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时间:2025-04-05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3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1

  一、基本情况

  六年级一班现有69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36人。从整体上来看,本班学生的学习习惯良好,能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能积极思考问题。对数学学科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数学基本功扎实,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学期期末统考均分87分,及格率100%,优分率96%。其中学习比较突出的有16人,处于中间水平的有41人,中下水平的有12人。这7名学生主要表现在接受能力差,学习不够积极主动。

  二、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圆柱与圆锥、比例、统计、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圆柱与圆锥、比例和整理和复习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2、教学目标

  ①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②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③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④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⑤能从统计图表准确提取统计信息,正确解释统计结果,并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或简单的预测;初步体会数据可能产生误导。

  ⑥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查看全文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精选13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 篇1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折扣》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明确折扣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

  一、导入新课:

  圣诞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二、在生活情境中,讲授新知:

  1.教学折扣的含义,会把折扣改写成百分数。

  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

  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电脑显示)

  ①大衣,原价:1000元,现价:700元。

  ②围巾,原价:100元,现价:70元。

  ③铅笔盒,原价:10元,现价:?

  ④橡皮,原价:1元,现价:?

  动脑筋想一想: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七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是多少?

  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带着这样的问题,可以利用计算器,也可以借助课本,四人小组一起试着找到答案。

  讨论,找规律:

  A、学生动手操作、计算,并在计算或讨论中发现规律。

查看全文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精选15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认识》教案 篇1

  圆柱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12页圆柱的认识,练习二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

  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

  (1)半径是1米      (2)直径是3厘米

  (3)半径是2分米     (4)直径是5分米

  二、认识圆柱特征

  1.整体感知圆柱

  (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美观、实用、安全、可滚动……)

  (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

  2.圆柱的表面

  (1)摸摸圆柱。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2)指导看书:摸到的上下两个面叫什么?它们的形状大小如何?摸到的圆柱周围的曲面叫什么?(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

  3.圆柱的高

  (1)课件显示: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

  (2)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

查看全文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负数》作业优化设计(通用14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负数》作业优化设计 篇1

  一:预习作业

  游戏感知负数

  (1)同桌两人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赢者得到5分,输者倒扣5分,平局记0分。将每次的分数记在计分表上。

  (2)听信息,独立思考,选择喜欢的方式,把听到的信息准确、简介的表示出来。

  ①甲对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

  ②学校四年级转来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18名同学

  ③小命爸爸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

  二:课内探究作业

  1、相反意义的量

  引导学生明确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特征:(1)有两个量(2)有相反的意义

  2、正数与负数

  你能用小学里学过的数能表示这些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吗?如何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呢?

  3、负数的读写

  (1)读出下面各数

  2+3-9-206-42.56-2.18-12

  (2)写出下面各数

  负八负二点六正七分之一百分之十七负百分之二十点四

  三:课后拓展作业

  1、“净含量:10±0.1kg”表示什么意思?

  2、下面的说法对吗?

  a、0摄氏度表示没有温度。

  b、上升一定用正数表示,下降一定用负数表示。

  四:本次作业反思:

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负数》作业优化设计 篇2

  单元分析:

  负数是数与代数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至四年级的数学教材里,“数与代数”领域主要教学整数的知识,这些整数都是自然数(0和正整数)。本单元教学负数,是过去小学数学里没有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教学负数提出的具体目标是“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在小学数学里教学负数的知识(只涉及负整数的初步认识)出于两点考虑:第一,负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多的,学生经常有机会在生活中看到负数。让他们学习一些负数的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生活中遇到的负数的具体含义,从而拓宽数学视野。第二,适量知道一些负数的知识,扩展对整数的认识范围,能更好地理解自然数的意义。有利于中小学数学的衔接,为第三学段进一步理解有理数的意义和运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查看全文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导学案北师大版(精选16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体积》导学案北师大版 篇1

  教学目标

  1.了解圆柱体体积(包括容积)的含义,进一步理解体积和容积的含义。

  2.经历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进一步认识“转化”的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会求圆柱的体积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用具:圆柱体积演示教具。

  教学过程:

  一、复述回顾,导入新课:

  以2人小组回顾下列内容:(要求1题组员给组长说,组长补充。2题同桌互说。说完后坐好。)

  1、说一说:(1)什么叫体积?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

  (2)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怎样计算?如何用字母表示?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  )   用字母表示(    )

  2、求下面各圆的面积(只说出解题思路,不计算。)

  (1)r=1厘米;    (2)d=4分米;    (3)c=6.28米。

  (二)揭示课题:

  你想知道课本第8页左上方“柱子的体积”吗?你想知道“一个圆柱形杯子能装多少水”吗?今天就来学习“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

  二、设问导读:

  请仔细阅读课本第8-9页的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一)以小组合作完成1、2题。

  1、猜一猜 ,圆柱的体积可能等于(      )×(   )

查看全文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案(通用15篇)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案 篇1

  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3—34页的例l一例3,完成“做一做”和练习七的第2—5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根据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关系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圆柱形的物体,圆柱侧面的展开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

  2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学生回答后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二、导入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圆柱和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请大家想一想,圆柱侧面的展开图是什么图形?

  教师出示上节课实验用的罐头盒,引导学生回忆实验过程:沿着罐头盒的一条高剪开商标纸,再打开,展开在黑板上,得到的是一个长方形。

  教师: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学生: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往的高。

  教师:那么,圆柱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三、新课

  1,圆柱的侧面积。

  板书课题:圆柱的侧面积。

  教师:圆柱的侧面积,顾名思义,也就是圆柱侧面的面积。

  教师边叙述边摸着圆柱的侧面演示给学生看,指出侧.面的大小就是圆柱的侧面积。

  教师:从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看出,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因拄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

  教师出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让学生观察很容易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圆柱的例面积。

查看全文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