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学会拒绝》说课稿(精选4篇)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课《学会拒绝》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首先我来说下教材。《学会拒绝》是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节的内容。本节主题是学会拒绝不良的休闲活动。主要内容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生活中的陷阱的主要类别,主要包括吸毒、烟酒和网络。二是学生们怎样拒绝这些陷阱以及如何形成正确健康的娱乐观念和进行休闲活动。本文在课本中处于第一单元,在前一课的《健康文明的休闲生活》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哪些是健康的休闲活动。那么通过进一步学习哪些是不正确的休闲活动,并且学会拒绝诱惑,巩固前一课内容,学会甄别不良的休闲活动。
二、说学情:
而该课程放在六年级来学习,是因为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迈向青春期的前奏,身心开始发育。同时,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接触并有意识地进行一些娱乐休闲活动,也具有相当的好奇心,另外对社交也有了一定的需求。但是判断是非能力不足,身边也出现了一些学生因不懂拒绝不良活动而滑入泥潭的案例,所以需要老师去在课堂内外加强引导,使他们明白哪些活动是对他们是不利的,防止误入歧途,以便他们自觉抵制不良的休闲方式,形成健康向上的休闲理念,帮助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六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根据新课标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理念,我设立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我们身边有哪些潜在的陷阱,意识到这些不良活动给我们身心、家庭等带来的危害;
2、在讲解和展示危害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会抵制这些诱惑的实际方法;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6课隔海相望教学设计
本课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让学生知道中国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的神圣领土不可侵犯。通过对中国台湾多方面的了解,拉近海峡两岸的距离,培养学生对包括中国台湾现在内的我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深化爱国主义情感。
2.行为与习惯:帮助学生了解到不仅海峡两岸人民之间有着深厚的亲情,全中华儿女都有着血浓于水的亲情。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胸怀祖国,将理想转化为动力,怀着为了祖国更加繁荣昌盛的远大理想而发愤读书。
3.知识与技能:让每一位学生都知道中国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在教学互动中,增进学生对中国台湾的了解,同时培养学生对资料收集、整理、归纳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4.过程与方法:通过收集资料、讲故事、做游戏等活动,使学生自己发现并总结出中国台湾的美丽和富饶,两岸之间的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在活动中,再次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让这种情感融入生活与学习中去,多做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情。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教师给学生每人发下一份中国版图打印稿。
3.学生收集中国台湾风景名胜的相关资料;收集关于中国台湾自然资源的相关资料。
二、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
[ 媒体出示 ] 轮廓状如芭蕉叶,叶柄朝南尖朝北。
西太平洋枢纽带,看着版图猜一猜。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不同地区不同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1、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体验祖国的辽阔,了解祖国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
3、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了一首宋祖英演唱的歌曲《辣妹子》请大家欣赏。
2、设问:(1)同学们,从这首歌中听明白了什么?(四川、重庆、贵州、湖南这些辣妹子都喜欢吃辣)
(2)那我们南方人呢?(有的喜欢吃辣,有的喜欢吃甜食)
对呀,不同地区就有不同的饮食习惯。
3、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11、不同地区 不同生活
(齐读课文)
二、新授课文,达成目标
(一)拓宽视野,初步感知
1、谈话:老师还为同学们带来不同地区的三首歌曲的片断。请同学们在聆听歌曲的时候,看看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有什么不同?
2、讨论:通过刚才的欣赏和课前的预习,你知道我国主要有哪些不同的地形吗?
3、交流:(学生在交流时随机板书)
板书:高原 平原 盆地
山脉 草原……
(二)认识地形,掌握重点
1、谈话:这就是祖国的地形图,上面有高原、盆地、平原、山脉、草原等。同学们把书翻到第90页,请你先在地形图上找一找四大高原、三大平原、四大盆地的位置,并说说它们的名称,然后在小组交流一下,大家可互相补充。
2、交流:请三位同学分别说说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名称和在地形图上指出相应的位置。(由学生上台点击)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13课 人种有不同教案
第13课 人种有不同
本课教学目标:
1.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资料,了解不同人种的形成,知道地理环境对不同人种的影响,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
2.通过对不同肤色的外教老师的访谈,知道人种没有优劣之分,解不同人种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贡献,树立不同种族一律平等的观念,初步具有开放的国际意识。
3.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并通过网络这个资源学习真正超越文本、超越课堂,超越时空的探究能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第1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和外教联欢的dv;
2.建立《人种有不同》的网站,设计“世界主要人种分布”示意图;
3.评价表一张。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前,播放学生和外教老师mary(黑人,来自马达加斯加)fred(白人,来自美国)生活、学习和联欢的情景,最后定格在和外教们的合影——“全家福”上。
2.这是我们育红实验远道而来的新成员,我们的朋友——(手指屏幕,学生大声呼喊mary和 fred的名字)
(设计意图:从身边的外教说起,减少因不同人种而产生的距离感,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更好地投入课堂学习。)
(二)回忆
1.我想mary 和fred不光给我们带来了异国的文化,而且也给我们的生活注入了无穷的乐趣。下面就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和外教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引导回忆)
2.想和他们来一次更亲密的接触吗?
3.分组进行搜集资料。
(设计意图:从和外教的快乐生活开始回忆,以自己的实际生活为出发点,更好地消除人种间的距离感,自然地融入课堂。回忆往日欢乐的情景,是学生对昔日和外教生活的一种心灵重温,这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更是心灵的唤醒。)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 走进新时代
《走进新时代》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册第十六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翻天覆地变化,知道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
2、了解中、西部地区人民还不富裕的现实,懂得开发西部是为了协调东西部的平衡发展,真正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
3、培养学生收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会收集图文资料,从图片、表格、资料卡中获得有效信息,将图片与文字内容有机结合、综合利用,加深对教材的理解;通过观察身边生活,采集相关资料,比较分析变化,形成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和正确处理社会信息的能力,进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祖国建设突飞猛进的步伐,体验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知道改革开放给人民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知道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邓小平。培养学生收集、运用资料的能力。
【教学准备】
1、《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歌曲vcd,有关图文、录像资料。
2、课前调查、了解家乡人们生活水平发生的巨大变化及图文资料。