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集体备课(精选12篇)
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集体备课 篇1
时间:20xx年10月8日
地点:大会议室
主备人:杨
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教研内容: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1、 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2、会读比、写比、知道比的各个部分名称。
3、渗透“变与不变”的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教学难点:沟通比与倍数、分数(百分数)、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难点突破:
1、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学生参与。
2、运用知识迁移,给学生提供生活中的比,让学生运用数学中的转化思想,用旧知识解释新知识,把旧知识用新知识进行描述,新知识与就只是密切联系理解比的意义。
模式方法:创设情境——旧知解释——转化思想——旧知新述——理解意义
作业设计:探究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组内教师讨论要点:
1、比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但比与除法不可分割,教师怎样创设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学习币的知识很重要。
2、在探索比的意义的过程中,数学上的庄华思想很重要,教师怎样巧妙利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充分理解:两个数相处又叫两个数的比。
3、怎样在课堂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发挥高效课堂。
活动总结:
群体作用大无边,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各位老师讨论热烈,受益匪浅。
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集体备课 篇2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认识比各部分名称。
六年级数学《比的意义》集体备课
时间:20xx年10月8日
地点:大会议室
主备人:杨
参加人员:六年级全体数学教师
教研内容:比的意义
教学目标:
1、 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2、会读比、写比、知道比的各个部分名称。
3、渗透“变与不变”的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知道比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教学难点:沟通比与倍数、分数(百分数)、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
重难点突破:
1、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实际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学生参与。
2、运用知识迁移,给学生提供生活中的比,让学生运用数学中的转化思想,用旧知识解释新知识,把旧知识用新知识进行描述,新知识与就只是密切联系理解比的意义。
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0~71页的例3、例4以及相应的“练一练”,练习十三的第6~9题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比;
(二)使学生在经历和探索比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及合情推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做好新课铺垫
1、提问:①什么叫做比?
②除法、分数、比之间有什么联系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被除数÷除数==前项:后项
2、观察下面的每组题目,你有什么发现吗?
第一组:12÷4=3
(12×3)÷(4×3)=3 商不变
(12÷2)÷(4÷2)=3
第二组:=3
==3 分数值不变
==3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再组织全班交流。
根据交流情况适时板书
被除数÷除数==前项:后项
商不变性质 分数基本性质
[评析: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在新课之前,让学生回忆旧知,使学生在回忆旧知识的过程中,自然地过渡到了新课,使学生很清楚地知道知识的内在联系。]
(二)新课,概括比的基本性质。
1、再观察一组题目
例3:下面是小冬在实验里测量几瓶液体的质量和体积的记录表。
填写下表,并把比值相等的比填入等式。
质量/g 体积/cm3 质量和体积的比值
第一瓶 4 5
第二瓶 16 20
第三瓶 50 50
第四瓶 40 50
( ):( )=( ):( )=( ):( ) }比值不变
1、学生独立填写后。
2、提问:观察上面的等式,联系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比会有什么性质?
学生观察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讨论情况,对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案(通用12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组成比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讨论、试算,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应用比例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能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东西,放在口袋里呢,这东西大家平时都玩过,还挺熟悉的,四四方方的,猜猜看是什么?(学生猜)
2、还是让老师给你点提示吧!
课件逐句出示:买来方方一小盒,用时却有几十张,红黑兄弟各一半,还有一对“双胞胎”。
3、现在知道是什么了吧!课件出示:扑 克牌
(设计说明:通过一则小小的谜语导入新课,与之后的新授的比赛巧妙衔接,以扑 克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探究新知
(一)我们今天这堂课研究的数学问题就跟扑 克牌有关。你们都知道扑克牌有四种花色,而每一种花色都有13张。(课件出示)A,2,3,4,5,6,7,8,9,10,J,Q,K
1、同学们你们都学过比例,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从这13个数字中选择你所需要的数字来写出一个比例。
2、学生汇报写出的比例并说明理由。
3、们都是选择4个数字来组成比例。那你们想知道组成比例的4个数叫什么名字呢?(想)那就请同学们自己预习课本43页最后两段(师出示课件预习提纲)。(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案范文(通用15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比的基本性质》教案范文 篇1
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教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50至51页的内容和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来化简比,初步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促进观察、比较、推理、概括、合作和交流等方面的发展,促进比、除法和分数之间联系的探究。
3.培养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维,并加深对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
教学重点:
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表达式。
教学准备:
课件,答题纸,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老师: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关于比的知识,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等。
2.请问700÷25的商是多少?
通过思考、分析和计算,学生回答出正确答案。在此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加深对商不变性质的理解。
3.请问学生,你还记得分数的基本性质吗?请举例说明。
学生回忆并举例说明,让他们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本环节旨在让学生回顾比、除法和分数之间的联系,重申商不变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为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做铺垫。同时,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提醒学生认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新知探究
(一)猜想比的基本性质
1.老师:我们都知道,比与除法、分数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除法具有商不变性质,而分数有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请思考,比中是否还存在某些规律或性质呢?
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精选5篇)
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篇1
一、教学内容
化简比。(教材第50~51页例1)
二、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理解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
3、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类比思想。
三、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难点:理解化简比与求比值的区别。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把下面的分数化为最简分数。(课件出示题目)
4/8 6/30 12/18 14/56
点名学生回答,并说一说什么是最简分数。
2、六二班共有学生50人,今天出勤人数为46,总人数与出勤人数的比是多少?(课件出示题目,点名学生回答)
3、师: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4、引出新课。
师:为了使数量间的关系更明确,我们经常要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新课
1、认识最简单的整数比。
师:谁知道什么样的比可以称作最简单的整数比?
引导学生联系最简分数的概念,讨论什么叫做最简单的整数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最简单的整数比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二是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公因数只有1。
指名学生举出几个最简单的整数比。
六年级数学教案模板 篇2一、教学内容
比的应用的练习课。(教材第55~56页练习十二第3~7题)
二、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难点:会灵活运用按比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