一小节,以及切分节奏低声部注意音准。

  4、新授歌曲

  (1)、导入:

  今天,潘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非常优美的歌曲《中国,中国我爱你》

  (2)、初听音乐。

  (3)、复听。随着音乐找、听高低声部,聆听两声部的效果。

  (4)、视唱旋律(跟琴),强调强弱规律。

  (5)、用“lu”哼唱旋律,体会轻柔、连贯、优美的声音。

  (6)、念歌词,体会情感,

  (7)、听钢琴伴奏,配唱歌词。

  (8)、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下课。

  第一课  《中国,中国我爱你》 第二教时

  一、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中国,中国我爱你》,指导学生用优美和谐的声音表达歌曲。

查看全文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瀑布》教案(通用13篇)

人音版小学六年级下册音乐《瀑布》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聆听民族管弦乐《瀑布》片段,听出表现瀑布飞泻的乐器,在聆听中认识民族管弦乐队的排列。

  2.通过欣赏《瀑布》激发学生对民族管弦乐的兴趣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六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瀑布是选自阎惠昌于1982年创作民族交响音乐画《水之声》的第一章。乐曲水之声共有四个乐章:“瀑布”、“湖水”、“小溪”和“大海”,通过描绘各种水的“声态”,展现了谁的千姿百态和波澜壮阔,抒发了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此作品在全国第三届音乐作品(民族乐器)评奖中获二等奖。

  乐曲的第一乐章“瀑布”:一开始用钹和鼓的敲击,模拟了水流的声音,先是水珠滴滴,继而水声潺潺,接着水波滔滔,飞泻之下,营造了强烈的气氛,把人带入了瀑布的面前,作者用一个特定的和声通过多组乐器在不同位置上的参差进入,使音响的层次厚度不断扩大增强,描绘了山泉由少到多,最后终于汇成瀑布飞泻而下的大自然情景。接着以瀑布音响为背景,有梆笛首先奏出取材于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的旋律,其后笛子与笙以不同的高度,以模仿的手法先后再次重复呈现。随着整个拉弦乐器组以激昂的情绪配合吹管乐器和弹拨乐器的泉水奔流的动态,将音乐推向了。紧随其后的乐段由笛子及弹拨乐的对位,则以清新空旷的音乐格调,将主题变形为悠长的山歌,恍如回到作儿时在家乡放牧吹笛时的情景,抒发了作者面对壮观的大瀑布所产生的种种感受好和联想。

查看全文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六课教案

第六课 
 第一课时    旋律创编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旋律创编练习、继续培养学生运用乐谱的能力和音乐创作能力。
2、通过模唱旋律,进一步巩固一个降号调各音的位置及正确演唱其音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地演唱曲中的半音及弱起唱法。
2、能创编出优秀的c宫调乐句。
三、教学准备:
节奏卡片、电教板
四、教学过程:
1、用跳格子游戏复习节奏。
(在4张大形的彩色花形卡片上分别写上四种节奏,然后让学生用1分钟时间分别读一读上面的节奏。)
   宣布游戏规则:
请出2名学生、1名学生拍读其中的一张卡片,另一名学生跳到地上相应的花形卡片前,连续跳对3次的学生即可反过来拍读,让刚才拍读的学生现在也跳到相应的花朵卡片前,两人都跳到对门即可各点一名其他学生,继续刚才的游戏,如果一个对的一个错的,则由错的学生罚演一个节目。
2、 出示p(24)板谱练习
齐读节奏句子。指导学生发现该句子分别由花形卡片1、2重复3次再加卡片3、4组成。
师在板谱中示范怎样创编旋律:
(1)将创编的第3、4小节的音名写在节奏的上方。        
(2)对齐节奏在线谱中依次写下音符。
(3)学生开始自由创编,师巡回指导并面评。
3、师选择优秀的创编旋律弹一弹,让学生唱一唱,感受自己创编成功的喜悦。
4、游戏:“我来唱你来点”
  师唱:“第一间上ddd”,一名学生在电教板上指出相应音位。
  师唱:“mimimi,在哪里?”该名学生再指出相应的格子。

查看全文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教案

第七课
  第一课时   小鸟,小鸟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教唱《小鸟,小鸟》,让学生感受歌曲中小鸟雀跃和展翅高飞的形象。
2、激发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用富有弹性的、优美舒展的歌声唱好这首歌。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用富有弹性的、优美舒展的歌声唱好《小鸟,小鸟》。
2、6/8拍弱起小节的唱法。
三、教学准备:
教学有关的音像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看:
出示几幅风景画,展示春天的景色,感受春天的美景。
(二)、听:
《嘀哩嘀哩》学生边听边唱感受春天之美。
(三)、说:
说大自然之美。
(四)、大家唱的真好,小鸟们听到这热情亲切的歌声从四面八方飞来了。你们愿意同小鸟一起飞翔,一起跳舞吗?(老师邀请一些同学戴上头饰扮演小鸟,其余同学边听歌曲边和小鸟一起飞。)
(五)、听范唱(用肢体动作自由感受歌曲)。
(六)、出示节奏练习。
a、展示小鸟欢快跳跃的节奏(提示休止符的停顿)
| x0  x0  x0  x0 |
         爱春 天爱阳  光爱湖  水爱花  香
b、展示小鸟自由飞翔的节奏(提示附点的时值)
| x    x  | x.   x. |
小  鸟   小  鸟  迎着  春  天歌  唱
(七)、再听歌曲。学生看歌词轻唱感受歌曲。
(八)、学生轻声跟琴演唱歌曲,教师适当指导。
(九)、“啦啦……”先放慢速度唱,唱清楚后再连起来唱。
(十)、全班学生熟练演唱歌曲。

查看全文

苏少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第八课教案

第八课
   第一课时    校园里的小白杨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学唱《校园里的小白杨》,教育学生珍惜童年的美好时光,尊师爱校,树立远大理想。
2、使学生在演唱歌曲的同时,不仅能提高音乐方面的能力,而且也能在心灵深处受到教育和震撼。
二、教学重点:
1、启发学生唱出两个乐段不同的情绪,第一乐段的齐唱部分要唱的活泼、亲切。合唱部分要让歌曲进一步升华,将自己的感情释放出来。
2、歌曲的演唱要情真意切,声情并茂,咬字清晰,节奏准确。
教学难点:
1、延长音记号写在小结线上的唱法。(表示休止)
2、歌曲中出现的5 0 5 5︳节奏,休止半拍,要唱的短促。
3、一音多字和一字多音的情况。(“绿的” “亲”)
三、教学准备:
歌曲
四、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问好歌。
(二)、导入:
师:首先老师想请同学们听一首歌,听听看你熟不熟悉。
欣赏《童年》(一段)
生:听
师:熟悉吗?我听到许多同学刚才都跟着一起唱了,告诉我这首歌的名字吧
生:《童年》
师:那么,一提到“童年”就会让我们想到许多快乐的事,你们的童年都有哪些美好的,让你难忘的回忆呢?
生:回答
从歌词着手,谈童年,忆童年。通过老师的两幅简笔画引出歌词,进一步学唱歌曲。
(三)、学唱歌曲
师:听你们这么一说,仿佛把我也带回了童年的快乐时光,能让我也加入到你们当中,一起来回忆童年吗?(能)好,让我们一起来打开记忆的宝库。
看到它,会让你想起什么?你还记得第一次戴上“红领巾”时的心情吗?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